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9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882篇
林业   535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444篇
  1018篇
综合类   4649篇
农作物   499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1838篇
园艺   777篇
植物保护   50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tuberculous activities of Huangkuisu (HISS). Meth-ods lOStandard human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TBstrainswere inoculat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ISS, blank control and positive TB drug culture medium[()observe the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②Certain number of standard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 and drug-resistant strain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tail vein[()establish a mouse model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rifampicin, HISS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lasting for 6 week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ormal salin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vo were evaluated[()compare the treatment results according[()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and spleen tissues (HE staining and acid-fast staining) and charging amount of bacteria. Results lOthe bactreial colonies were grew normally in model group, but were not grew in  相似文献   
932.
色用万寿菊在黑龙江省生产栽培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品种生产能力,根本问题在于:万寿菊是短日照作物.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营养生长时间长,造成开花晚,经济收益时间短.为改变生产现状,在万寿菊苗期进行短日照控制,使营养生长期缩短,开花时间提前,延长花期30 d,产量提高16.9%.  相似文献   
933.
通过白菜盆栽试验及野外调查分析,研究了亚硫酸铵制浆造纸黑液对土壤性状及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黑液适量施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钾含量;造纸黑液在相当于一般氮肥施用量的情况下施用,会提高白菜的生物产量及Vc含量,而且重金属汞含量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34.
利用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免疫SPF鸡和无母源抗体的商品鸡,通过比较免疫后血凝抑制(HI)抗体应答水平、攻毒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21d,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组仅有13%~20%鸡的HI抗体检测呈阳性。在同亚型禽流感病毒攻击后,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免疫组产生了100%的保护率,而未免疫组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疫苗不能激发高滴度HI抗体应答,但可抵御同亚型禽流感病毒致死性攻击,保护效果达到或优于目前应用的灭活苗,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5.
有机基质中微生物数量随番茄生育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基质配方中微生物数量在番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有机基质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糠、菇渣等农业生物质为原料,将其腐熟后配成5种复合有机栽培基质,基质A:V(玉米秸秆)∶V(麦糠)∶V(菇渣)=2∶5∶3,基质B:V(稻壳)∶V(玉米芯)∶V(菇渣)=5∶2∶3,基质C:V(稻壳)∶V(玉米秸秆)∶V(菇渣)=5∶2∶3,基质D:V(稻壳)∶V(玉米芯)∶V(菇渣)=3∶2∶5,基质E:V(玉米芯)∶V(麦糠)∶V(菇渣)=2∶3∶5,同时以常规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V(泥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2009-07-25将番茄幼苗定植于装有上述不同配方基质的基质袋中,定期取样采用平板法测定各基质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在番茄生育期内,不同配方基质中的微生物数均以细菌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基质A、B、C的细菌和真菌数均在番茄结果前期达到峰值,分别为每g干样中5.17×107,6.53×107,6.64×107个和26.80×104,18.00×104,19.33×104个;基质D、E和CK中的细菌和真菌数均在番茄结果中期达到峰值,分别为每g干样中5.34×107,5.06×107,2.54×107个和8.00×104,7.73×104,27.73×104个。所有基质的放线菌数均在番茄结果中期达到峰值,峰值以基质B最高,达每g干样11.27×106个;其次是基质C,为7.81×106个;对照基质(CK)最少,为5.30×106个。【结论】不同配方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36.
针对夏县耕地质量状况的特点,分析了在这一地区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7.
苜蓿粉含量对鹅日粮粗纤维和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生长鹅饲料中各种纤维素和钙(Ca)、磷(P)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和286.0g/kg苜蓿粉(CF依次为46.9,51.5,60.7,77.6,81.1,95.9,109.2和124.1g/kg),调整各组日粮至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苜蓿粉添加量在61.5~286.0g/kg(CF为46.9~124.1g/kg)时,CF的消化率为17.15%~25.35%,中性洗涤纤维(NDF)21.04%~30.71%,酸性洗涤纤维(ADF)19.10%~28.08%,半纤维素(HC)37.53%~72.67%;P表观消化率略有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a表观消化率从苜蓿粉添加量为101.0g/kg时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38.
早熟甘蓝几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个早熟甘蓝品种(系)几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其他几个性状对叶球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叶球纵径(1.1472)>球形指数(-0.8110)>中心柱长(-0.6441)>株高(0.6250)>紧实度(0.4207),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266,-0.8033,0.5867,0.9431,-0.5242。因此,提高叶球产量应主要考虑提高株高和叶球纵径,同时兼顾球形指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939.
对 "海沃德"与"皖翠"RAPD扩增的2条分子量为740 bp、649 bp的特异带,进行了分离、纯化、克隆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4条20 bp的特异引物,进行SCAR-PCR扩增.SCAR-PCR扩增结果显示,分子量为649 bp的特异带在"皖翠"与"海沃德"中都扩增出了条带,说明"皖翠"这一RAPD扩增特异带并不存在;"皖翠"扩增出现了分子量为740 bp的特异带,而"海沃德"未出现此带,证明"海沃德"与"皖翠"存在此变异位点,成功地将"皖翠"变异的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此标记可应用于"皖翠"品种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40.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新基因发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贾继增  黎裕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585-1592
种质资源是基因的载体,如何从种质资源中发掘出新的目标基因是21世纪植物育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新的基因发掘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新基因发掘也产生了各种新的思路和策略。笔者在回顾基因发掘历史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新基因发掘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基因发掘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开展新基因发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