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125篇
  262篇
综合类   462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枯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两年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局部地区发生流行,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详细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目前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办法及防治展望,旨在为研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研究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发酵剂的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发酵乳乳清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体外检测和先天性高血压大鼠的体内检测。【方法】ACE抑制活性的测定根据Cushman D W等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8周龄先天性高血压大鼠(SHR),每天使用四种发酵乳乳清灌胃SHR大鼠,每一试验样品实验期为3 d,剂量逐渐升高,对照组饮用水。用ZH-HX-Z鼠尾无创动脉测量仪测定收缩压。【结果】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大于其他发酵乳ACE抑制活性,并在4 ℃下后发酵3 d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达到45.91%。当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剂量15 mL/kg体重与乳清剂量为20 mL/kg体重,血压的下降和上升速度相对缓慢,维持最低血压水平时间较长为6 h,降压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组相比降压值为20.2 mmHg。【结论】瑞士乳杆菌TUST005发酵乳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3.
培养液磷含量和pH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培养液不同pH值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为体外培养鸡小肠合理选择培养液pH值和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合理选择培养液磷浓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个单因子随机试验,每个因子4个处理。48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40℃培养50min。(结果)结果表明:培养液 pH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的磷吸收量有明显影响,pH 5.0~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线性增加,与pH5.0比较,pH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增加(P<0.01),pH8.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磷含量在50μg/ml~200μg/ml时,肠囊的磷吸收量与磷含量呈正相关,当磷含量增加到400μg/ml,十二指肠肠囊和空肠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结论)结果提示: 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鸡离体小肠培养液pH以6.0~7.0最佳;培养液中磷含量不能超过200μg/ml。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分析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用2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罕山白绒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这5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祖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是一致的,如内蒙的罕山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绒山羊聚到一起。利用线粒体DNA分析安哥拉山羊、山东莱芜黑山羊、鲁北白山羊、太行山羊及乌珠穆沁绒山羊,揭示这5个山羊品种分成A和C 2个支系,并进行了群体结构和群体扩张分析。通过比较2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发现利用微卫星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线粒体在研究群体系统进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分析品种间关系方面可能不是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云南小粒种咖啡豆的精制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其工艺经过试验验证,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并已投入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76.
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目的】给人们生活提供有效的降低室内甲醛污染的方法;【方法】选用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实验,测得熏蒸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间吸纳甲醛能力的大小并排序。【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合果芋等吸纳甲醛的能力较强,而芦荟等吸纳甲醛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7.
河北低平原区是全世界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地区,同时又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水资源利用和粮食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清河北低平原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区域地下水平衡及水分经济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河北低平原区沧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实验结果及统计数据,对该区主要存在的一年两作、一年一作和两年三作的12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耗水、产量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的传统种植模式2年的产量最高(30000 kg/hm2),需水量也最大,达到1683 mm,但效益和水分利用经济效益最低[2.61元/(mm·hm2)],并且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棉花—冬小麦—夏玉米的两年三作模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经济效率最高,分别为15750元/hm2和12.2元/(mm·hm2);一年一作的种植模式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小。因此,从该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发展棉花—冬小麦—夏玉米的两年三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8.
吕梁山地区地形垂直差异明显,植被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研究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探索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的响应关系,旨在为高海拔山区植被物候研究和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基于2000-2015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动态阈值法提取吕梁山地区的植被物候,对气温、降水进行空间插值,并对植被2个关键物候期与气候因素进...  相似文献   
79.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09-213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霉菌资源,对从菜田土壤中初步分离纯化获得的12株木霉菌株,采用对峙培养和生长速度测定法进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高效拮抗木霉菌株的筛选,并通过翻译延伸因子序列同源性比较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Tr-9701和Tr-1108的生长速度快,对病原菌的抑制率高,且协同应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经对Tr9701和Tr1108翻译延伸因子同源序列分析,并结合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Tr9701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Tr1108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绿色木霉和深绿木霉为菜田生境习居菌,2种菌株协同利用对蔬菜灰霉病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应进一步设计利用多靶位木霉菌来提高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80.
Flag leaf angle (FLA) in rice (Oryza sativa 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aits affecting F1 seed production by mechanization.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FLA and mine favorable marker alleles for F1 seed production in rice, 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using phenotypic data over 2 years and genotypic data of 262 pairs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collected from 441 rice accessions. We detected seven SSR marker loci associated with FLA and four loci were novel. The four newly found loci were RM6266 on chromosome 3, RM348 on chromosome 4, RM258 on chromosome 10 and RM7303 on chromosome 11. We found a total of 27 favorable alleles, of which four, i.e., RM348-130 bp, RM7303-90 bp, RM258-180 bp, and RM4835-230 bp, had phenotypic effects larger than 10°. Nine combinations, which increased FLA by 45.7°–94.7° through pyramiding the favorable alleles contained in seven typical accessions, wer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