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81篇
  152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Northern snakehead (Channa argus) is very popular freshwater fish in China and is expected to become a new surimi material with therapeutic efficacy. The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is a type of famous Chinese medicine that helps to regulate metabolism and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Therefore, an upmarket medicated surimi product with hygienic qualities was designed to adapt to the stressful current lifestyle using snakehead and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The texture, whitenes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dosage of the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used in the surimi process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breaking force and breaking distance were obtain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4 g/kg, and the whiteness value and driag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the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Ultimately, the highest total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 was obtained for samples with the addition of 2 g/kg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Angelica sinensis powder has the potentiality to become an added ingredient to snakehead surimi produ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sub-health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73.
以营养液栽培'中蔬四号'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ill.)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时期的盐胁迫下叶面喷施5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1 mmol/L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抑制剂(inhibitor of gamma-glutamylcyst...  相似文献   
974.
上海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1997-1999年从上海地区分离出15株猪源链球菌,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定型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和猪链球菌1、2型标准阳性血清检测5株分离菌,4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2型猪链球菌,1株为B群链球菌,1株为D群链球菌,1株与A群和C群有交叉反应,7株不在其检测范围。小鼠对15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表明,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对新出现的2型猪链球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75.
培养液磷含量和pH值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培养液不同pH值和磷含量对鸡离体小肠磷吸收的影响,为体外培养鸡小肠合理选择培养液pH值和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合理选择培养液磷浓度提供参考依据。采用2个单因子随机试验,每个因子4个处理。48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肉公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囊随机分配到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肠囊,39℃培养50min。结果表明:pH5.0~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线性增加;pH8.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降低;与pH5.0比较,pH7.0时,肠囊的磷吸收量极显著增加(P〈0.01)。培养液磷含量在50~200μg/mL时,肠囊的磷吸收量与磷含量呈正相关;当磷含量增加到400μg/mL,十二指肠肠囊和空肠肠囊的磷吸收量开始降低;磷吸收率与培养液磷含量之间呈负相关,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显示:以肉仔鸡为动物模型,用外翻肠囊法评定饲料有效磷时,培养液适宜pH为6.0~7.0;有效磷含量不能超过200μg/mL,以50μg/mL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76.
为了解哈尔滨市鲜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的病原学特征,分别在10家奶站和牛场采集鲜奶共550份,通过菌落形态、生化特性、血清型及动物实验等一系列的鉴定,确认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为5株.其中3株为肠致病性E.coli(EPEC),2株为肠侵袭性E.coli(EIEC).  相似文献   
977.
基于CARS算法的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性质存在差异,以往研究多以高光谱反射率或光谱吸收特征建立模型,输入变量类型结构单一,往往导致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预测模型的精度不高.为提高SOM高光谱预测模型精度,该研究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研究区,将不同类型土壤分别以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  相似文献   
978.
40%氰草津·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以癸二酸二正丁酯为本方法的内标,使用5%SE—30填充柱和FID检测器,对混剂中的氰草津、乙草胺、莠去津进行分离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氰草津、乙草胺、莠去津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0、0.9986;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0.022、0.067;变异系数分别为0.245%、0.273%、0.33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5%、99.3%。  相似文献   
979.
稀土对真空熔结镍基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宣天鹏  霍影  闵丹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1):156-159
研究了稀土(Ce La)对真空熔结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 La)消除了Ni60 WC涂层中的针状相,改变了陶瓷相的分布形态。稀土还改变了涂层的化学组成,提高了组成相中的镍含量和陶瓷相中的钨含量。含稀土的真空熔结镍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还析出了新的第2相WC和LaNi3。  相似文献   
980.
准确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对指导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以及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模型通常对输入数据进行统计和拟合,从而实现农作物产量预测,这些模型一般需要人工选取特征且拟合的方法是线性拟合的,而实际中大多要处理的是非线性问题。研究小组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并用已公开的农作物遥感图像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由实验结果可以明显地发现研究小组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误差率为5.5左右,优于传统的方法,而且鲁棒性也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