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54篇
  免费   2633篇
  国内免费   4973篇
林业   4781篇
农学   5169篇
基础科学   3100篇
  6301篇
综合类   18110篇
农作物   3019篇
水产渔业   2078篇
畜牧兽医   7178篇
园艺   2624篇
植物保护   2600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1573篇
  2021年   1900篇
  2020年   1741篇
  2019年   1734篇
  2018年   1195篇
  2017年   1783篇
  2016年   1603篇
  2015年   2230篇
  2014年   2225篇
  2013年   2715篇
  2012年   3413篇
  2011年   3723篇
  2010年   3330篇
  2009年   3136篇
  2008年   2949篇
  2007年   2939篇
  2006年   2597篇
  2005年   2177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1233篇
  2001年   1149篇
  2000年   1080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485篇
  1995年   480篇
  1994年   432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912.
913.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但其分子标记开发滞后于其他树种。文章利用种(属、科)间扩增法,从来源于黑松、日本柳杉等的21个叶绿体微卫星(SSR)位点中为杉木筛选适合的标记。结果表明:候选标记位点中有10个能够成功扩增,其中2个位点(CJCP1m004和CJCP2m002)具有多态性,其单倍型数量(A)分别为2和6,多样性指数(H)为0.233和0.733。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源于日本柳杉的CJCP2m002在杉木中属高变异位点,其SSR重复单元类型为(AT)n··(T)n,不同于来源物种的重复单元类型(AT)n。筛选得到的叶绿体微卫星(SSR)标记在杉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914.
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6种啮齿动物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对农林危害比较严重的啮齿动物的食性及食物量,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灭鼠,从而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3月—2011年1月通过实地考察,对捕获的鼠进行解剖,并结合实验室喂养进行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和浆果是树栖型种类啮齿动物的主要食物,约占70%左右;而地栖型种类啮齿动物的食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915.
从法律层面厘清了土地流转信托的概念,明晰了土地流转信托委托人、信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信托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委托人权利缺乏维护,受托人过失缺乏追究,受益人权利缺乏保障,信托财产缺乏独立性,政府角色缺乏公立性,金融信贷缺乏畅通性。对此,提出了构建土地流转信托机制的设想:单独制定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法律法规,加快土地流转信托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基金,加强金融合作,推行农村土地信托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916.
猕猴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动物,肠道寄生虫不但影响猕猴的健康和质量,而且干扰试验结果,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猕猴肠道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管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为开展猕猴的质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7.
Forest losses or gain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critical processes modulating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the bi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Timely, accurate and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on forest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history is required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forest management.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our research focused on testing the mapping efficacy of the vegetation change tracker (VCT) model over a forested area in China. We used a new version of VCT algorithm built upon the Landsat time series stacks (LTSS). The LTSS consisted of yearly image acquisitions to map forest disturbance history from 1987 to 2011 over the Ning-Zhen Mountains, Jiangsu Province of east China. The LTSS consisted of TM and ETM+ scenes with different projections due to distinct data sources (Beijing remote sensing ground station and the USGS EROS Center). The validation results of the disturbance year maps showed that most spatial agreement measures ranged from 70 to 86 %, comparable with the VCT accuracies reported for many places in USA. Very low accuracies were identified in 1995 (38.3 %) and 1992 (56.2 %) in the current analysis. These resulted from the insensitivity of the VCT algorithm to detect low intensity disturbances and also from the mis-registration errors of the image pairs. Major forest disturbance types existing in our study area were identified as agricultural expansion (39.8 %), urbanization (24.9 %),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 (19.3 %), and mining (12.8 %). In general, there was a gradual decreasing trend in forest cover throughout this region, caused principally by China’s economic, demographic,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policies and decisions, as well as some weather events. While VCT has largely been used to assess long term changes and trends in the USA, it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assessing landscape level change elsewhere throughout the world.  相似文献   
918.
参与式社区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技术。本文以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应用参与式社区管理技术,选择了后河自然村和水滩头自然村等综合示范村和能源示范村,组建了社区共管县级领导小组和综合示范村的村级共管委员会等社区共管协调机构,编制综合示范村的社区资源管理计划,建立和使用社区保护基金,开展社区共管和社区保护教育活动,监测与评估等,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初步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共赢局面,并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19.
920.
鸡脂肪组织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鸡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的关系。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简称高、低脂系)第24世代7周龄肉鸡为试验材料,利用RT-qPCR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TCF2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利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TCF21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分析DNA甲基化对TCF2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01);TCF2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40个CpG位点,且在启动子的近端和远端均有分布,但不存在CpG岛;将TCF21基因的启动子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分别为R1区域(-2 000~-1 500 bp)、R2区域(-1 500~-1 000 bp)、R3区域(-1 000~-500 bp)、R4区域(-500~-200 bp)和Core区域(-200~-100 bp);高脂系R2、R3和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或P<0.001);R2、R3、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与TCF21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区域:r=0.438,P<0.05;R3区域:r=0.371,P<0.05;R2+R3区域:r=0.489,P<0.05);R2区域的DNA甲基化显著抑制其转录活性(P<0.05)。综上所述,TCF21基因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主要与其启动子R2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