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5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775篇
林业   462篇
农学   405篇
基础科学   384篇
  739篇
综合类   3742篇
农作物   467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1643篇
园艺   516篇
植物保护   35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北旱作农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在雨养农业区,旱作区因连年翻耕而引起严重的土壤质量退化,使作物生产力下降,需定期改变其耕作方式。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耕层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氮的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07~2010年在宁夏南部半旱区进行了两年免耕一年深松 (NT/ST/NT)、两年深松一年免耕 (ST/NT/ST)、连年翻耕 (CT) 3种耕作模式试验,研究了其对耕层土壤容重、团聚体、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3年耕作处理后,与连年翻耕相比,NT/ST/NT、ST/NT/ST处理0—20 cm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4.4%和7.3%,20—40 cm土层分别降低2.1%和5.7%,40—60 cm土层分别降低4.1%和5.5%;土壤孔隙度0—2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4.1%和6.8%,20—40 cm土层提高了2.1%和4.3%,40—60 cm土层提高了5.5%和5.7%。0—20 cm土层,NT/ST/NT处理0.25~2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较CT处理提高了12.4%,ST/NT/ST处理 > 2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较CT处理平均提高了42.0%;20—40 cm土层,NT/ST/NT、ST/NT/ST处理 > 2 mm团聚体含量较CT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44.3%和50.4%。两种轮耕模式使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高于CT处理21.8%和22.5%,几何平均直径分别高于CT处理9.6%和9.5%。三个处理耕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比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轮耕处理0—30 cm土层0.25~2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和 < 0.25 mm粒级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T,以ST/NT/ST处理效果最佳。NT/ST/NT和ST/NT/ST处理0—10 cm土层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9%和10.2%,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19.0%和15.7%,20—30 cm土层分别提高10.6%和13.3%;0—10 cm土层 < 0.25 mm粒级全氮含量显著提高9.4%和10.9%,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6.8%和10.2%,20—30 cm土层分别提高7.4%和9.3%。研究期间,NT/ST/NT和ST/NT/ST处理较CT处理可显著提高0—200 cm土壤贮水量,其中以ST/NT/ST处理保蓄土壤水分效果最佳。在小麦生长前期,轮耕处理土壤贮水量均高于连年翻耕,生长后期ST/NT/ST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最高,NT/ST/NT处理次之。轮耕处理的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连年翻耕,其中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9.6%和10.7%。【结论】免耕/深松轮耕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水分环境,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在宁南旱区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措施之一,在坡耕地水土保持中起关键作用。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不同坡度条件下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进行了研究。农业耕作措施包括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平整坡面为对照措施;降雨试验在长4m,宽1m的径流小区完成;坡度为5°,10°,15°,20°,25°;降雨强度为1,1.5,2mm/min。结果表明:与平整坡面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分别减小产流量38.19%,32.25%和15.84%;减小产沙量均在50%以上,说明农业耕作措施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对坡度与产流量、产沙量关系分析表明,在耕作坡面,坡度会影响产流量,但是大坡度与小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反,坡度对产沙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小坡度条件下,产沙量受坡度的影响较小。当坡度大于15°后,坡度每增加1°,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耕作措施保土作用平均降低3.08%,4.74%和7.61%。回归分析表明产沙量与坡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可见,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保水作用和保土作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试验以嫁接4年的油茶高接换冠林分为对象,设计4个处理(处理A:有机肥2.50 kg+化肥0.50 kg,处理B:有机肥3.50 kg+化肥0.25 kg,处理C:有机肥5.00 kg+化肥0.10kg,处理D:化肥1.00 kg),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生长结实、产量及经济性状、效益面的施肥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冠幅面积、叶片数、花朵数、春梢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株的平均成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3个指标,均以处理A最高,分别达到150.78个、3.72 kg和0.24 kg,比处理D分别提高65.69%、47.04%和50%;不同配比施肥对果实经济性状影响较大,从果油率来看,4个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投入产出比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施肥效应综合评价为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C。  相似文献   
994.
为探明吨田宝施用时期、施用量对杂交水稻品种科优21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吨田宝不同时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不同施用量(50 mL/667m~2、100mL/667m~2)对科优21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吨田宝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吨田宝能促进科优21增产增效,每穗粒数增加1.2~23.6粒,每穗实粒数增加0.1~6.4粒,群体有效穗增加616~1 548穗/667m~2。其中,以科优21分蘖期叶面喷施吨田宝100mL/667m~2的产量最高,达684.68kg/667m~2,极显著高于对照,增加纯收入71.3元/667m~2。株高与施用量呈负相关,每穗实粒数、群体有效穗、群体产量与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5.
阅读推广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通过对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的研究,旨在探讨全民阅读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理念和方法。文章首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对该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以苹果品种‘秦冠’、‘富士’及二者的杂交种‘QF-2’为试材,室内接种炭疽叶枯病菌,发现前者表现为感病,后二者均表现为抗病.接种后的0~4 d内,寄主叶片内的SOD、POD、CAT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种1 d后出现峰值,且在抗病种质上明显高于感病种质.PPO活性在接种后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感病种质'秦冠'的上升速度较快,峰值出现较早.对三份种质来说,受病原菌的诱导,MDA含量均在接种1 d后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其含量变化与种质间的抗性水平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柱型苹果(Columnar apple)是苹果株型育种的珍贵资源.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以柱型苹果"威塞克旭"一年生枝上休眠期芽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LOB DOMAIN家族(LBD)的2个同源基因,命名为MdCoLBD1/2,分别编码195和240个氨基酸.该基因有LBD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如C盒、GAS盒、亮氨酸拉链(Leu zipper)结构以及LOB Domain区域等.MdCoLBD1/2分别定位于第10条染色体Chr10:18985568..19005801和MdCoLBD2 Chr10:18985594..19005850区间.MdCoLBD1/2与白梨、葡萄、草莓、椰子、梅、核桃的氨基酸的相似性均在60%以上.聚类分析表明MdCoLBD1和白梨、梅、草莓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2与葡萄、核桃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1/2与亚洲棉、陆地棉的聚类关系均较远.通过测序分析了MdCoLBD1/2基因在30个不同类型材料中的碱基序列差异,得到MdCoLBD1有8个碱基差异位点,MdCoLBD2有5个碱基差异位点.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经不同加工处理后的高白鲑鱼Coregonus peled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以冷冻和冰鲜处理的新疆高白鲑鱼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经物流运输后在4℃贮藏过程中物理指标(汁液损失率和剪切力)和化学指标[p H、硫代巴比妥酸(TBA)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变化,并建立了基于Baranyi模型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曲线,分析了菌落总数及假单胞菌、产硫菌和肠杆菌在贮藏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和冰鲜处理的鱼片经物流运输后汁液损失率、TVBN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TVBN值分别在第11天和第13天时超过20 mg/100 g的标准限值,p H值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剪切力和TBA值在第5~7天时达到最高值;冷冻和冰鲜处理鱼片菌落总数分别在第6.8天和第7.0天时达到货架期限值[7 log(CFU/g)];贮藏初期鱼片的腐败菌以假单胞菌为主,而在贮藏过程中肠杆菌的生长速率高于假单胞菌和产硫菌,成为优势腐败菌,且冷冻处理的鱼片更有利于优势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研究表明,冰鲜处理更有利于新疆高白鲑鱼片的贮藏。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磷酸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酸铵,抗坏血酸再将磷钼酸铵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的性质,对抗坏血酸还原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空气样品中加入4.5 mol/L硫酸溶液4.0 mL、40 g/L钼酸铵溶液1.0 mL、17 g/L抗坏血酸溶液1.5 mL,沸水浴显色反应25 min,最后在815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磷酸检出限为0.016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1μg/mL(以采集75 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2~200μg,回收率98.0%~101.7%。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磷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