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8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1810篇
林业   1767篇
农学   1999篇
基础科学   1138篇
  2174篇
综合类   6931篇
农作物   1117篇
水产渔业   782篇
畜牧兽医   2683篇
园艺   1026篇
植物保护   86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636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335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338篇
  2009年   1185篇
  2008年   1263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1043篇
  2005年   931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随着现阶段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各地因拆迁行为引发的争议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与私人权益的关系,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简称《征收条例》,下同)。与先前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较,《征收条例》无论在立法的价值目标、具体的实施机制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以《征收条例》和相关立法作为制度框架,构建并逐步完善房屋征收与补偿过程中的维权机制,有助于使得包括《征收条例》在内的上述立法得以贯彻实现,从而使得利益博弈在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轨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噻苯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3.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DF) supplementation in normal or low crude protein (CP) diet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N) utilization in primiparous gilts. In total, 77 Landrace × Yorkshire pregnant gil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r dietary treatments in a 2 × 2 factorial design. The groups comprised 1) equal intake of normal CP (12.82% and 0.61% total lysine), 2) low CP (LP) (10.53% and 0.61% total lysine), and 3) with or 4) without DF supplementation (cellulose, inulin, and pectin in a 34:10:1 ratio). A low-protein diet during gest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daily weight gain from days 91 to 110 of pregnancy (−162.5 g/d, P = 0.004). From N balance trials conducted at days 35 to 38, 65 to 68, and 95 to 98 of pregnancy, DF addition increased fecal N excretion at days 65 to 68 (+24.1%) and 95 to 98 (+13.8%) of pregnancy (P < 0.05) but reduced urinary N excretion (P < 0.05), resulting in greater N retention at each gestational stage. DF increased fecal microbial protein levels and excretion during gestation. An LP diet also reduced urinary N excretion at different gestational stages. An in vitro fermentation trial on culture media with nonprotein N urea and ammonium bicarbonate (NH4HCO3) as the only N sources revealed that microbiota derived from feces of gestating gilts fed the high DF diet exhibited a greater capacity to convert nonprotein N to microbial protein. Microbial fecal diversity, as measured by 16S rRNA sequencing, revealed significant changes from DF but not CP diets. Gilts fed an LP diet had a higher number of stillbirths (+0.83 per litter, P = 0.046) and a lower piglet birth weight (1.52 vs. 1.37 kg, P = 0.006), regardless of DF levels. Collectively, DF supplementation to gestation diets shifted N excretion from urine to feces in the form of microbial protein, suggesting that the microbiota had a putative role in controlling N utilization from DF. Additionally, a low-protein diet during gesta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litter performance of gilts.  相似文献   
164.
分析探讨口感化及颗粒化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新生健康的双羔湖羊公羔42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颗粒化和口感化开食料,试验期42 d。两组羔羊21日龄之前的采食量、体重和绝对生长的变化趋势相似。21日龄以后,口感化开食料组羔羊的采食量、体重、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明显高于颗粒化开食料组,42日龄体重、后两周的采食量及15~21日龄的相对生长率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 0.05)。口感化开食料还显著提高(P < 0.05)了羔羊42日龄时的育肥指数、体长指数、胸围指数、管围指数和断奶前的瘤胃质量和瘤胃/胴体。以上结果表明,与颗粒化开食料相比,口感化开食料更有利于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的瘤胃发育、采食量提高、体重和体尺的发育,但对其他胃室及肠道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5.
姚州  谭焓  田芳  周勇  章程 《中国饲料》2021,1(7):7-12
智慧羊场具有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优点,是羊场转型发展的趋势。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可以实现非接触性、自动化、实时监测羊的个体信息。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计算机视觉在羊场的个体识别方法、行为识别方法、体尺与体重估测、疾病监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计算机视觉在智慧羊场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智慧羊场|个体识别|行为识别|体尺与体重估测|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166.
本试验以肉鸡为研究对象,对以杨木屑为原料、采用醋酸催化法制取的低聚木糖进行评价,研究低聚木糖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低聚木糖的促生长机制,为醋酸催化法生产低聚木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随机分为2个组,即对照组和低聚木糖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聚木糖组以0.02%低聚木糖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沸石,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提高了肉鸡42日龄时的体重以及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提高了肉鸡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有提高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的趋势(P=0.056),但对空肠、回肠和盲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增加了肉鸡血清生长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 3)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甲状腺素(T 4)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T 4/T 3值(P<0.05)。综上所述,低聚木糖通过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与生长相关的激素分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7.
魏勇  高嵩涓  曹卫东  段廷玉 《草地学报》2021,29(8):1605-1614
土传病害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绿肥作为高效清洁的有机肥源,与主作物合理搭配,可有效降低主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的重要措施。因此,综述绿肥对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与机制,对于绿肥推广应用和土传病害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绿肥影响作物土传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传真菌病害和线虫病害,且大多数研究表明,绿肥可通过增强主作物整体抗病水平,对病原菌的化感抑制作用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中拮抗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等,显著降低主作物土传病害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然而,绿肥影响主作物病害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绿肥-主作物搭配模式和绿肥调控主作物病害的社会经济学效益仍需探究。同时,加强绿肥-主作物病害一体化防控及绿肥与根际促生菌、生防菌等其他有机改良剂或与适当的化学防控措施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是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8.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的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变化,为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变化理论以及羔羊的早期培育等提供依据。选择初生重接近的湖羊公羔(3.81 kg±0.55 kg)16只,1~7日龄饲喂母乳,8日龄与母羊分离,开始饲喂代乳粉(按8日龄体重的2%,分3次等量饲喂)和开食料(自由采食),35日龄断奶。分别于断奶前(21日龄)、后(42日龄)各选择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测定瘤胃发酵、酶活和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断奶后羔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断奶前(P<0.01)。断奶后瘤胃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低于断奶前(P<0.05)。断奶前后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拟杆菌门为第一优势菌门,在断奶前后分别占61.96%和65.36%,厚壁菌门为第二优势菌门,在断奶前后分别占32.08%和24.03%;两菌门之和在断奶前后分别占瘤胃总菌门的94.04%和89.39%。断奶前后的优势菌属均为unidentified_Prevotellaceae,分别占21.85%和38.49%。断奶前后羔羊瘤胃微生物的功能没有显著变化,都主要集中在复制和修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翻译等途径。以上结果说明,羔羊早期断奶后的瘤胃发酵和酶活增强,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所降低,在早期断奶前后的优势菌群和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69.
连续流粮食干燥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大滞后多变量的过程,要精确控制粮食出口的终水分比较困难。本文设计一种新的连续流粮食干燥过程的控制方法,对连续流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粮食干燥自控系统在设计时所必须选择的可测干扰、数字变量、控制变量和被控变量等,并且提出基于自适应逆控制技术的连续流粮食干燥系统的离散化模型,主要针对工业控制对象中存在的时变和时滞问题,推导出该连续流粮食干燥控制系统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对实际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本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了单座水库与单座补水泵站水资源优化调度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型以年内各时段的缺(弃)水量的平方最小为目标函数,各时段水库供水量和泵站引提水量为决策变量,各时段水库库容为状态变量,以年调节水库可供水量、泵站年引提水总量、水库与补水泵站的联合运行准则(泵站闲时补库、忙时供水)等为约束条件,并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骆马湖-皂河站"为实例,采用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相同供水保证率时,50%、75%、95%来水频率下泵站补水量、缺水量、弃水量比常规调度均有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