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6篇
  11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硝化抑制剂DMPP对菜园土供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菜园土壤养分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d恒温培养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呈现升高的趋势,DMPP处理(硫硝铵ASN+DMPP和尿素urea+DMPP)+壤硝态氮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显著低于未加DMPP处理(ASN和urea);从培养的第10d开始至试验结束期间,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未加DMPP处理。DMPP能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在氮肥施入后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氮供应强度并能调节氮素供应形态,减弱土壤因施氮造成的pH值下降,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2.
环境因子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粗皮病是苹果树严重的生理病害。为探讨苹果粗皮病致病机理,通过田间采样、土壤理化特性与气候因子分析,研究土壤等环境因子与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粗皮病在棕壤土和滨海潮土上均可发生。土壤pH高低与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相关,土壤pH越低,土壤有效锰含量越高,苹果粗皮病发病程度越重,但土壤pH不是苹果粗皮病主要致病因子。不同感病地点的土壤有效锰含量相差悬殊,在0~80cm范围内,牟平最高锰含量为29.30mg/kg,而栖霞最低为57.39mg/kg,最高达114.43mg/kg,说明土壤有效锰含量不是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唯一因子,但发病率栖霞要高于牟平。土壤有效锰铁呈负相关性,锰铁比增大,可引起树体对锰的过量吸收,苹果粗皮病发生程度加重。因此,苹果粗皮病发生是土壤锰含量、锰铁比、土壤pH、降雨量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氮素供应对冬小麦拔节期叶绿素仪SPAD读数和植株硝酸盐浓度的影响,以及两种方法在冬小麦拔节期与土壤Nmin、植株全氮和吸氮量的关系,比较了SPAD叶绿素仪和植株硝酸盐测试两种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认为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冬小麦的氮素营养状况,植株硝酸盐浓度与SPAD读数相比能更好的反映作物的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4.
45.
新疆南部地区棉花施肥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2002-2003年调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县和北缘尉犁县农户棉田水肥管理现状看。策勒县和尉犁县施肥品种有较大差异,策勒县施肥对有机肥依赖程度达41%,高于尉犁县(11%~24%),尉犁县化肥施肥品种比策勒县丰富,提供的养分也更均衡;策勒县和尉犁县平均施N总量达到426~430kg·hm-2,远超过推荐适宜施N量,过量施N农户占总农户的39%~73%,同时,仍有6%~8%的农户施N量低于推荐量;策勒平均施P素化肥量达89kg·hm-2,已经超过推荐量,被调查的农户42%施P过量,施P不足的仅占3%。如果考虑有机肥提供的P,过量施P的比例高达76%。尉犁被调查的农户施P量总体偏高,而且分布比较分散,有51%的农户过量施P,同时也有21%的农户施P量处于亏缺状态。策勒县被调查农户虽然均未施K素化肥,但所施有机肥提供了大量K素,过量的比例高达71%。尉犁县单位面积平均施K量总体处于严重亏缺状态,有88%的农户施K量不足,如果考虑有机肥提供的K素,仍然有63%的农户施K量低于推荐范围。P,K肥的投入对有机肥的依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6.
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优化青贮玉米氮素管理(简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北京郊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优化青贮玉米氮素管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显著促进青贮玉米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2个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籽粒产量增加41%~46%,植株含氮量增加11%~13%;2)基于土壤无机氮测定的氮肥分期优化管理在玉米全生育期施氮165 kg/hm2,与习惯管理(施氮360kg/hm2)相比,节氮54%,但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3)分期优化管理减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其氮素损失为83kg/hm2,较传统施氮降低40 kg/hm2,同时,分期优化管理提高氮肥利用率16%。  相似文献   
47.
在采用土-砂联合培养和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形成不同厚度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试验的植株上,将植株转移到磷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中,研究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特别是铁胶膜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较厚,而湿润和干-湿交替处理下形成的胶膜较薄;水稻根表铁、锰胶膜以铁胶膜为主,占胶膜总量的97.63%~99.23%;水稻根表铁、锰胶膜越厚,对介质中磷的吸附量越高,且磷吸附量随介质中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取决于胶膜数量(厚度),当胶膜中等(铁胶膜量为5141mgkg  相似文献   
48.
河北果园主分布区土壤磷素投入特点及磷负荷风险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作为果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磷素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果园磷素投入特点及分析磷素负荷特征对加强果园磷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北省主要果园土壤磷素分析、农户投入调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区域角度分析果园生产体系中的磷素输入输出特点及磷素盈余状况,分析土壤磷负荷风险。【结果】果园磷肥投入量为230.6 kg P2O5•ha-1,主要来源于普钙、二铵和三元复合肥;通过有机肥投入的磷素水平为128.1 kg P2O5•ha-1,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其中畜粪占35.8%,禽粪占25.5%。果园施磷水平以冀东北区和冀中南平原区较高,分别为378.5、195.5 kg P2O5•ha-1。80%的果园磷素样本处于盈余,总体平均盈余量为269.5 kg P2O5•ha-1,最大盈余量超过1 900 kg P2O5•ha-1。施磷过量造成土壤有效磷积累,供磷丰富的果园土壤上磷肥过量的样本占88.5%。土壤磷环境负荷以冀东北区和冀中南平原区的果园较高,总体上果园土壤有效磷高于土壤磷环境风险阈值的样本占33.6%。【结论】河北果园磷素的高量投入给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磷素负荷,这对土壤环境和周围水体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49.
小麦和燕麦不同品种苗期的锰营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锰肥对小麦和燕麦不同品种苗期锰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锰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燕麦地上部的生物量、植物地上部锰浓度及吸锰量。从生物量上看,施锰对小麦的影响比燕麦大,川麦28尤为明显;从作物锰浓度和吸锰量上看,施锰对燕麦的影响比小麦大。无论施锰与否,燕麦地上部的吸锰量均显著高于小麦,且小麦、燕麦土壤DTPA-Mn含量无差异,这说明燕麦根系吸收活化锰的能力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50.
采用镉污染土壤-河砂-营养液联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施铁对水稻根表铁胶膜中铁、镉含量的影响。选择水稻的分蘖、拔节、孕穗和灌浆4个时期,进行分期和各生育时期都施加铁的处理,在每个处理时期,设4个亚铁(Fe2 )水平分别为0、30、50和70mg·L-1,研究根表施铁浓度与水稻根表铁胶膜数量和吸附镉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过程中取样测定的水稻根表铁胶膜铁含量,除个别处理外,都表现为施加铁的根表铁胶膜铁含量高于未施加铁的根表铁胶膜铁含量,尤其是孕穗期,随着施铁量的增加根表铁胶膜铁含量增加。成熟时测定,灌浆期处理的水稻根表铁胶膜铁的含量变化比较大,分蘖期和拔节期变化比较小。各生育时期都处理的根表铁胶膜铁含量以施加Fe2 50mg·L-1最高。水稻根系的含镉量,生长期间测定的结果是前期处理高于后期处理,而收获时测定的结果是前期和后期处理的根系含镉量趋于一致。各生育期都处理的根系含镉量以施加Fe2 50mg·L-1最高,与根表铁胶膜中含铁量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