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60篇 |
免费 | 864篇 |
国内免费 | 199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91篇 |
农学 | 2079篇 |
基础科学 | 1293篇 |
2792篇 | |
综合类 | 6792篇 |
农作物 | 1112篇 |
水产渔业 | 803篇 |
畜牧兽医 | 2846篇 |
园艺 | 950篇 |
植物保护 | 12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639篇 |
2021年 | 781篇 |
2020年 | 738篇 |
2019年 | 735篇 |
2018年 | 506篇 |
2017年 | 759篇 |
2016年 | 628篇 |
2015年 | 924篇 |
2014年 | 887篇 |
2013年 | 1151篇 |
2012年 | 1368篇 |
2011年 | 1524篇 |
2010年 | 1390篇 |
2009年 | 1176篇 |
2008年 | 1246篇 |
2007年 | 1174篇 |
2006年 | 1004篇 |
2005年 | 815篇 |
2004年 | 485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391篇 |
2001年 | 402篇 |
2000年 | 387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194篇 |
1996年 | 197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145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对不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群疑似摩拉克氏菌属的禽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病原的初步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进行了有系统的调查。对病学和诊断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43.
1993~ 1998年 ,我们在猪屠宰加工厂和一些饲养单位的检验和检疫中 ,发现猪有猪伪结核病变 ,并从有病变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器官分离到细菌 ,经东北农业大学鉴定属于耶新氏杆菌属中的伪结核耶新氏杆菌。所分离的菌株经抗原型鉴定属于 4个不同菌体抗原型。从 4个不同抗原型中 相似文献
44.
<正>1现有粉碎机的运行状态及分析物料经锤片打击破碎后加速作圆周运动,离心力的作用使物料脱离锤片的打击,并很快在筛片侧形成物料环,粗细物料的质量不同造成物料环的分层,粗料粒层紧靠筛片侧,细料粒层覆在粗料粒层上。如果无法破坏物料的环流层,不但影响大颗粒物料重返粉碎区,而且还影响细物料的过筛,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旨在探讨铜和维生素A及其互作效应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采用4×2(铜×维生素A)完全随机设计,饲粮铜的添加量分别为0、8、150、225 mg/kg,维生素A的添加量分别为1 500、5 000 IU/kg,分为2个生长阶段,前期为1~4周龄,后期为5~7周龄.结果表明:1)高铜( 150、225mg/kg)抑制了全期肉仔鸡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铜蓝蛋白(Cp)和后期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2)5 000 IU/kg维生素A组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T-SOD活性,降低了前期血清Cp活性(P<0.05).3)铜和维生素A互作效应对前期体增重、血清Cp和T-SOD活性及全期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且二者间存在互补作用.铜(8 mg/kg)×维生素A(5 000 IU/kg)组与铜(0 mg/kg)×维生素A(5 000 IU/kg)组对前期肉仔鸡获得良好生长性能和提高血清T-SOD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但对血清Cp活性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粮铜水平为16~23mg/kg时,铜的适宜添加量为前期8 mg/kg,后期0~8 mg/kg;全期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为5 000 IU/kg. 相似文献
46.
低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研究低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4h时出现最大值,之后活性逐渐下降。当温度为0℃与-6℃时,两种酶的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接近于零,温度越低,下降越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肋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温度越低下降越快。5℃对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在0℃与-6℃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则明显增加。5℃和0℃低温胁迫对质膜相对透性无明显影响,-6℃时,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供试指标对低温胁迫敏感性的顺序是: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叶绿素>质膜相对透性。 相似文献
47.
细胞凋亡的常用调控基因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细胞凋亡主要受基因的控制,现已发现许多基因对细胞凋亡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通常将这些基因分为两大类,即细胞生存基因和细胞死亡基因。一般认为与细胞生存有关的基因包括C-myc,C-abl,Ras,V-src,Bcl-2,EIB,LMW5-HL,C-kit和Bcl-x等;与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包含P^35,P^53,RB,DCC,WT-1,CpGv,Bcr-abl,V-erb-A,tats20,DAD1,ADO/Fas,TGF-β,TRP-2,RP-8,TRPM-2,SGP-2,TIA,Bax,ICE,C-rel,irrecrst等。本文对目前使用较多研究较深入的几种凋亡调控基因,即C-myc基因,Bcl-2基因,P^53基因,ICE基因,Fas基因及FasL和Cdc2基因的来源,作用和相互间关系的研究近况,予以综述,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48.
应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微分析技术,对貉受精过程和受精卵膜元素研究的结果表明,貉卵子的卵丘细胞具有吞噬和过滤功能;卵丘细胞间的精子顶体尚未发生囊泡化,而附着于透明带的精子发生了顶体反应,并以80°角穿入透明带,在其穿入的前方打开一个通道,最后穿过。穿过透明带的精子以赤道段或顶体后区同卵膜融合,并激发皮质颗粒释放,接着穿入卵内,最终发育成雌、雄原核。原核期受精卵质膜上具有高含量的钙,并呈集团分布,它在皮质颗粒胞吐释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不同项目农户投入来源及构成的调查分析,表明草地畜牧业收入是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大力开发山区草业,发展草食家畜,是贫困农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PCR检测感染小鼠血液中旋毛虫DNA的敏感性,应用旋毛虫1.6 kb重复序列为扩增靶序列对旋毛虫(T1)、乡土旋毛虫(T2)、布氏旋毛虫(T3)、伪旋毛虫(T4)和南方旋毛虫(T7)肌幼虫DNA进行PCR扩增,并检测小鼠感染20、100、300条T1肌幼虫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结果表明,T1、T4和T7肌幼虫可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510 bp),而T2和T3无扩增产物;1、0.04和0.02条T1、T4和T7肌幼虫均能扩增到清晰的目的条带(510 bp).20条幼虫感染小鼠后5 d~6 d,PCR阳性率均为7.69%;100条幼虫感染小鼠后5 d~12 d可检出旋毛虫DNA,其中感染后5 d~7 d的阳性率分别为30.77%、38.46%及30.77%;300条幼虫感染小鼠后5 d~15 d可检出旋毛虫DNA,感染后7 d的阳性率为61.54%,感染后6 d与8 d~10 d的阳性率均为53.85%. 3组旋毛虫感染小鼠PCR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阳性率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1),100条与300条感染小鼠感染后不同时间的PCR阳性率与检测时间有相关性(p<0.0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CR检测感染小鼠血液中旋毛虫DNA的敏感性与感染程度和检测时间有关,对感染早期旋毛虫抗体阴性宿主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