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3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773篇
林业   629篇
农学   503篇
基础科学   421篇
  899篇
综合类   3571篇
农作物   638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1095篇
园艺   442篇
植物保护   47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 WANG  L DUAN  J LI  X TIAN  & Z LI 《Weed Research》2007,47(2):122-128
Depletion of the protective ozone layer in the atmosphere leads to increasing UV‐B radiation on the earth's surface with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different stresses. Abutilon theophrasti, Amaranthus retroflexus, Digitaria sanguinalis and Chloris virgata are common weeds encountered in most arable fields in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herbicides used in controlling these weeds needs to be evaluated with increased UV‐B radiation. Seedlings of these four weeds were therefore grown under ambient and elevated UV‐B radiation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araquat, a commonly used contact herbicide. Irrespective of species sensitivity to radiation, the elevated UV‐B radiation decrea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aquat.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was adversely affected except for D. sanguinalis, while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A. retroflexus and C. virgata. UV‐B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leaf surface wax and decreased the absorption of 14C‐paraquat in A. theophrasti, D. sanguinalis and C. virgat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sponse of weeds to paraquat or the use of the herbicide may be affected by increased UV‐B radi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larger doses may be required to achieve desired effects. This may have damag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A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毒力因子PB1-F2对蛋白激酶R(PKR)的调控机制,通过纯化GST-PB1-F2融合蛋白,利用GST pull-down试验证实了PB1-F2与PKR发生相互作用;采用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PB1-F2能负调控PKR及IL-6的mRNA水平;采用siRNA干扰PKR基因的表达后,PB1-F2抑制IL-6的mRNA转录作用更显著。进一步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PB1-F2对PKR及其底物eIF-2α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显示过表达PB1-F2后,PKR及eIF-2α的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本研究表明PB1-F2与PKR相互作用而抑制PKR磷酸化活化,并通过PKR调控IL-6的表达,为探索PB1-F2的未知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3.
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及药敏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耐药现状,对2009年以来新疆、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五省区不同地方分离的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新疆分离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22%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43%的对氯霉素耐药,64%的对环丙沙星耐药,58%的对庆大霉素耐药;其它4地区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为严重,除头孢西丁以外,对其它9种抗生素均耐药。对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分析发现,新疆分离株中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86.1%,对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17.4%;而内地分离株的数据为100%和38.2%。此外,在试验中鉴定出3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19株,占新疆菌株的22.1%,内地四地区14株,占内地分离株的41.2%。结合2005~2009年间发表的相关耐药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且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研究还发现,新疆分离株与浙江、山东、内蒙古和上海四地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有较大差异。此外,在整理药敏试验资料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没有遵循选药规则,试验操作不规范和试验结果的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供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包头固阳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可供造林的树种贫乏,四翅滨藜耐干旱、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既是林又是草,是林草兼用的饲料植物,对牲畜有较好的适口性。四翅滨藜可采用播种子和扦插繁育,但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扦插繁殖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技术简单。是包头固阳地区造林、盐碱地改造、荒山营建灌木林的较理想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5.
136.
针对无线网络的多类业务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动态保护信道机制,根据优先级为各类业务设置相应的服务门限,服务门限能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动态地调整.仿真结果显示:与已有静态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业务的优先性,而且能够跟随业务量的实时变化,保持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7.
赤桉从澳大利亚引入其它国家已超过上百年历史,它的栽培已产生了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何加快赤桉的育种进程,实现赤桉的遗传改良是赤桉德育工作的中心,云南省引种赤桉的历史很早,但赤桉的改良和育各工作落后,通过回顾国内外赤桉育种研究的历史,提出了云南省赤桉育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8.
晋豆37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晋豆11为母本,埂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山西省晚熟组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介绍了晋豆37的选育过程、在山西省晚熟组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并就选育过程谈了选育技术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淬火感应器及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通过采用方铜管制作感应圈的有效感应弧端和导磁体的驱磁作用,解决了感应加热效率提升以及圆环效应的影响问题;采取感应器冷却用水与感应淬火冷却介质合二为一的方法,解决了铲刀连接座凹球面淬火时所需冷却介质的问题;通过分析给出了淬火感应器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另外,所述感应器及配用尺寸的确定方法,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易于制作,且方法简单可行,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40.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互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奶牛场的336头泌乳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降低产奶量前、降低产奶量期间、恢复产奶量期间和提高产奶量期间4个阶段,研究了每个阶段的产奶量与乳品质一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经分析,产奶量、乳蛋白质率、乳脂肪率、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这5个指标相互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