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2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林业   524篇
农学   378篇
基础科学   334篇
  725篇
综合类   3221篇
农作物   573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936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碳是加快驱动氮循环的最主要物质之一,协助降解养殖水环境中的有毒氮污染,是维护养殖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地球上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是纤维素,而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以生成葡萄糖或其他可溶性糖,可以作为水产养殖所用的有机碳。研究表明,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所分泌的纤维素酶具有产酶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纤维素酶。文章综述了里氏木霉所产纤维素酶的结构、组分及酶活机制,介绍了里氏木霉菌种人工选育及基因工程改造等研究,展望了纤维素酶在食品、纺织、饲料、农业等多种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结合 Flash MX 2004和 MS Access 2000,运用 ActionScript 脚本语句和 ASP 技术实现动态网页中 Flash 对数据库的调用;通过脚本编程模拟了实地参观标本馆的过程,实现了现实场景和单个标本体360°旋转,成功设计并开发了“水产虚拟标本馆”。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推广,“水产虚拟标本馆”必将成为水产实物标本馆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43.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8年7月—2019年1月采自三峡库区干流木洞、涪陵、云阳和秭归江段的38种鱼类进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计算鱼类营养级并构建了鱼类连续营养谱。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δ15N值平均值为11.02‰,变化范围为5.31‰~17.79‰。以初级消费者螺类作为基准生物估算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67,范围为1.47~4.12。营养级大于4级的鱼类仅有1种,营养级位于2~3级之间的鱼类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0%,其次是营养级大于3级的鱼类,占种类总数的31.6%,不同食性鱼类组合的营养级存在差异。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级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而越靠近大坝的江段食物链长度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越大。和水库蓄水运行初期相比,鱼类营养级显著升高且高营养级鱼类的群落结构和营养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拥有较高营养级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在库区干流逐渐扩张并成为优势种,其可能对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滇池水环境退化与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滇池草海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2.70(ShannonˉW iener Index)降到90年代的0.29;滇池外海在20世纪50年代末,湖水面积90%以上为海菜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等,70年代仅占20%弱,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不及3%;分析了藻类的种群优势度向着蓝藻种群优势度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增加,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结构趋向单一化,鱼类多样性指数由1957年的1.81降为1997年的0.11,滇池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1.08降到90年代的0.67,认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重建是滇池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5.
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叶绿素代谢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代谢特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总量(Chl.a+b),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含量均下降;轻度与重度发病叶片叶绿素a/b增加,中度发病叶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叶柄比对照降低。西葫芦银叶病对叶片Chl.b的影响比Chl.a大,而对叶柄Chl.a的影响比Chl.b大。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叶绿素降解加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Protoporphyrin IX (Proto IX),Magnesium protoporphyrin IX (Mg-Proto IX),Protochlorophyllide (Pchlide)含量降低,Uroporphyrinogen Ⅲ (Uro Ⅲ)含量增加,表明叶绿素合成在 Uro Ⅲ到 Proto Ⅸ受阻。发病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银叶病破坏了叶绿素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素降解加速是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发病叶片叶绿体PSⅡ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6.
对板栗林下栽培不同的经济作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园套种短梗五加具有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并且具有保持水土,改善板栗园生态环境的功效.最高每667 m2较单一栽培多收入1 165.75元,是辽东板粟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的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7.
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混合培养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在单独培养和相同接种比例混合培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盐藻的生长经历了3个明显的阶段,生长曲线呈现"S"型;单独培养扁藻与混合培养藻在18 d内还未到达稳定期,仍保持一定的生长态势。混合培养、单独培养盐藻以及单独培养扁藻的最大光密度值(OD680)分别为0.784、0.702和0.765。混合培养藻的生物量(0.841 mg/ml)也稍高于单独培养盐藻(0.582 mg/ml)和单独培养扁藻的生物量(0.819 mg/ml)。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盐藻和扁藻具有一定的促进藻生长和提高生物量产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8.
甲壳类酪氨酸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类的虾、蟹以其味美及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喜爱.虾、蟹既是我国渔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虾、蟹养殖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2005年,我国甲壳类生产量达到3.2406×106 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近1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285×105 t,淡水养殖产量3.108×106 t.但是,由于虾、蟹在常温保存中容易褐变,生产者为延长货架期往往在加工中过量使用添加剂,从而导致二氧化硫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腌制梭子蟹在低温保存加工中也容易发生褐变.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产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且亚硫酸盐等不适当的添加还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深入开展虾蟹等甲壳类防褐变保鲜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49.
仿刺参内脏再生过程的能量代谢及生化组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注射KCl(0.35mol/L)诱导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排脏,将水温控制在(18±0.5)℃条件下对其消化道和呼吸树再生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及生化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排脏后停止了一切摄食和排粪,16d消化道打通后开始摄食。在整个再生过程中,仿刺参摄食前体质量出现了负生长现象,实验结束时体质量比对照组降低了36.74%。耗氧率和排氨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变化,耗氧率最低为3.29μg(O2)/(g·h),排氨率最低为0.0556μg/(g·h),再生对仿刺参身体生化组成也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结束时蛋白质,脂肪和体能值分别减少了15.58%、22.58%和24.71%。结论认为,再生对仿刺参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的影响要高于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0.
海参微波冻干过程活性成分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参传统干制技术周期长、复水困难、活性成分损失率大的问题,寻找一种合理的干制海参方法以有效保存海参中的活性成分,同时操作成本又较低.研究了不同干燥工艺对海参活性成分的影响规律,以及各种干燥方式的能耗和复水性,得出微波冷冻干燥可有效保存海参活性成分,其能耗较低,干燥周期较短.最后得出合理的微波冷冻干燥工艺参数:最佳物料表面温度上限设为60℃,最佳功率取2 W/g.能耗比常规冷冻干燥节约近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