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5篇 |
免费 | 321篇 |
国内免费 | 1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56篇 |
农学 | 730篇 |
基础科学 | 198篇 |
394篇 | |
综合类 | 3990篇 |
农作物 | 220篇 |
水产渔业 | 83篇 |
畜牧兽医 | 581篇 |
园艺 | 76篇 |
植物保护 | 22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784篇 |
2010年 | 355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51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416篇 |
2002年 | 270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146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208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512篇 |
1992年 | 422篇 |
1991年 | 340篇 |
1990年 | 184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70年 | 3篇 |
1968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46年 | 2篇 |
1933年 | 3篇 |
1932年 | 3篇 |
192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抗犬瘟热病毒荧光标记单抗的制备和初步鉴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velop a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canine distemper (CD) with FITC-conjuga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FITC-McAb). [Method] The McAb against CDV, designated as CE3, was purified with protein G and labeled with FITC through agitation method. After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e optimal working concentration of FITC-labeled CE3 was determined. Then 61 clinical samples of suspected canine distemper were detected by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Result] The absorption test, blocking test and specific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labeled antibody had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but didn't have cross reaction with canine parvovirus (CPV), 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 (CPIV), canine adenovirus (CAV) and rabies virus (RV). The optimal working concentration was 1∶80. The positive rate of clinical suspected samples was 48%. [Conclusion] The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as rapid, specific and convenient, and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anine distemper. 相似文献
972.
从北京22个菜区的27种蔬菜植物根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出883个细菌分离物,在营养琼脂培养基(NA)平板上检测对目标线虫 Panagrellus redivivus 的致死率,得到10个最有效菌株,它们在接种24h 后(22℃下)对该线虫的致死率均在90%以上。这10个有效菌株对植物寄生线虫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在 NA 平板上仅6h 后就使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Xiphinemathornei,Trichodorus pakistanensis,Scutellonema clathricaudatum 和 Criconemoides profuses 的致死率达100%。在营养肉质培养基(NB)中培养48h 后的滤液及其2倍、6倍、和10倍的稀释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用10~9cfu·mL~(-1)的细菌悬浮液浸根后显著降低番茄的根结指数,防效达35%~82.1%。经鉴定.这10个有效菌株中8个属芽孢杆菌(Bacillusspp.),2个为不动细菌(Acinebacter spp.)。 相似文献
97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核桃蛋白又容易变性 ,所以普通的油脂制取方法对该产品品质有不利的影响 .根据核桃油的品质特性 ,该试验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 4个操作条件的试验探索 ,得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压力 32MPa、温度 4 0℃、物料粒度 30目 (即粒径约为 0 5mm)、萃取时间 3 5h .采用该工艺制取的核桃油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 ,也符合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对核桃油的要求 . 相似文献
974.
噪声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研究了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结果表明 ,噪声强度对人体动摇的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对前后轨迹长和总轨迹长指标影响效果不显著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 ,动摇总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呈现线性增加趋势 ,从 90dB(A)开始人体动摇明显增大 .噪声频率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动摇速度、前后轨迹长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但人体动摇值与噪声频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增加关系 .5 0 0和 10 0 0Hz条件下人体动摇较大 ,而 2 0 0 0Hz时较小 .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具有显著影响 ,在较短暴露时间内 (本实验为 12 0s) ,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人体稳定性有所增加 ,说明人体平衡功能对噪声具有一个适应过程 . 相似文献
975.
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日射站1988-2007年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低云量和水汽压等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地面总辐射的时间变化;由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月总辐射计算公式;通过相关系数检验和回归误差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月总量的气候学推算公式;进而根据所得推算公式分别计算了各站点逐月太阳总辐射总量,分析了重庆地区四季和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照百分率的单因子线性拟合整体效果较好,但冬季月份拟合误差较大;采用日照百分率和低云量的双因子拟合,使得冬季月份的拟合误差明显减小,显著提高了整体拟合效果.分析认为,日照百分率是重庆地区地面总辐射的主要影响因子,冬季雾日数和低云量对地面总辐射具有重要影响.重庆太阳总辐射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与该地区实际日照时数逐年增大而低云量逐年减少等因素有关.四季及全年太阳总辐射的区域分布以重庆地区东北部最高,东南部和西部边缘一带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976.
网室遮荫栽培对木瓜的光合作用“午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网室遮荫栽培对两个木瓜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木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日进程中,网室内的气温(Ta)、光强(PFD)及叶内外蒸汽压差(VPD)在中午都显著低于网室外(P≤0.05).网室内栽培的木瓜的光合速率(A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都出现“双峰曲线”,即未出现“午休”,而网室内栽培的正好相反.②在网室外自然光照下两种木瓜gsVPD响应VPD升高时,gs下降,呈显著负相关,这也是中午光合速率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而网室栽培gsVPD相关不显著(P≤0.05).③网室内木瓜的叶绿素荧光FvFm午间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网室外木瓜(P≤0.05).④网室内木瓜光响应曲线中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低,表观量子效率()高的特征,表明木瓜在网室适度遮荫的条件下的耐荫的适度性表现.以上表明在华南地区,网室栽培有助于缓解植物在中午的强光、高温以及高湿的条件下产生的光抑制,避开“午休”,从而积累更多的有机碳,提高光合效率,具有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7.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黄颡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形态测量及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方法,分别对洞庭湖水系沅水和澧水的2个黄颡鱼群体进行形态学特征及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沅水和澧水的黄颡鱼在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高、头长/吻长3个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相同,其染色体数2n=52,核型公式为20M+12SM+10ST+10T,染色体臂数为84。[结论]研究结果对洞庭湖水系野生黄颡鱼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8.
LIU Lei-lei ZHU Yan LIU Xiao-jun CAO Wei-xing XU Mao WANG Xu-kui WANG En-li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14,(1):187-194
Th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nutrients influenc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aintain soil fertility and balance soil nutrient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spatial measurements from 2 157 soil samples and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ssess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total nitrogen (TN),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AK) from the first soil survey (in the 1980s) to the second soil survey (in the 2000s) in the Taihu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soil nutrients in three soil types all exhibited the increased levels in the 2000s (except for AK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creased (except for TN in the paddy soi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20 years led to increases in SOC, TN, AP and AK by 74, 82, 89 and 65%, respectively, of the Taihu areas analyzed. From the 1980s to 2000s all the nugget/sill ratios of soil nutrients indices were between 25 and 75% (except for AK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in the 2000s), indicating moderate spatial dependence. The ratio of AP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in the 2000s was 88.74%, showing weak spatial dependenc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range values for SOC, TN, AP and AK in the 2000s all decreased. The main areas showing declines in SOC, TN and AP were in the northwest. For AK, the main region with declining levels was in the east and middle of western areas. Apparently, the increase in soil nutrients in the Taihu region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large increase in fertilizer inputs, change in crop systems and enhanced residues management since the 1980s. Futu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avoiding excess fertilizer inputs and balancing the effects of the fertilizers in soils. 相似文献
979.
林火蔓延模型及蔓延模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为了研究林火行为的预测预报及林火蔓延模拟的可视化问题,该文在分析了林火蔓延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阐明了几种林火蔓延模型及其适用性,评述了选用不同的林火蔓延模型对实际火场的预测预报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初步分析了蔓延模型选择的4个基本出发点:模型的功能、模型适用的地区和植被类型、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检验频数等.在假定已有蔓延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林火蔓延研究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在林火蔓延模型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林火蔓延模拟已成为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的主要方向,同时讨论了林火蔓延模型和蔓延模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0.
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曲柳的萌芽更新特性,以便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作者在长白山林区对水曲柳林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不同伐桩直径、不同伐桩高度、保留不同萌条数的试验,并调查了水曲柳自然定株的定株结果及定株时间.结果表明,水曲柳萌生条只在采伐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内萌发,到第二个生长季节伐桩就失去了萌生能力;在非生长季节采伐而萌发的萌条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在生长季节内采伐而萌发的萌条;萌条数量随着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多,但萌条的平均高、茎生长量却不随伐桩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萌条数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人工定株有利于水曲柳萌条的生长,以保留萌条1~4株较好;水曲柳自然定株结果以2~4株为主.自然定株时间主要发生在萌条3~10龄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