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451篇
农学   472篇
基础科学   245篇
  582篇
综合类   2044篇
农作物   385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826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2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松节油与乙醇、苯乙醇、松油醇、糖酒醋液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7种引诱剂(Ⅰ、Ⅱ、Ⅲ、Ⅳ、Ⅴ、Ⅵ、Ⅶ)、2种成品引诱剂(Ⅷ、Ⅸ)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松节油对松墨天牛有一定引诱作用(Ⅰ诱虫量2.4±0.92头,雌性比0.33±0.06).乙醇可显著增强松节油的引诱效果(Ⅴ诱虫量22.4±4.52头,Ⅲ雌性比0.57±0.04).苯乙醇、松油醇组合引诱剂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诱雌能力(Ⅵ雌性比0.68±0.05).添加糖酒醋液显著降低了组合引诱剂的诱虫量(10.80土3.73头)及雌性比(0.26±0.10).组合引诱剂Ⅵ诱虫量(22.05±5.74头)显著高于成品引诱剂(Ⅷ、Ⅸ诱虫量分别为14.80±4.17、12.28±3.31头),雌性比(0.68±0.05)与引诱剂Ⅷ无差异,显著高于引诱剂Ⅸ(0.52±0.03) (P =0.05).  相似文献   
132.
现采用TK100多功能水分测定仪对水稻育秧土进行水分测定。通过SPSS21.0软件,以TK100多功能水分测定仪测定的含水率为自变量,实际含水率(烘干法测得育秧土含水率)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出的三种方程相关系数R、回归显著性检验的F值以及F值的显著水平P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拟合曲线方程y=2.84-0.05x+0.007 25x2。在验证试验中,拟合函数计算出的含水率与烘干法测得的含水率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拟合曲线恰当、准确。  相似文献   
133.
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利用8个高产小麦品种,通过定期取样测定生育期各器官氮素含量,研究其氮素动态变化,进而探讨不同品种各器官氮素含量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籽粒外,不同品种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均随生育期进程而降低。其中茎秆的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叶片,再次为根系。叶片、茎秆及颖壳在收获时的含氮量与籽料产量呈负相关,而与籽粒蛋白质含相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4.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考察了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返青至封行前的春生5叶期期间,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20-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挑旗至蜡热期,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温以适中含水量条件下表现较低,当处于极端少水条件下叶温显著增高,在偏多水条件下叶温也呈增高趋势。在孕穗期,供水不足使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明显降低,而水量偏多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灌浆盛期,供水不足和水量偏多均使Fv/Fm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由75%下降到70%左右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应作为判断叶片水分亏缺阈值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5.
为了解10年来中国冬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Dx5、By8、YP7A、PPO18和H2O特异性功能标记对266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面筋强度相关基因 Dx5 By8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0%和28.9%,PPO活性相关基因 Ppo-A1a PPo-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1%和45.9%,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 Psy-A1a Psy-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6.3%和23.7%,1BL·1RS易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45.9%。不同省份之间品质相关基因分布差异较大,1BL·1RS易位在江苏、河南和陕西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81.3%、57.2%和35.7%,而在河北、山东和北京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5.0%、8.7%和8.3%; Dx5 By8在河北、山东品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0.9%、65.2%和45.0%、45.0%; Ppo-A1b Pys-A1a在山东、北京、河北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95.7%、83.3%、75.0%和100.0%、83.3%、80.0%。筛选到 Psy-A1b/PPo-A1b/ Dx5/By8 Psy-A1a/ PPo-A1b/ Dx5/ By8基因聚合且不含1BL·1RS易位的品种(系)分别有2和23份,可作为优质面条小麦育种的亲本材料;筛选到 Psy-A1b/ PPo-A1b/ Dx5基因聚合且为1BL·1RS易位的品种(系)12份,可用于1BL·1RS易位系品质改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6.
合方鲫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合方鲫及其亲本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合方鲫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1.00%,显著低于其亲本的水分含量(日本白鲫:75.60%,红鲫:75.50%),说明合方鲫具有低水分的特征。合方鲫的蛋白质含量为17.70%,高于红鲫的蛋白质含量(17.00%),且显著高于日本白鲫的蛋白质含量(14.80%)。在15种检测的氨基酸含量中,合方鲫的氨基酸总量(15.87%)、必需氨基酸总含量(6.55%)均高于红鲫的氨基酸总量(15.52%)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6.46%),且显著高于日本白鲫的氨基酸总量(13.13%)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5.27%)。值得一提的是合方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高达6.26%,高于红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6.07%),且显著高于日本白鲫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5.29%)。研究表明,合方鲫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的鱼类,为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7.
为探讨C-Myc表达、谷氨酰胺代谢和神经坏死病毒复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克隆了斜带石斑鱼鳍条细胞(GF-1)中的C-Myc基因(GF-1-C-Myc),结果显示GF-1-CMyc基因cDNA全长814 bp,开放阅读框(ORF)为285 bp,编码95个氨基酸(aa),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域与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域。实验表达和纯化了GF-1-C-Myc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与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了GF-1-C-Myc基因的表达和神经坏死病毒的复制。结果显示,缺乏谷氨酰胺会同时抑制GF-1-C-Myc基因的表达和神经坏死病毒(NNV)的复制,添加谷氨酰胺可同时促进GF-1-C-Myc的表达和NNV的复制;此外,NNV感染可上调GF-1-C-Myc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消耗GF-1细胞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研究表明,GF-1-C-Myc基因可调控宿主谷氨酰胺代谢,从而有利于神经坏死病毒的复制。本结果为防控NNV的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8.
The potential of Bacillus subtilis E20‐fermented soybean meal (FSBM) as a partial alternative component of fish meal (FM) in fed diets of 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An FM‐based diet and seven diets containing 10%, 20% and 30% and 10%, 20%, 30% and 40% of FM replaced by soybean meal (SBM) and FSBM, respectively, were fed to grouper for 84 days to evaluate possible substitution levels of FM by tracking growth performance,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distal intestin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and muscle composition of grouper were found between controls and treatment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efficiency of fish fed diets with FM replaced by FSBM up to 30%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s, where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efficiency occurred with diets containing >20% of SBM. Based on the feed efficiency, the maximum substituted levels of FM by SBM and FSBM in grouper diets were 18.36% and 29.32%, respectively, based on broken‐line analyses.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 and distal intestin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activity levels of digestive enzymes, including pepsin in the stomach and trypsin, chymotrypsin, amylase and lipase in the distal intestine, were found in fish fed a diet containing 30% of FM replaced by SBM. However, these parameters were improved by the substitution of FSBM. It is therefore believed that FSBM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protein source in grouper diets in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M.  相似文献   
139.
为探明不同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10,20,30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黄土区不同格局(裸坡、坡顶、坡中、坡底、条带)下的高陡边坡(32°,20 m×1 m)进行模拟放水试验,选取径流率、产沙率、减流效益、减沙效益等因子对堆积体坡面植被的控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水流量下,条带、坡顶、坡中、坡底的平均径流率较裸坡分别减小57.33%,61.17%,41.62%,24.78%,平均产沙率较裸坡分别减小74.99%,61.10%,55.01%,46.43%,且径流率与产沙率的线性关系(R2=0.57~0.80,p<0.01)整体上弱于裸坡(R2=0.71,p<0.01)。不同植被格局中,条带及坡顶格局的减流效益分别是65.97%,60.52%,减沙效益分别为71.44%,57.22%,二者的控蚀效果远高于其他格局。产沙率与径流功率的线性相关性(R2=0.61~0.83,p<0.01)高于径流剪切力(R2=0.29~0.76,p<0.01),径流功率能更好地反映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机制。  相似文献   
140.
旨在阐明双季稻分蘖数与冠层反射高光谱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基于不同早、晚稻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测定早、晚稻分蘖数,同步使用FieldSpec HandHeld 2型高光谱仪采集早、晚稻冠层反射高光谱数据,分别利用光谱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构建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进行监测,建立双季稻分蘖数光谱监测模型,并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的监测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光谱参数(植被指数和“三边”参数),其中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db7(s9,w735)监测早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754,模型检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128;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mexh(s6,w714)监测晚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837,模型检验RRMSE为0.112。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分蘖数快速无损监测和群体质量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