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112篇
  238篇
综合类   644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香蕉田间掉蕾规律及发生影响因素,为合理降低香蕉掉蕾率提供科学依据.以威廉斯B6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分析的方法,对香蕉掉蕾规律和果轴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掉蕾与母株前期自身长势及生长特性无关,而与抽蕾期果轴发育过程中的变形密切相关.未掉蕾植株的果轴呈自然下垂状,掉蕾植株果轴多数呈异常弯曲状.果穗第1张苞叶展开处出现的弯曲会增加果穗对果轴基部支撑点的力矩,进而诱发掉蕾.抽蕾期作为预防掉蕾的关键时期,应注意采取措施减少果轴弯曲而导致掉蕾.  相似文献   
52.
通过田间笼罩试验,研究了小菜蛾对7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喷施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其选择顺序为小白菜〉油菜〉芥菜〉萝卜〉菜心〉甘蓝〉花椰菜;喷施阿维菌素之后,小菜蛾对寄主的产卵选择性发生了变化,其在尽可能的躲避杀虫剂后才选择喜好的寄主植物.可见,寄主种类和阿维菌素共同影响小菜蛾的产卵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3.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扩增的片段为550bp,根据欧洲型毒株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检测引物P3/P4,扩增的片段为433bp,建立PRRSV的RT-PCR的检测与血清型鉴别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均不能扩增其他常见的繁殖障碍相关病毒的RNA或DNA。敏感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可以分别到检测10-5TCID50和10-4TCID50的病毒含量。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四川某些猪场中临床上疑似为PRRS的20份送检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只有引物P1/P2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产物;其中有15份样品呈PRRSV阳性结果,阳性率为75%,说明送检的样品感染的PRRSV为美洲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检测病料组织中PRRSV是可行的,是临床上对PRRS进行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4.
白腐菌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能分泌降解木质素的锰过氧化物酶(MnPs),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对菌株L. gibbosa CB1进行了ITS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JF279440)扩增与测序,并进行了基于ITS序列的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CB1与桦革裥菌L. betulina和栓菌属Trametes等相关白腐菌的亲缘关系较近而聚类在一起,并与24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序列覆盖度在85%~97%期间内的相似性都为99%,说明该菌株为偏肿革裥菌。为了获得该菌株多个编码MnP家族的基因,从而为研究MnP基因的表达调控奠定序列结构的基础,根据已知白腐菌MnPs基因保守区和已经扩增出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L. gibbosa CB1的基因组DNA和总RNA为模板,采用PCR、RT-PCR、RACE及染色体步移等方法,克隆到该菌株编码MnP2和MnP3的全长c DNA和DNA基因(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JQ388597、JN571114; JQ411249、JN571116),分别命名为Lg-mnp2和Lg-mnp3。2个基因DNA全长分别为2 869、3 992 bp,都含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其启动子区域都含有TATA-Box、CAAT-Box、AP2、MRE等顺式作用元件,Lg-mnp2还含有AP1,Lg-mnp3还含有HSE;其c DNA基因分别含有50、52 bp的5'UTR,150、249 bp的3'UTR和1098、1 10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了365、36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多肽前体(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AFC37493、AFC37494),成熟的Lg-mnp2蛋白含有339个氨基酸,比Lg-MnP1蛋白(Gen Bank登录号为ACO92620)多1个氨基酸;成熟的Lg-mnp3蛋白含有340个氨基酸,比Lg-MnP2蛋白多1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55.
[目的]明确引致广西平乐县慈姑大面积黄化的主要病原物,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平乐县采集自然表现褪绿黄化症状的慈姑植株,分别提取其叶片和茎组织的总RNA,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序列组装获得的重叠群(contigs)进行BLAST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原体16S rRNA序列的con-tigs,根据其序列设计引物Phy-F和Phy-R,以采集的褪绿黄化症状慈姑植株和无症状植株的叶片样本总DNA为模板,进行PCR鉴定.[结果]对扩增获得的长度为1.5 kb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从分子水平证实慈姑黄化病的病原为植原体(strain:AY-China).将测序获得的植原体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15个植原体分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AY-China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组(Aster yellows group:16SrI)聚类在同一分支,且各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在88.3%~96.0%.进一步将AY-China与16SrI不同亚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AY-China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B亚组聚类到在一分支,且与16SrI-B亚组代表菌株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5%,说明AY-China应属于16SrI-B亚组.[结论]广西平乐县慈姑黄化病病原为植原体,其隶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16SrI-B亚组.  相似文献   
56.
三个卷瓣组百合的根尖染色体C-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进行种和种质资源的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利用Gemisa C-分带方法对三个卷班组百合南川百合(L.rosthornii)、川百合(L.davidii)和金佛山百合(L.jinfushanense)根尖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南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10C 8CI 2I 2N 2,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2CI 2I 6I 2I 2I T 2T 2CNT 2,金佛山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4CI 4CI 4L 2I 2I 2I T 2.通过GemisaC-分带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区分各种的各条染色体,而且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三个卷瓣组野生百合.  相似文献   
57.
王晨曦  汪驰  胡燕玲 《湖南农机》2012,39(3):153-155
文章结合目前已初见的房产税开征效果,分别探讨其对房地产市场、财政收入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实际影响,比较其与理论期望的差距与原因,得出房产税的效果是长期的,另外现行的方案有待向存量房开征房产税、采用差异化和累进制税率相结合方向改善,且配套完善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其政府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8.
巴戟枯萎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戟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且前在广东省高要县发生严要.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它由尖镰孢霉内的一个新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morindae Chi et Shi f.sp.nov.)为害所致.病菌可通过土壤和插条传播.据初步研究表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刺1000倍浸泡液插条12—24小时可防治带菌,值得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告了三明市区家鼠寄生革螨的种类、组成、季节消长情况。观察一周年,共捕鼠711只,带螨鼠143只,带螨率为20.11%,检集革螨871只,鼠革蛲指数为1.23只/鼠,鉴定为3属4种即毒厉螨、纳氏厉螨、柏氏禽刺螨和鼠颚毛厉螨;毒厉螨为优势种,占81.86%,平均螨指数为1.00只/鼠,各宿主动物间带情况存在差异。以褐家鼠最高,达37.20%,螨指数为2.72只/鼠,革螨常年活动,以4-6月、83  相似文献   
60.
An area in the ventral midbrain tegmentum has been discovered in whic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licits biting attack. The midbrain sites from which attack was elicited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zone in the midbrain tegmentum where degeneration was previously observed after lesions were made in lateral hypothalamic attack si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