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55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6篇
  146篇
综合类   534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根幅银中杨大苗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高、径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28和21个百分点;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当年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6%和65%,当年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3%和37%;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采用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的银中杨大苗造林,根幅以3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2.
602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为母本,与6M022(3M178/9311 F6)杂交、自交,经5年7代选择育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倒伏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9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6022S所配组合表现出熟期适中,株高较矮,粒型较好,抗倒伏,高产优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33.
农田土壤Cd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是自然界中生物毒性最强的元素之一,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低廉、环境友好的原位修复技术而备受关注,因而研究农田土壤中Cd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强化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均有重大意义.首先对近年研究较多的鬼针草等Cd超富集植物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中轻度污染农田为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对具有Cd富集能力和耐性的甜高粱等一般作物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植物修复周期长等局限性,重点阐述了微生物联合修复、螯合剂诱导修复、基因工程修复、农艺调控等植物修复强化措施,并对未来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明确生物农药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及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1、2和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通过喷雾法测定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以短稳杆菌亚致死剂量处理草地贪夜蛾幼虫,利用酶标仪检测幼虫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取食经1.00×107孢子/mL短稳杆菌处理的玉米叶片72 h后,1、2和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6.21%、83.05%和58.33%。玉米田施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和1000倍液7 d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84%和93.78%,显著高于0.5%苦参碱水剂800倍液处理(P<0.05),高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0.05)。亚致死剂量短稳杆菌(LC20)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治效,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有效的生物农药使用。在玉米田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盛发期,使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进行防治时,建议使用800~1000倍液喷施。  相似文献   
35.
院本实验通过在蕹菜上喷施炬荣复合微生物肥料,探讨了其对蕹菜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减量施肥处理的蕹菜表现最好,产量比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3.3%和31.3%,每667m2分别增收919.54元和1881.38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角果皮作为典型的非叶器官,其光合作用不仅是油菜(Brassica napus L.)光合作用的重要补充,更是生育后期产量建成的重要碳源。我们研究了氮、钾营养及氮钾配施对冬油菜角果形态、角果皮光合特性、光合器官氮分配的影响及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差异机制。  【方法】  采用双因素田间试验,设4个施氮量(N 0、90、180、270 kg/hm2,分别以 N0、N90、N180、N270表示),两个钾用量(K2O 0、120 kg/hm2,分别以K0、K120表示),试验共计8个处理:N0K0、N0K120、N90K0、N90K120、N180K0、N180K120、N270K0、N270K120,每个处理3次重复。在角果期测定角果形态参数、净光合速率(An)、角果皮氮钾养分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以及最大羧化速率(Vcmax)等相关光合、生理参数,并计算角果皮氮素在光合器官(羧化系统、电子传递系统和捕光系统)的分配比例。  【结果】  与N0K0处理相比,氮钾配施处理单株角果数增加了1.7~3.0倍,角果长和角果面积分别提高了12.1%~30.2%和9.9%~43.8%。在不同氮肥施用量下,施钾后角果皮氮含量平均降低了19.5%;在不同施钾量下,氮肥施用后角果皮钾含量平均降低了20.9%。氮钾配施处理角果皮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Vcmax及An较N0K0处理平均提高了11.1%、158.8%、88.2%和115.0%。与N0处理相比,施氮后角果皮光合系统氮库平均增加了51.1%,但羧化系统(Ncb)和电子传递系统(Net)中氮分配比例分别下降了8.4和2.5个百分点,PNUE降低了21.1%;相反,施钾后角果皮光合氮库和分配比例分别较K0处理提高了28.7%和15.6个百分点,其中Ncb和Net氮库分别提高了35.9%和31.4%,PNUE增幅高达65.7%。与N0K0处理相比,尽管氮钾配施对角果皮光合系统氮分配比例的提升作用较小,但光合系统氮库容量增加了90.7%,远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对角果皮光合氮库的提升幅度。PNUE与角果皮钾含量和光合系统中各组分氮分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角果皮氮含量及氮钾比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氮钾配施一方面提高了角果皮光合面积、协调氮钾营养平衡、降低CO2传输阻力,另一方面增加了角果皮光合氮库、改善了光合系统中氮分配比例,从而提高了角果光合能力、优化了PNUE。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氮钾肥要合理配施,最大化个体光合潜能,进而提高群体生产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直接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再经氢氧化钠中和而成为葡萄糖酸钠,工艺简单,纯度高,设备投资少,产品收率高。此工艺经过生产实践证明较优越,将为行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8.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国内外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的强大动力.分析了广东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将广东休闲农业划分为农务参与模式、民俗体验模式、科普教育模式、休闲度假模式等4种模式.同时,探究了广东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提出资源整合、行业联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内服给药在雏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 12 0只雏鸡静注或内服单诺沙星 (5mg/kg)后 ,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二室模型和一级吸收二室模型。静注给药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 2α0 .34h ,t1/ 2 β为 7.3184h ,VB 为 16 .0 6 31L/kg ,AUC为 3.2 872mg/L·h ,Tcp为 2 5 .0 1h。内服给药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t1/ 2ka为 0 .2 42 8h ,t1/ 2α为 0 .8917h ,t1/ 2 β为 8.7936h ,Tp 为 0 .9377h ,Cmax为 0 .5 487μg/mL ,AUC为3 .0 5 2 3mg/L·h ,Tcp为 31.115h。内服生物利用度为 92 .85 %。  相似文献   
40.
我国主要经济动物魏氏梭菌分离及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分离于7种经济动物的98株魏氏梭菌疑似物进行理化性质鉴定表明,分离菌符合魏氏梭菌特征。中和试验证实,分离于兔、狐狸、貉、水貂、麝鼠、犬的菌株均为A型;分离于鹿的菌株85.4%(35/41)为A型,14.6%(6/41)为C型,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动物魏氏梭菌感染以A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