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63篇
综合类   769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循回型传播病毒和非循回型病毒几种主要类群所形成的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进一步比较了不同蚜传复合体在蚜虫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以及蚜虫体内可能产生蚜传复合体的部位.初步探讨了蚜传植物病毒传播复合体的解体机制,以及病毒在蚜传机制形成过程中可能的起源及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922.
上海市外环线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以2000年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上海市外环线2000年段人工植物群落为对象,应用法瑞学派的典型样地调查法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分析各物种的生活力、相对频率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样段中共有物种79个,其中乔木层物种数占50.6%、灌木层物种数占30.4%、草本层占19%。乡土树种有50种(63.3%)、外来树种29种(36.7%)。整个调查区域内有6种群落类型,共54个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范围0-1.545,优势度为0.152—1,均匀度为9—1。经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植物群落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乡土植物生活力不佳;(2)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相对频度过高;(3)群落结构较单一。据此,提出若干建议、推荐配置较为合理的群落,以期为今后的环线绿化带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3.
针对云南省松茸产量连年锐减的严重现实 ,通过对松茸产区及市场的深入了解 ,结合在林间试验地的研究和观测调查 ,提出一系列促进松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禁止采收和收购占松茸总量约36 .4 %的未成熟幼茸 ,可使云南松茸在现有基础上增产 1.96倍 ;在保持现有松茸生态环境条件下 ,采用科学的采收方法 ,实施一系列有关的科学技术措施 ,在 2 7hm2 范围内松茸产量连年成倍增加 ;在 1hm2试验林范围内 ,松茸个数增加 4 5.2 8% ,产量增加 4 8% ,而有关鸟害等损失则降低 ,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土壤营养条件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因此 ,恢复和保护松茸生态环境并配合适当的技术措施与科学的采集方法 ,更适合当前云南松茸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氮与碱解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滇池宝象河流域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宝象河流域土壤全氮含量0.40~3.60g/kg,碱解氮含量34.27~320.82mg/kg,氮素含量水平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表现为0~10cm土层〉10~20cm土层,层次间差异不显著;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依次为:下游大棚土壤〉中上游平地耕地〉下游平耕地〉上游坡耕地〉上游稀疏林地,其中下游大棚土壤的全氮含量与上游稀疏林地的全氮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碱解氮含量依次为:下游大棚土壤〉中上游平地耕地〉上游坡耕地〉上游稀疏林地〉下游平耕地,其中下游大棚土壤的碱解氮含量与上游稀疏林地、下游平耕地的碱解氮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25.
杨树是北京乃至北方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然而由于杨树雌株的飞絮污染,不仅原有绿地中的杨树雌株被大量砍伐,在新建绿地中杨树也很少被应用,因此,杨树飞絮防治方法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在北京注射"抑花一号"的方法研究了毛白杨花芽分化的时间.研究发现:4月1日~6月10日及4月1日~6月15日之间注射"抑花一号"的毛白杨雄株及雌株,其侧芽分化为叶芽的比率为90%~100%,而对照约为2%.6月15日~6月25日及6月20日~6月30日之间注射"抑花一号"的毛白杨雄株及雌株,其侧芽分化为叶芽比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最终降至与对照差异不显著.6月30日~7月30日及7月5日~7月30日之间注射"抑花一号"的毛白杨雄株及雌株,其侧芽分化为叶芽比率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毛白杨雄花芽分化时间位于6月15日~6月25日之间,雌花芽位于6月20日~6月30日之间.  相似文献   
926.
我国江淮产区主要芝麻品种的SRAP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江淮主产区8个芝麻品种进行指纹图谱分析。32对有效扩增的引物中有27对扩增出多态性,占84.37%;2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46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58个,占33.98%;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位点17.2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平均5.85个;8个品种相互间的相似系数在0.7861~0.9711之间,平均为0.9079;用一对引物Em07/Me09便可将8份芝麻品种区分开来,用其构建的指纹图谱的置信概率达到99.6948%。  相似文献   
927.
栝楼根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栝楼根提取物的药理作用,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观察栝楼根提取物对肿瘤的影响。细胞毒性试验表明栝楼根提取物在0.5mg/mL以上浓度时明显抑制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的生长;动物试验表明栝楼根提取物在0.1mg/mL注射剂量时肿瘤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40.9%。  相似文献   
928.
在体外牛脂肪细胞培养介质中分别添加0,5,10,15,20,25 mmol/L等不同梯度的葡萄糖,各浓度组均设置3个重复,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单层培养的牛脂肪细胞脂联素(ADPN)mRNA与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可抑制牛脂肪细胞ADPN mRNA的表达,并促进HSL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9.
传统茶叶病害分类主要依赖人工方法,此类方法费工费时,同时茶叶病害样本较少使得现有的机器学习方法的模型训练不充分,病害分类准确率不够高。针对茶炭疽病、茶黑煤病、茶饼病和茶白星病4类病害,提出一种基于双节点-双边图神经网络的茶叶病害分类方法。首先通过两分支卷积神经网络提取RGB茶叶病害特征和灰度茶叶病害特征,两分支均采用ResNet12作为骨干网络,参数独立不共享,两类特征作为图神经网络的两个子节点,以获得不同域样本所包含的病害信息;其次构建相对度量边和相似性边两类边,从而强化节点对相邻节点所含病害特征的聚合能力。最后,经过双节点特征和双边特征更新模块,实现双节点和双边交替更新,提高边特征对节点距离度量的准确性,从而实现训练样本较少条件下对茶叶病害的准确分类。本文方法和小样本学习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在miniImageNet和PlantVillage数据集上5way-1shot的准确率分别达到69.30%和88.42%,5way-5shot准确率分别为82.48%和93.04%。同时在茶叶数据集TeaD-5上5way-1shot和5way-5shot准确...  相似文献   
930.
海稻86是原生长于沿海滩涂的水稻品种,具有强耐碱性。为探究海稻86耐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海稻86和对碱敏感的水稻品种珍汕97为材料,采用pH值9.0的碱处理液处理水稻幼苗,并检测其根和叶中含氮物质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碱胁迫下,海稻86根和叶中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幅低于珍汕97,而珍汕97根中氨态氮的积累量显著大于海稻86。碱胁迫下,海稻86根部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根和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非胁迫下对照(CK)相比均无显著变化,叶片NR活性以及根部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降低,叶片GOGAT活性升高;珍汕97根和叶片NR和GS以及根部GOGA活性均显著降低,降幅明显大于海稻86;碱胁迫对海稻86的GDH活性无显著影响,但珍汕97的GDH活性显著升高。此外,碱胁迫下,海稻86和珍汕97的NR以及GDH基因表达量与酶活性变化较一致,NADH-GOGAT基因表达变化与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OsNADH-GOGAT1和NADH-GOGAT2表达量显著升高,海稻86的NR和GOGAT基因表达量高于珍汕97,GDH基因表达量低于珍汕97。综上表明海稻86具有强耐碱胁迫能力,与其具有较稳定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有关。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水稻耐碱机理和培育耐碱水稻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