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63篇
综合类   769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利用简并引物RT-PCR,克隆复叶槭FtsZ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马铃薯X组病毒载体pgR107,构建RNA干扰重组病毒载体pVX-AnFtsZi,并转化农杆菌GV3101(含辅助质粒pJIC Sa-rep)侵染烟草.40 d后,检测烟草内源FtsZ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复叶械中克隆到的569bpFtsZ基因cDNA片段,具有FtsZ蛋白的核心功能序列GGGTGSG.构建的hpRNA型RNA干扰载体抑制了FtsZ基因的表达.为培育槭树类彩叶新品种奠定分子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2.
基于植被指数特征和空间分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光谱数据谱间特征与多种植被指数差异分析,采用改进的EVI指数提取石漠化信息,并使用NDWI指数修正水体信息,结合空间坡度分析进行决策树分析,提高信息提取精度。以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CBERS-02B星CCD数据为例,研究最新的中巴资源一号02B星在采用植被指数特征和空间决策树分析对石漠化信息快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克服只靠单一指数提取出现信息混淆问题,共抽查203个图斑,其中石漠化图斑179个,误判图斑19个,漏判的石漠化图斑5个,其总精度判率88.2%,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取石漠化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3.
车勇  李松涛  张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22-782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酸枣果肉中的脂肪油成分,并通过GC—MS法分析测定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含有21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油酸(24.52%)、棕榈酸(22.38%)、十四碳烯酸(12.09%),亚油酸(4.11%)等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森林的典型代表,已被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试验、示范区.它对维持河西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目标法构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测度指标体系,包括6个类目指标,24个项目指标.运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经营能力进行了测度.目标层实现率为0.679 1,测度结果为弱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65.
An efficient procedure was describe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nocotyledonous oriental hybrid lily, Lilium cv. Siberia.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via leaves regeneration, The leaves of leaflets which derived from bulbs were sliced into 1.0 cm long and were co-cultivated with A. tumefaciens strain LBA4404/pB2AE12, which harbored a vector carrying the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DREB2A genes in the T-DNA region. The suitab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s: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reached 0.5-0.6 (OD600), 15 min infection time, 20 mg.L^-1 acetosyingone, and 10.6 mmol.L^-1 NH4NO3 medium was used for co-cultivation 3 days, delayed 7 days for selecting by 30 mg.L^-1 kanamycin containing regeneration medium. Efficient shoot regeneration was observ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mg.L^-1 naphthaleneacetic acid, 0.5 mg.L^-1 benzyladenine and 0.1 mg.L^-1 Kinetin after about 6 weeks culture. The presence ofDREB2A gene in the genomic DNA of regenerated plants was detected by means of PC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6.
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广西境内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明确广西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布与地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36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对来自广西14个区域(县级行政区域)的27个居群69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所有个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9.86,有效等位基因数Ae=5.05,总遗传多样度Ht=0.74,基因分化系数Gst=0.49,说明广西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居群内与居群间的多样性对总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相当。通过不同区域遗传多样性检测和聚类分析,在遗传一致度为0.5处可把广西普通野生稻分为3个类群。【结论】结合广西的地形及野生稻居群的分布情况,3个类群的形成与山脉的阻隔、水系的分布以及地质结构等影响基因传播途径的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7.
中国芝麻主要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及遗传基础演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建  张秀荣  张艳欣  车卓  黄波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0):3421-3431
 【目的】探明中国主要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遗传基础演变趋势。【方法】采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对中国芝麻主要产区1950-2007年间应用的67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21对SRAP随机组合引物共扩增DNA带561条,多态性带265条,比例为47.2%;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分别为26.7和12.6条。67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9104,遗传距离平均为0.0706,遗传多样性较匮乏,遗传基础较窄。地方品种与杂交选育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前者的遗传基础较后者宽;1990-2007年间应用的品种遗传基础较1950-1969年和1970-1989年间的窄,其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中国芝麻主要品种总体遗传基础较窄,近年来通过杂交选育的品种遗传基础较历史品种狭窄。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明B、Zn元素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为新疆扁桃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2009~2010连续2年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B、Zn元素,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通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 10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不同浓度梯度B、Zn元累能分别提高扁桃叶片中B和Zn含量,且浓度越高含量越大,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B和Zn元素对扁桃叶片中其它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别形成促进和拮抗的双重关系.[结论]B促进了B、N、Zn吸收,但与Fe、Ca、Mn发生拮抗而对P、K、Mg、Cu作用不明显;Zn促进了Zn、N、B、K、Mn、Cu吸收,但与P、Ca、Fe发生拮抗,而对Mg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9.
基于大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和解析木数据,选用林木大小和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构建起单木树高生长量回归模型,模型相关系数R2为0.516。结果表明,影响华北落叶松单木树高生长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利用检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树高生长量模型进行检验,预测值2.77 m要略高于实测值2.74 m,t-检验差异不显著,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0.
刘少军    张京红    张明洁  车秀芬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165-169
在海南岛暴雨风险普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海南岛140个小流域为单元,选择了地形因子、水系因子、暴雨指数、滑坡和泥石流密度、综合灾度6个因子作为山洪灾害的危险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海南岛山洪灾害危险性;选择人口密度比、耕地百分比、GDP百分比、基础设施百分比作为易损性指标;通过风险=危险性×易损性,在ArcGIS中完成了海南岛山洪灾害的风险区划图,并通过历史山洪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山洪灾害的风险区划图中的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平均覆盖了历史山洪灾害的72%的范围,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划结果的合理性,该成果可在海南岛的山洪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