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60篇
  163篇
综合类   769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1.
干旱胁迫下3种玉米光响应曲线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3种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优选出干旱胁迫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利用玉米穗位叶光合数据,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适宜土壤水分条件及中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响应进行拟合。从拟合的相关参数看,对照(CK)的拟合结果中,直角双曲线模型整体高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中表观量子效率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提高33%,光补偿点提高10%,暗呼吸速率提高40%,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低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其余参数差别很小。在对水分胁迫(MS)的拟合中,3种曲线所得参数的差异与CK一致。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得到饱和光强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得到的光合参数比另外2种模型更接近实测值,因此该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适宜土壤水分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光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酸枣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酸枣不同部位的一维光谱和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有明显差异,在1750 - 1300 cm-1范围存在一些共有特征峰,对主要吸收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或基团的归属分析.在1300 - 85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中,酸枣根、叶均有4个明显的自动峰;酸枣核有2个明显的自动峰,酸枣仁只有1个自动峰,直观的反映出3者的差异.可见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为药材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全面、快速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C)对黔北麻羊体增重、养分消化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挑选健康状况良好、8月龄、体重(24.15?±?2.66)?kg的黔北麻羊36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公、母各半.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羊分别采食基础日粮、1?×?10...  相似文献   
114.
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 P.C.Tsoong)为我国特有树种,已处于濒危状态.因其结籽率低,天然更新困难,实生繁殖受到限制.本研究主要以庙台械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繁殖材料,通过比较不同生根剂NAA和IBA,采用不同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筛选出庙台槭人工繁育最佳生根剂及适宜使用的质量浓度.生根剂的种类和...  相似文献   
115.
在无锡地区,对当地乡土绿化树从树木习性、层次和观赏性等3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乡土绿化树种共105种,落叶树种59种,常绿树种46种,二者比例为1.3∶1。落叶树种乔木49种,灌木10种,二者比例为5∶1,其中观叶类树34种,观花类16种,观果类10种;常绿树种乔木25种,灌木21种,二者比例为1∶1,其中观叶类树32种,观花类7种,观果类7种。  相似文献   
116.
通过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ius parasuis,Hps)寡肽结合蛋白(Oligopeptide Binding Protein A,OppA)的生物学特性,为副猪嗜血杆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试验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来扩增副猪嗜血杆菌肽聚糖相关脂蛋白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且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ps的oppA基因核苷酸及其对应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其中的血清学5型分离株,对其OppA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对0ppA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了同源建模。PCR扩增出1638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出不同血清型Hps之间opp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有一定的差异,而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却差异更小;OPP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45,偏弱酸性;OppA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不规则卷曲和8片层为主要构件;Hps的0pp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鼠疫耶尔森氏菌2223蛋白的同源性为57.20%,以2223蛋白结构为模板成功构建了Hps的OppA蛋白三维结构分子模型,该OppA蛋白三维结构中与2223蛋白相似,也有3个结构域,在疏水口袋中有1条5肽结构。Hps的OppA蛋白的成功模建为Opp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中国草地有毒棘豆的危害、防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棘豆是我国危害严重的毒草之一,在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优势群落,其不仅加速了草地退化进程,而且致使大量放牧家畜中毒死亡,对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毒棘豆的蔓延已经形成了典型的“生态经济病”.综合近年在有毒棘豆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有毒棘豆的危害及其机理、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和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福建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ORF3和M基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4个不同规模猪场发生仔猪“顽固性腹泻”疾病的病料中扩增到4株PEDV的ORF3和M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PEDV ORF3基因均含有675个碱基,编码22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登录的代表性PEDV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9.7%~10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4.7%~99.6%,其中FJPT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CV777 truncated毒株最低,仅为89.7%,FJNP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中国北方流行的CH ZKFG 11毒株最高,达100.0%.M基因含有681个碱基,编码22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登录的代表性PEDV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8%~10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4.8%~99.6%,其中FJPT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日本D89752毒株最低,仅为94.8%,FJNP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与韩国CPF193、泰国毒株最高,达100.0%.4株PEDV毒株均与国内外流行强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attenuate DR13弱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解山东地区鸡痘病毒(FPV)野毒流行株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前病毒的情况,同时比较FPV分离株和弱毒疫苗株整合REV前病毒序列的差异,本研究对山东不同地区的14个FPV分离株和国内外不同厂家的5个FPV疫苗株进行了REV前病毒整合区基因PCR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4个FPV分离株均整合了几乎全长的REV前病毒序列,这些序列与美国分离的FPV整合株AF246698的整合序列同源性最高,与REV标准株同源性较低;疫苗株均仅整合部分或完整的REV-LTR序列,但国产与进口疫苗株的整合序列不同,国产疫苗整合的LTR片段相对较小.研究表明所分离的山东FPV分离株均整合全长REV序列,疫苗株仅整合REV-LTR序列.然而FPV整合病毒株的致病特性、整合疫苗的安全性及对整合FPV野毒的免疫保护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指标空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祁连山青海云杉分布带不同土壤剖面(0~40 cm)及不同海拔梯度上(2 500-3 100)土壤的温度、有机质、容重、水分等特征的分析,揭示土壤特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土壤温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和海拔梯度的上升,都表现为明显的增大趋势。在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35.2±24.6)g/kg、(111.2±14.3)g/kg、(91.7±12.9)g/kg,变异系数分别为18.23%、12.83%、14.10%;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土壤容重在剖面层次上具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在海拔梯度上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在0~40 cm土层内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海拔梯度上表现为波动变化,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