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5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679篇
林业   348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225篇
  640篇
综合类   2684篇
农作物   377篇
水产渔业   358篇
畜牧兽医   1107篇
园艺   374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确定测试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试品系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的分子标记,采用156个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品种对SSR、EST-SSR和AFLP-SCAR标记的1334对引物进行筛选,根据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带型清晰、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及PCR产物稳定的原则,筛选出105对小麦品种DUS测试的分子标记引物,包括63对SSR引物、21对EST-SSR引物和21对AFLP-SCAR引物,可以检测122个位点的75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5.8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7.2个等位变异。根据DUS测试的需求、引物的染色体分布、PIC值大小和带型特点,将105对引物分为21对核心引物、29对一级备用引物和55对二级备用引物。核心引物分辨力较高,可以完成约80%品系的特异性检测,约95%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和约60%品系的一致性、稳定性检测;备用引物用于确定品系DNA位点纯合率和相似品种(品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判断DNA指纹相同或相似的品种(品系)之间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评价核心标记中具有非纯位点的品系的DNA位点纯合度,同时完成核心引物未能完成的少数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通过在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对464个冬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中的应用,证明105对引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完成90%以上参试品系的DUS检测。  相似文献   
992.
枥乙女和维塔娜草莓品种的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和美国草莓品种维塔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2个品种草莓果实挥发物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橙花叔醇、沉香醇)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决定;维塔娜主要香味物质有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5-庚基二氢-2(3H)-呋喃(、Z)-7,11-二甲基-3-甲叉-1,6,10-十二烷三烯。  相似文献   
993.
沼渣人工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试验对沼渣在番茄人工基质育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沼渣人工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人工育苗基质中,沼渣的施用量不应大于30%,且以施用10%沼渣的配比最优。42 d内施用10%~20%沼渣的处理组各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施用化肥的对照组。42~70 d内施用10%沼渣的处理组表现出缺肥症状,20%沼渣处理组未出现明显缺肥症状。认为在番茄人工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沼渣完全可替代目前育苗基质中化肥的使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镉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生理生化方法检测镉胁迫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10和15 mg · L-1镉(CdCl2 · 2.5H2O)处理6 d后,草莓幼苗根伸长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受到抑制,根尖活性氧爆发(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升高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DNA增色效应减少。选用8条寡核苷酸引物(10 bp)对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对照组图谱中可分辨出88条RAPD谱带,其分子量为150 ~ 3 500 bp,处理组与对照组RAPD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镉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镉影响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活性氧爆发和DNA交联是根尖DNA损伤的主要原因,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草莓根尖DNA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乌塌菜主要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3个乌塌菜品种的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最大叶柄长、最大叶柄宽、单株鲜重、单株叶片重、单株叶柄重、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内叶色泽、外叶色泽、叶片茸毛、叶柄色泽、叶柄凹平等16个植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乌塌菜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最大叶片面积、单株叶柄重、最大叶柄长、单株鲜重、最大叶柄宽和株高变异幅度较大,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最大展幅变异幅度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和最大叶柄长5个植物学性状累积贡献率为85.100 7%,可反映出乌塌菜主要植物学特征性状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家蚕LPH基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家蚕基因组数据和EST数据为基础,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从基因组层次系统地鉴定家蚕LPH基因,对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进化以及与其他模式昆虫的LPH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对LPH基因在家蚕5龄3 d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家蚕LPH是一个基因家族,包含19个直向同源基因,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分成二大类群;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家蚕LPH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绝大部分基因在中肠组织中有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黄酮类物质在家蚕体内的转运途径。[结论]该研究为家蚕LPH自身功能的研究提供分子基础,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其他昆虫的LPH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素累积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钙质紫色水稻土磷素累积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以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鲜猪粪)、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和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8种施肥方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钙质紫色水稻土磷素平衡、累积和去向状况,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耕层(0-20 cm)土壤全磷、有效磷演变规律及土壤剖面(0-100 cm)全磷、有效磷迁移特征。【结果】钙质紫色水稻土33年不施用磷肥(CK和N)作物籽粒和秸秆磷素携出总量为613.12 kg·hm-2,种苗、根茬、雨水及灌溉水带入土壤总磷量为106.61 kg·hm-2,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磷素表现出亏缺状况,年亏缺量为15.35 kg·hm-2,且土壤磷含量随种植年限延续而下降,土壤全磷含量年均减少量为0.0011 g·kg-1、有效磷含量年均减少量为0.029 mg·kg-1;33年单施无机磷肥(NP和NPK)土壤磷素投入总量为1 880.03 kg·hm-2、作物携出磷量为1 275.40 kg·hm-2,有机肥处理(M和MN)土壤投入磷量为2 532.68 kg·hm-2、携出磷量为757.50 kg·hm-2;有机无机磷肥配施(MNP和MNPK)土壤投入和携出磷量分别为4 305.11和1 436.64 kg·hm-2;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磷素投入量都明显高于作物携出量,导致单施无机磷肥、单施有机磷肥和有机无机磷肥配施处理土壤磷素年盈余量分别为18.32、53.79和86.92 kg·hm-2,年未知去向磷量分别为4.99、34.96和59.39 kg·hm-2,土壤全磷含量年增加量分别为0.015、0.0018和0.018 g·kg-1,有效磷含量年增加量分别为1.13、0.032和1.17 mg·kg-1。长期不施用磷肥钙质紫色水稻土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则相反;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土壤剖面都呈现出上下层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施用无机磷肥土壤磷素可迁移至60-80 cm土层,施用有机磷肥或有机无机磷肥配施土壤磷素可迁移至100 cm以下;随着磷肥施用年限持续,土壤磷素迁移深度和迁移量将会更大,有机肥的施用促使磷素向土壤下层迁移。【结论】连续数年施用磷肥后,土壤磷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考虑减少磷肥用量,减少因有机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磷素快速积累和淋失。  相似文献   
998.
目前所有鲟形目鱼类均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态,物种保育形势非常紧迫。鲟鱼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研究是研究鲟鱼类生殖特性和人工繁殖的理论基础,对于物种保护和水产养殖均具有重要价值。与硬骨鱼类比较,目前人们对鲟鱼生殖内分泌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集中在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所调控的生殖生理特性,已经对生殖轴上关键内分泌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类和性类固醇激素等)和环境因素对鲟鱼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开展初步研究,生殖内分泌学研究手段已经成为评估野生和养殖鲟鱼类的生殖发育状况的重要工具。对鲟鱼生殖内分泌学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鲟鱼的生殖特性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生防菌株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 ZA1)液体发酵的生物量,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ZA1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ZA1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氯化铵14.25 g、玉米粉19 g、马铃薯237 g、水10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7、培养温度28℃、转速180 r/min及发酵时间36 h,ZA1优化后活菌数为4.12×1010 CFU/mL。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确定ZA1在10 L发酵罐中的最佳溶氧量为60%和转速为180 r/min;最优条件下,发酵ZA1的放罐时间确定为36 h,活菌数达到1.59×1011 CFU/mL。该结果为利用ZA1开发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长保质期酸乳的均质及后杀菌过程对变性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均质温度的升高,均质压力的增大,淀粉破碎逐渐增多,最佳均质温度60~63℃,均质压力15~20 MPa;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管道压力能促进淀粉的进一步膨胀,随着管道压力的增大和回流次数的增加,淀粉颗粒逐渐增大甚至破裂,最大管道压力为7 bar;随着UHT杀菌温度的逐渐提高,淀粉破碎逐渐增多,最高杀菌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