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5篇
  免费   1048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林业   1253篇
农学   1099篇
基础科学   802篇
  1873篇
综合类   8248篇
农作物   1267篇
水产渔业   829篇
畜牧兽医   3123篇
园艺   1264篇
植物保护   84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966篇
  2021年   951篇
  2020年   860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905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475篇
  2011年   1458篇
  2010年   1510篇
  2009年   1256篇
  2008年   1294篇
  2007年   1120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以菜用黄麻为原料,叶绿素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菜用黄麻叶绿素提取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且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最佳工艺条件下叶绿素提取量达3.375 mg·g-1.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明确旱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地膜长期覆盖的响应及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进而深入理解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与稳定机制,为旱地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黄土高原东南部2012年开始的旱地小麦田间地膜覆盖试验的基础上,采集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常规施肥(不覆膜)、测控施肥(不覆膜)、垄膜沟播(覆膜)、平膜穴播(覆膜))试验的0—20 cm土层土壤样品,采用不同温度(15、25和35℃)进行室内有机碳矿化培养实验。在培养后的第1、3、5、7、14、21、28、35和42天运用碱液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结合双库指数模型拟合土壤活性和惰性有机碳库的容量及其分解速率,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及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温度升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惰性有机碳库(Cs)的矿化量,但是显著降低了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和活化能(Ea)。25℃和35℃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5℃时的2倍,Cs的矿化量分别较15℃时提高了93.4%和105.3%。但是Q10(25-35℃)比Q10(15-25℃)降低了19.3%,Ea(25-35℃)比Ea(15-25℃)同步降低了68.0%。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Q10、Ea以及Cs的矿化量。同常规施肥相比,垄膜沟播和平膜穴播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增幅分别为26.5%—38.6%(25℃)和27.8%—64.4%(35℃),且以平膜穴播提升幅度最大;平膜穴播处理亦显著提高了Q10和Ea,其中Q10增幅分别为28.5%(15—25℃)和25.8%(25—35℃),Ea增幅分别为93.4%和193.1%;平膜穴播处理还显著提高了Cs的矿化量,增幅达115.8%—2 208.2%。【结论】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上地膜覆盖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尤其是平膜穴播,主要通过增加惰性有机碳库的矿化,进而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及其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94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拟是土地科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LUCC变化模拟已逐步深入到农作物空间。开展长时序农作物空间变化模拟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自然”综合体的复杂关系。然而目前农作物空间模拟研究较少,已有模型在空间映射关系,对象识别等尚存技术局限,模型应用也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本文构建了基于适宜概率的柑橘生产空间分配模型,对四川省柑橘生产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1980—2015年柑橘统计特征,各时期统计面积和模拟面积的相对误差均<25%。在县域尺度上,统计面积和模拟面积的相关系数在0.987 6~0.999 9,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达到了极显著相关。1980—2015年间,四川省柑橘空间快速扩张,柑橘模拟面积的时序变化与统计面积一致。柑橘空间集中在川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区。空间格局从分散零星向区域集聚转变,大致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3个柑橘集中区。SPAM-Citrus模型误差受空间分辨率、空间分配规则、土地覆被、作物分布点的共同影响。在应用中应尽量选择种植年限较长的采样点,同时面向研究对象和区域,选择合适分辨率和空间分配规则,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4.
迎红杜鹃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红杜鹃休眠枝水培外植体和野外采集当年生嫩枝的最适消毒时间分别为2,5 min,接种于pH值为5.0的改良MS ZT 5.0 mg/L NAA 0.05 mg/L 蔗糖30 g/L 琼脂粉6.5 g/L,培养基中效果最好,诱芽率达到76.67%;继代增殖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改良MS ZT 1.0 mg/L NAA 0.1 mg/L,增殖率和增加高度分别达到8.94%和1.88 cm;迎红杜鹃组培苗最佳生根条件为1/4改良MS IBA 0.5 mg/L 蔗糖20 g/L,生根率达93%;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方法是先在河沙中锻炼10 d再移栽至松毛土∶腐植土∶河沙=1∶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945.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对锦鲤组织色素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锦鲤饵料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的最适添加量及锦鲤的着色规律。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0g的420尾锦鲤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0.5,1.5,2.5,3.5,4.5,5.5g/kg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60d,锦鲤头和鳍中色素的沉积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体组织中色素沉积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添加量为3.5g/kg的组着色最显著。  相似文献   
946.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静力触探成果与单桩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将BP神经网络预报值与线性回归数学模型、规范公式方法计算值进行对比,说明BP神经网络在利用静力触探成果确定单桩承载力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精度高,信息处理智能化等特点,计算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和规范公式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7.
头足类和鱼类一样,它的耳石微结构的形成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包含着许多丰富的生态信息.借助扫描电镜和核微探针技术可研究环境因子对耳石总长、轮纹和耳石中微量元素等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文献阅读,总结了温度、盐度、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认为目前温度对耳石中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影响的研究较多.多数学者采用耳石Sr/Ca组成作为温度影响的指标,但尚未见用实验室饲养法的证实报道,因此,这种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头足类.此外,盐度和食物等环境因子对耳石微结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盐度对耳石微结构的影响尚无相对一致的观点,但耳石总长与饵料丰富水平正相关,其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与饵料中成分基本相对应,取得了一致性的结论.随着头足类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建议结合海洋生物化学等学科,系统地开展环境对头足类耳石微结构形成及其机理的比较研究,以便为头足类生活史的重建,以及资源量科学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8.
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呈"S"形变化趋势,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49.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变化与黑潮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柔鱼是北太平洋海域的重要经济头足类,黑潮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柔鱼渔场形成及其空间分布。利用1998-2007年黑潮分布类型,结合同期8-10月我国鱿钓渔船生产数据,分析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变化与黑潮分布的关系。在25°~40°N、125°~150°E海域内,以空间分布率经纬度5°×5°为一个空间单元,共分A(140°~145°E、35°~40°N)、B(145°~150°E、35°~40°N)、C(135°~140°E、30°~35°N)、D(140°~145°E、30°~35°N)和E(145°~150°E、30°~35°N)5个区,将黑潮分布类型分为大弯曲型、小弯曲型和平直型3种。利用渔场重心的纬度向变化作为柔鱼渔场变动的指标。研究认为,A区黑潮分布特征对柔鱼渔场重心纬度影响最大,其次为B区和C区,而其它区影响则不明显。A区出现黑潮大弯曲型时,柔鱼渔场重心明显偏北且概率高;小弯曲型或平直型时,柔鱼渔场重心明显偏南。研究认为,黑潮流轴的走向影响着柔鱼渔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50.
为了解石鸡盲肠消化生理特点,采用石蜡切片和Grimelius嗜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石鸡盲肠嗜银细胞及其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石鸡盲肠嗜银细胞呈棕黑色,嗜银细胞多分布于黏膜固有层结缔组织中,也有位于盲肠上皮细胞之间,形态多样,呈近圆形、锥形或长条形.近圆形嗜银细胞有的位于固有层,有的靠近肠腔,分别表现为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