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27篇 |
免费 | 5502篇 |
国内免费 | 31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784篇 |
农学 | 4699篇 |
基础科学 | 2456篇 |
6836篇 | |
综合类 | 17361篇 |
农作物 | 3116篇 |
水产渔业 | 4447篇 |
畜牧兽医 | 10883篇 |
园艺 | 2441篇 |
植物保护 | 36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718篇 |
2023年 | 843篇 |
2022年 | 1617篇 |
2021年 | 2024篇 |
2020年 | 2354篇 |
2019年 | 2861篇 |
2018年 | 2091篇 |
2017年 | 2779篇 |
2016年 | 2396篇 |
2015年 | 2840篇 |
2014年 | 2855篇 |
2013年 | 3465篇 |
2012年 | 3853篇 |
2011年 | 3876篇 |
2010年 | 3720篇 |
2009年 | 3146篇 |
2008年 | 3075篇 |
2007年 | 2769篇 |
2006年 | 2373篇 |
2005年 | 1901篇 |
2004年 | 1178篇 |
2003年 | 923篇 |
2002年 | 1009篇 |
2001年 | 915篇 |
2000年 | 842篇 |
1999年 | 676篇 |
1998年 | 483篇 |
1997年 | 420篇 |
1996年 | 376篇 |
1995年 | 343篇 |
1994年 | 323篇 |
1993年 | 298篇 |
1992年 | 254篇 |
1991年 | 197篇 |
1990年 | 187篇 |
1989年 | 167篇 |
1988年 | 120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4年 | 11篇 |
1965年 | 10篇 |
1956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目的]为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1株青霉QM-1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株青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5 g魔芋粉,20.0 g麸皮,1.5 g蛋白胨,0.3 gKH2PO4,0.03 gMgSO4.7H2O,初始pH值为5.5,反应pH值为5.8,含水量为60%。该株青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将在30 g基础培养基放在250 ml三角瓶中,接入菌种在35℃下培养3 d后,最高酶活力可达1 455.63 IU。[结论]当反应pH值为5.2~6.0时,-β甘露聚糖酶能维持较高的活性,这表明该菌所产β-甘露聚糖酶为酸性。 相似文献
892.
甘蔗杂交后代锤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22个家系F_1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锤度是高度可遗传的品质性状,对选择有较大的响应.在锤度平均值高、遗传变异系数大的家系中选择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根据锤度与株高、茎径、茎数和丛重遗传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对不同家系高糖高产基因型的选择确定相应的策略,能达到选育高糖高产品种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93.
894.
A map of the interactome network of the metazoan C. elega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S Armstrong CM Bertin N Ge H Milstein S Boxem M Vidalain PO Han JD Chesneau A Hao T Goldberg DS Li N Martinez M Rual JF Lamesch P Xu L Tewari M Wong SL Zhang LV Berriz GF Jacotot L Vaglio P Reboul J Hirozane-Kishikawa T Li Q Gabel HW Elewa A Baumgartner B Rose DJ Yu H Bosak S Sequerra R Fraser A Mango SE Saxton WM Strome S Van Den Heuvel S Piano F Vandenhaute J Sardet C Gerstein M Doucette-Stamm L Gunsalus KC Harper JW Cusick ME Roth FP Hill DE Vidal M 《Science (New York, N.Y.)》2004,303(5657):540-543
895.
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平原多个变性土剖面分层土壤样品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数据,对其肥力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培肥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结果表明,机械组成中粘粒含量高、质地粘重、土壤结构和孔隙性差是变性土主要物理性状特征,受其影响,土壤表现出耕作性能差、蓄水能力弱、保水性能不强等特点;化学性状主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不高、质量差,土壤氮素水平仍较低,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异加大,土壤速效钾含量缓慢降低,土壤CEC含量较高,土壤保肥性能强,但供肥性能较差等特点。这些性状特点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适耕期短,易受旱、涝(渍)灾害的危害,土壤有效养分低、营养失调,钙质结核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水分运行以及作物根系生长等方面。指出:(1)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2)合理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3)改进耕作、灌溉技术,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等是培育变性土肥力质量、提高土壤生产性能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96.
从街道的特性出发,根据街道的功能、性质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需求,探讨其在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97.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发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识基因,更有效的选择和培育种鸡。在当前家禽育种中应用最广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两项: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文章就目前应用于家禽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方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898.
硅肥对甘蔗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以每桶施用26g N+1.76g P+20g K为对照,进行6个不同硅肥施用水平处理(20,40,60,80,120和150 g/桶)桶栽试验,探讨硅肥对新台22号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特性、N、P、K和Si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硅肥(硅酸钙)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甘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不同硅肥处理之间的甘蔗叶片P含量差异不大,部分处理的P含量略有增加;施用硅肥可显著降低叶片N、K含量,但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Si含量逐渐提高。硅肥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每桶甘蔗干物质含量(26%~70%)和甘蔗产量(30%~60%)。此外,在收获期,硅肥处理的甘蔗植株硅含量可达2.64%。 相似文献
899.
为有效去除梨在食用过程中的农药残留,探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对梨中7种常用农药的去除效果,从而确定日常生活中有效去除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采用自来水和浓度为2%、5%和10%的食盐、食醋、小苏打溶液分别浸泡10 min,然后使用流动清水反复搓洗30 s后,测定不同清洗方式下梨中7种常用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以去除率作为衡量标准,清洗剂及其浓度对去除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5%食醋溶液去除农药残留效果最佳,对梨中的氟硅唑、腈菌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噻虫胺、吡虫啉及阿维菌素的去除率分别是40.20%、55.96%、18.70%、17.92%、55.88%、53.55%和67.96%。研究结果对去除梨中农药残留和降低膳食摄入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0.
5mmol/L水杨酸或1g/L乙烯外源处理可诱导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推迟植株死亡。不能积累水杨酸的转nahG基因植株和不表现乙烯应答反应的转etr1-1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显著弱于野生型植株。组成性积累高水平水杨酸的转entC和pmsB基因植株对黑胫病的抗性明显强于野生型植株。这些结果说明水杨酸和乙烯增强烟草对黑胫病的抗性,减缓黑胫病的扩展。0.5mmol/L KCN连续浇灌植株4天或浸溃叶片2,4h均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黑胫病的抗病性。此结果进一步支持关于KCN处理不能恢复转nahG基因植株丧失的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假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