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1篇
  44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转基因小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可以为转基因法规的制定和转基因产品的标识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碱裂解法快速提取鼠尾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检测其中的外源基因结构如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hGH polyA终止子及目的基因跨膜蛋白66(Transmembrane protein 66,Tmem66),筛选到阳性样品.优化了多重PCR引物退火温度及缓冲液浓度,并探讨了扩增速率对多重PCR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多重PCR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扩增效果,可用于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的检测,同时为哺乳动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2.
本研究通过人工配对方式对福氏刺尻鱼的性逆转进行了诱导,并从形态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其性逆转过程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氏刺尻鱼的性腺分为纯雌鱼卵巢、纯雄鱼精巢和雌雄(♀/♂)兼性期性腺3种类型。性腺均先分化为卵巢;性逆转发生于第II期卵巢阶段,通过1大1小配对诱导1~2周时,大个体雌鱼第II期卵巢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在卵巢壁和产卵板上逐渐分化出雄性生殖细胞,性腺内雌雄生殖细胞共存,形成兼性期性腺,即为雌雄同体阶段;配对诱导3周后,兼性期性腺完全分化为早期精巢,完成性逆转,个体成为功能性雄鱼;配对诱导4周后,性逆转的雄鱼精巢和小个体雌鱼的卵巢发育成熟,开始排精产卵。本文还分析了福氏刺尻体长、体重与性逆转的关系,并对性逆转过程、特点及可能的诱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福氏刺尻鱼人工繁育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揭示其性腺发育及性逆转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3.
本文以纯种巴马香猪、野公猪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猪和大约克夏公猪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猪为研究对象,饲养至8月龄达45 kg左右屠宰,对比分析了不同猪种与巴马香猪的杂交1代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猪种与巴马香猪杂交后代与纯种巴马香猪的屠宰性能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肉质性状相关指标除眼肌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均呈现差异不显著(P>0.05);大约克夏公猪与巴马香猪杂交1代猪的肉色C值显著低于野公猪与巴马香猪杂交1代猪和纯种巴马香猪(P<0.05)。综合分析发现,采用杂交方式繁殖商品猪,对巴马香猪的胴体品质(如背膘厚)和肉质(眼肌面积)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64.
为了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 1 (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1, GLUT1)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糖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 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克隆获得罗氏沼虾 Mr-GLUT1 基因全长 cDNA 序列, 该基因全长 1929 bp,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1446 bp, 编码 481 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 52035.73, 等电点为 6.76。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 十足目 GLUT1 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 均存在 12 个跨膜结构域, 罗氏沼虾 GLUT1 与对虾首先聚为一支, 表明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显示, Mr-GLUT1 在罗氏沼虾各组织均有表达, 肠道表达量最高。葡萄糖注射后, 罗氏沼虾血淋巴葡萄糖水平、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迅速升高, 肠道、肝胰腺和肌肉组织 Mr-GLUT1 基因表达显著上调, 但 Mr-GLUT1 基因表达变化时间延迟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RNA 干扰沉默罗氏沼虾体内 Mr-GLUT1 基因表达后, 血淋巴中葡萄糖和海藻糖含量显著上升。研究表明, Mr-GLUT1 基因可能参与罗氏沼虾血糖稳态调节, 在葡萄糖和海藻糖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5.
766.
精播丸粒化玉米种子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清种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清种装置的改进,研制了一种适合丸粒化玉米种子精播水平圆盘式排种器清种置。经台架试验,清种效果良好,破碎率<2%,能够满足高速精播对清种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7.
选用沈农8号为试材,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对空间诱变育种后代SP2和SP3代以及留地面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空间诱变对大豆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处理增加了沈农8号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3个层次的叶柄长度,上层叶柄长度总的平均值与对照相比增加了4.27%,中层增加了2.83%,下层增加了2.73%,有利于增强植株中下层叶片的调节能力.空间诱变处理减小了沈农8号的叶柄与主茎夹角,当叶柄与主茎夹角较小时,太阳光可入射到叶层深处,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况.与留地面对照相比,叶色值和光合速率都有一定的提高,而蒸腾速率则相对降低.比如,在SP2代中,开花期的光合速率变幅为17.53~23.70μmolCO2· m-2·s-1,结荚期为15.50~23.00 μmolCO2· m-2·s-1,鼓粒期为24.30~31.50μmolCO2·m-2·s-1;开花期的蒸腾速率变幅为4.48~7.45 mmolH2O·m-2·s-1,结荚期为4.62~8.48mmolH2O· m-2·s-1,鼓粒期为5.31~8.05MmolH2O· m-2·s-1.  相似文献   
768.
为比较不同种植制度对水稻籽粒铅、镉含量及变化的影响,从2016年开始,在衡阳和岳阳地区实施为期3 a的大田定位试验,探究稻-稻-紫云英、稻-稻-冬闲和稻-稻-油菜3种不同种植制度下,水稻籽粒中铅和镉含量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种植制度的水稻籽粒铅、镉含量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施种植制度3 a后,相比于稻-稻-冬闲,稻-稻-油菜种植制度显著降低了早稻和晚稻籽粒镉含量,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3.90%和47.30%,稻-稻-紫云英和稻-稻-冬闲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其他种植制度,稻-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显著提高早稻和晚稻籽粒中铅含量,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50.42%和80.49%,稻-稻-冬闲和稻-稻-油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与种植第一年相比,3 a后稻-稻-油菜种植制度能够显著提高衡阳和岳阳的土壤pH(增幅分别为8.60%和10.33%),并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衡阳地区除外)和有效态镉含量,稻-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增加土壤的有效态铅含量(增幅分别为17.51%和13.32%)。从季别来看,湖南地区水稻品种早39在晚稻季收获的籽粒镉含量要显著高于早稻季118.93%~429.11%,而在早稻季收获的籽粒铅含量要显著高于晚稻季10.71%~59.20%。综合考虑,在南方重金属污染的多熟制地区,应选择稻-稻-油菜种植制度作为主流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769.
[目的]研究肥料运筹方式对湖南地区双季早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陵两优104为供试材料,于2015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总施氮量为180 kg/hm~2,设5个肥料运筹处理试验,即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分别为1∶0∶0∶0、7∶3∶0∶0、5∶3∶2∶0、4∶3∶2∶1及2∶3∶3∶2,研究不同肥料运筹处理对陵两优104的叶龄进程、茎蘖动态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2∶3∶3∶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 275.50 kg/hm2,分别与1∶0∶0∶0、7∶3∶0∶0处理达5%显著差异水平;随着后期基蘖肥比例的减小,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总体呈减少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2∶3∶3∶2处理可显著增加分蘖数与叶龄数。[结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分别为2∶3∶3∶2的均衡肥料运筹方案有利于湖南地区双季早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70.
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曼妮  张海清  敖和军 《作物研究》2010,24(3):135-139,144
为了解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利用湖南省内多个试验点多年的超级稻大田小区试验数据,分析了光温因子与超级稻生物积累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内的光温因子与超级稻产量构成因子、生物积累量、产量的组间均有着显著的典型相关性,尤其是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光温因子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作用而影响超级稻产量;不同生育期对超级稻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不同,全生育期内的光温因子以日均低温对超级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均高温,再次是累积日温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