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为研究紫外辐射对丽江特色优质烟叶形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用100%(对照),7.6%,62.2%,51.4% 4种不同紫外辐射透过率的透明薄膜进行遮盖,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行紫外辐射滤减后,烤烟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明显。(2)对照比各处理在烤烟生长的前期合成更多的光合色素,但从旺长后期开始其降解速度加快;随着紫外辐射增强,光合速率下降,各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2,2.4,4.1μmol/(m2·s)。(3)随着紫外辐射强度的降低,烟叶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减小,各处理分别减少6.72,10.04,8.84μm和23.46,28.98,22.98μm。对照与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4)一定范围内紫外辐射的增强能促进烟叶糖类化合物的合成,不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对钾和氯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着紫外辐射的滤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总糖分别减少2.75%-6.68%,3.37%-6.13%,0.98%-1.66%;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还原糖分别减少0.42%-2.47%,0.63%-4.22%,3.40%-5.68%;上部叶、中部叶总氮分别增加0.21%-0.71%,0.05%-0.39%,下部叶减少0.07%-0.25%;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碱分别增加0.14%-1.22%,0.05%-0.87%,0.34%-0.82%  相似文献   
52.
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的田间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药剂(措施)处理对烤烟生长特性、产值、产量以及对根结线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神农丹颗粒剂3g/株+0.5%肯邦线尊颗粒剂3g/株,防效最好,相比于对照,平均防效为(74.52±6.57)%,烟叶产值和均价也最高,分别达到(3.2495±177.03)元/hm2(12.89± 0.11)元/kg。施用05%肯邦线尊颗粒剂防效次之,其平均防效在(66.87±7.84)%。施用腐熟农家肥烟叶产量最高,达到(2.979±210.72)kg/hm2。因此,增施有机肥,施用5%神农丹颗粒剂+05%肯邦线尊颗粒剂,是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增加效益,促进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3.
根据鸡β-干扰素(ChIFN-β)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检测鸡IFN-β 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 (RRT-PCR)方法,并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强毒株(vNDV)感染后3、6、12、24、30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IFN-β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RT-PCR特异性好,对鸡IFN-β mRNA的扩增效率为94.18%,线性范围为10-8~10-3,相关系数为0.992,最低能检出48拷贝/反应。AIV在感染CEF后6、12 h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24 h开始诱导IFN-β mRNA表达,30 h时IFN-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vNDV在感染CEF后的24 h内显著抑制IFN-β mRNA的表达,30 h时则显著诱导 IFN-β 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5N1和NDV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通过构建含有3拷贝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旨在通过昆虫细胞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的比较奠定了基础。将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与3拷贝羊C3d基因串联,插入pTarge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Target-EG95-(C3d)3,利用BamH Ⅰ和Xba Ⅰ双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EG95-(C3d)3克隆至Bac-to-Bac系统的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pFastBacHta-EG95-(C3d)3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进行转座重组,获得携带3拷贝羊C3d基因与细粒棘球蚴EG95s基因的重组转座子rBacmid-EG95-(C3d)3,转染Sf9昆虫细胞后获得EG95-(C3d)3重组杆状病毒,并表达EG95- (C3d)3重组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重组蛋白的鉴定。同时利用昆虫细胞表达蛋白对羊棘球蚴病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EG95-(C3d)3重组杆状病毒,且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在Sf9昆虫细胞得到了正确表达,大小约为132 ku,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能与细粒棘球蚴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表明EG95-(C3d)3基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同时表达蛋白对羊棘球蚴病特异性抗体有良好的敏感性。EG95-(C3d)3基因在昆虫细胞获得表达,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EG95-(C3d)3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效果的比较,及细粒棘球蚴病的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王振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0):194-196
乳酸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微生物。乳酸菌乳链菌肽诱导表达载体(Nisin controlled expression system,N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乳酸菌NICE为载体来表达抗原蛋白研制黏膜免疫疫苗,刺激动物机体黏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应答反应,试验证明抗原蛋白能在乳酸菌中正确表达,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IgA(sIgA),同时激活机体系统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6.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年降水量415m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和年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分别以春小麦和冬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地膜覆盖(春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30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冬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75d、覆膜15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和施氮(春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75kg2个水平;冬小麦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225kg2个水平)对土壤水分、温度、氮素有效性、土壤中CO2和N2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年的春小麦试验中,覆膜对2m深土层的贮水量基本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0~20cm土层的含水量;覆膜对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呈"U"型变化,即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影响显著,中期影响较小;覆膜后虽然土壤微生物体氮有下降趋势,但由于覆膜能够增加土壤呼吸和有机氮的矿化,从而显著影响收获后0~100cm土层中NO-3-N的累积。从2个施氮水平和底墒平均值看,1999年覆膜30,60d和全程覆膜(126d)处理土层中累积的NO-3-N分别比不覆膜的对照增加-23.0,-10.1和49.7kg/hm2;2000年覆膜30,60d和全程覆膜处理土层中累积的NO-3-N分别比不覆膜的对照增加4.6,-5.0和8.2kg/hm2。可见,全生育期覆膜能够显著增加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的残留NO-3-N。不同覆膜进程对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中的矿质氮,特别是NO-3-  相似文献   
57.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氮素组分、玉米吸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施肥并没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明显不同。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15N的释放率。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27**),与土壤碱解氮及玉米吸氮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8* 和0.536*)。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氮素组分对作物吸氮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有效性近于土壤矿质态氮、高于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非酸解氮。土壤微生物量氮是作物吸收氮素的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