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会增强药剂的渗透力,加快毒杀速度,有利于提高药效.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药效反而会降低.温度在20~30℃时,用药的效果比在20℃以下的天气效果要好.温度超过35℃时,高温会促进药物分解,降低药效的持久性,同时作物接受雾滴后水分也易挥发,导致药液浓度加大引起药害发生,还易引起人身中毒事故.因此,施药最好选择在晴天上午11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条件下施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盐生豆科植物骆驼刺与盐敏感植物绿豆在盐胁迫下光合日变化与光合“午休”现象的成因,在网室培养,并用0 mmol•L-1(对照)、50 mmol•L-1、100mmol•L-1、200 mmol•L-1 NaCl处理2周,测定光合作用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大亚基基因的表达等参数。结果表明:未经盐处理时,骆驼刺和绿豆光合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经盐处理后,两者光合日变化响应有明显差异。骆驼刺50~200 mmol•L-1NaCl处理后,其净光合速率(Pn)均比未处理(对照)上升速率快,而其他处理峰值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绿豆对照光合速率的上升则比盐处理的快,盐处理光合速率峰值低于对照。骆驼刺50 mmol•L-1、100 mmol•L-1和绿豆50 mmol•L-1处理Pn没有出现“午休”现象,而骆驼刺200 mmol•L-1处理与绿豆100 mmol•L-1处理出现“午休”现象。骆驼刺在重度盐胁迫下,由于气孔导度(Gs)下降而引起轻微的“午休”现象,而盐处理绿豆中Rubisco被抑制,对Pn 午休的贡献比其Gs的贡献更为显著。在绿豆中大亚基基因(rbcL)的表达量随着盐胁迫的提高而下降。骆驼刺中rbcL的表达在50 mmol•L-1和100 mmol•L-1处理下有所增加,而在200 mmol•L-1处理显著降低。绿豆和骆驼刺的总叶绿素含量及其Chl a/b比值的动态变化表明,绿豆PSI复合体下降速率较PSII快;与此相反,骆驼刺盐处理后PSI复合体浓度的增加却比PSII复合体快。  相似文献   
13.
实验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原膜水旧白RD28的cDNA中扩增了所有植物细胞质膜水通道蛋白保守区段(420bp),并将其构入pGEX-KG。酶切、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GEX-RD28结构正确。0.1mmol/L的IPTG可诱导表达分子量约40kD融合蛋白GST-RD28,该蛋白主要以非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诱导表达后的菌体超声裂解液经谷胱甘肽活化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高纯度G  相似文献   
14.
高英  陈乃芝  王学臣 《作物学报》2006,32(7):1001-1005
OsEXP3基因和OsEXP5基因是GenBank上登录的从水稻中克隆的扩张蛋白基因。本研究根据其报道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4种旱稻根系中克隆了这2个基因的部分编码框序列,证明OsEXP3与OsEXP5基因在旱稻的根系中表达;通过Northern-blot技术对该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sEXP3与OsEXP5基因在旱稻IRAT109根中的表达受到生长发育阶段的调控;受到激素ABA、干旱胁迫的正调控;且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的生长阶段不同。以上实验结果推测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很可能OsEXP3与OsEXP5基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发挥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扩张蛋白是一类细胞壁酶蛋白,能够通过打断细胞壁多聚物之间的氢键诱导酸依赖的细胞壁延展和压力松弛。其由两类多基因家族编码,分别命名为α-expansin、β-expansin,每类扩张蛋白基因家族又有很多的基因成员。扩张蛋白已在不同的种属植物中被鉴定存在,并且大量的扩张蛋白基因被克隆。研究表明:每一个扩张蛋白基因在高度特定的位点和高度特定的细胞类型中表达,其表达在时间、空间上受到严格的调控且受到激素和环境因子的调控。目前认为扩张蛋白几乎参与了植物的整个发育过程:除具有增大细胞的功能外,扩张蛋白在细胞生长、种子萌发、根毛形成、根系生长、叶原基形成、叶子生长发育、果实成熟、器官脱离,以及花粉管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此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6.
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生理调节功能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NCMC)处理玉米种子,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用NCMC处理玉米种子及幼苗,萌发种子胚乳中α-淀粉酶、幼苗茎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45%和60%,但幼苗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40%,NCMC处理开花期玉米果穗和花丝,收获的种子中贮藏蛋白含量平均提高20%左右,其中主要组分醇溶蛋白(zein)含量提高近50%。这一初步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碳、氮代谢具有一定生物调节功能,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调节剂,NCMC有可能在很多作物,特别是那些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作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兴奋性,多种震击刺激包括光、温度、电、化学物质以及伤害等都能在植物体内引起伴随生理生化反应的电波传递过程。这些事实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在兴奋活动中,电波的传递可能是植物体对外部刺激的最初反应。气孔是植物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大门,直接影响着光合、蒸腾等过程。虽然有实验表明气孔对机械刺激有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否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ABA对气孔运动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19.
11~12月的农事节气有立冬、小雪、大雪和冬至.主要粮经作物的农事活动有冬小麦冬季管理、棉花收获、土地秋耕冬灌和农田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20.
康氏粉蚧在蓟县主要发生在红提葡萄上,在防治过程中,由于果农对其发生规律不十分清楚,而且康氏粉蚧蚧体表面有白色蜡质物覆盖,再加上其在隐蔽处生存,经常错过防治适期,造成葡萄果实商品价值极低.因此,对该病的发生、防治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