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196 菌株产生的Iturin A2 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抑菌中浓度为39.5621 滋g/mL;在浓度为160 滋g/mL 下,Iturin A2 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盆栽和大田防效分别为 100%、85.31%和84.42%,显著高于5%井冈霉素水剂有效成分为200 滋g/mL 的防效。  相似文献   
32.
33.
以蚊净香草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0.1%的升汞作为消毒剂,通过试验拟找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及适于外植体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0.1%的升汞对两种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是5~7min,最适于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 6-BA0.5mg/L(单位下同) IAA0.1 NAA0.3、MS 6-BA0.25 IAA0.5、MS 6-BA0.05 NAA0.5 I-BA0.5。  相似文献   
34.
35.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又名油安草,艾菊,属于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为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是地中海一带的重要景观植物。因其香味浓郁,被应用于香水、香皂、空气清新剂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该植物在医药方面还具有催经活血、利胆降压和抗癌等药理作用[1]。近年来,广西百色市大量种植迷迭香,但在种植区普遍发生一种根茎部病害,造成植株根茎部腐烂,最终全株干枯死亡。每年5~9月份高温多雨季节,一般田块发病率为5%~10%,严重时发病率达40%,给迷迭香的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国外曾报道Armillaria,Phytophthora和Rhizoctonia均可引起迷迭香根部病害[2],但目前国内对迷迭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上,未见有关病害的报道。本文对迷迭香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为研究该病害的发病流行规律及制定病害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对罗汉果青枯病菌的生长温度、pH、碳氮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青枯病菌Lu L3菌株能在pH5.0~8.5和12~40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6.0~7.5,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5 ℃。测试的6株病原菌株,其生长均能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山梨醇、麦芽糖、甜醇和甘露醇作为碳源,利用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硝酸铵、硝酸钾和脲作为氮源。气温、土壤种类和罗汉果的生育期对病原菌入侵寄主有影响。在20~35 ℃范围内,气温升高利于病原菌的入侵,病害发生严重;病原菌在黏土中入侵寄主容易,在壤土中入侵寄主困难;罗汉果植株越小越利于病原菌的入侵,花蕾期后,未观察到植株被病原菌侵染。接种病原菌Lu L3菌株后,12 h时植株的根表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24 h时根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36 h时茎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  相似文献   
37.
阔叶十大功劳炭疽病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new leaf spot disease of Mahonia healei was found in Guangxi China, which was one of the limit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M. healei.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pathogenicity and the analysis of sequences of ribosome rDNA-ITS, the pathogen of M. healei anthracnose disease was identified a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  相似文献   
38.
内生菌B47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从番茄茎分离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47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利用该菌株的抗链霉素突变菌株,研究其在土壤和番茄植株根、茎中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47可在土壤和番茄植株中定殖。B47施到土壤中后的15~45天,其数量逐步增加,45天后,其数量逐步下降。B47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随土壤的种类和土壤的处理情况而异。施入菜地土后的第45天,B47在非灭菌土中的数量是9.91×105cfu/g土壤干重,而在灭菌土中的数量是9.84×107cfu/g土壤干重。接种后,番茄植株根和茎中的B47数量,从苗期到结果期逐渐增加,但到了成熟期呈下降趋势。B47和番茄青枯病菌混合施入土壤后,随B47的数量增加番茄青枯病菌的数量显著降低。当番茄植株根和茎中B47的含量分别为1.17×104cfu/g鲜重和3.33×104cfu/g鲜重时,接种番茄青枯病菌后的第20天,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9.79%。  相似文献   
39.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先接种放线菌St-145菌株2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83%;先接种病原菌2d后再接种St-145菌株对该病的防效为30.86%.St-145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大田防治效果为16.39%.  相似文献   
40.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47为番茄内生细菌,能产生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通过盐酸沉淀、甲醇抽提、硅胶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提取和纯化到该抗菌物质。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物质热稳定性和抗紫外线稳定性好;在碱条件下稳定;对蛋白酶不敏感;能溶于甲醇;双缩脲反应呈阳性,茚三酮反应呈阴性,但经酸水解后茚三酮反应呈阳性,推测该物质可能为环肽类物质。该物质对测试的14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但对供试病原细菌无拮抗作用。该抗菌物质在0.3g.L-1浓度下对玉米小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3.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