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7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为判定叶片表面结构及蜡质是否会影响寄主植物的抗虫性,以3种不同抗蓟马水平的榕树叶片作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的超微结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叶片表面的蜡质成分及含量,比较差异性。结果表明:3种榕树叶片的表面蜡质、表皮细胞、气孔器等微形态结构明显不同,高感品种蜡质平滑,表皮细胞山脉状突起细微,气孔密度和长度均较小;低感品种蜡质略显粗糙,表皮细胞山脉状突起略显丰富,气孔长度最长;高抗品种蜡质最为粗糙,表皮细胞山脉状突起纵横交错,气孔密度最大。3种榕树叶片的表面蜡质总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感品种和低感品种的蜡质总量相对较高;每个品种的蜡质提取液可鉴定出21种已知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各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随品种抗性的不同会有所变化,醇类占比随品种抗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烃类相反,酸类、酯类和酮类则互有高低;各主要组分的离子峰面积随品种抗蓟马水平的高低而呈现大小排序变化,含量的变化均可影响榕树品种的抗蓟马水平。  相似文献   
282.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确定中国西北地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其施氮量,该文通过3 a田间试验,在垄沟集雨(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RFMF)和传统平作(flat planting,FP)2种种植方式下设置6个施氮量: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以N计,下同),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N240和N300,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相比,RFMF能显著提高冬油菜收获时的地上部干物质量(aboveground dry matter,ADM)、氮素累积吸收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NPFP),并显著降低其耗水量(evapotranspiration,ET)。相同ET下,RFMF方式下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WUE均高于FP。RFMF方式下,在0~240 kg/hm~2施氮范围内,冬油菜的ADM、氮素累积吸收量、籽粒产量和WU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240 kg/hm~2,ADM和氮素累积吸收量不再显著变化,而ET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和WUE显著降低。2种种植方式下,冬油菜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NAE)、生理利用率(nitrogen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NPE)和吸收利用率(nitrogen recovery efficiency,NR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且基本在N180处理最大;冬油菜的NPFP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RFMF方式下,N240处理冬油菜的NAE、NPE、NRE和NPFP与N180处理无显著差异;且N240处理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净效益最高,3a平均为3 002 kg/hm~2和9 538元/hm~2;FP方式下,N180处理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净效益最高,3 a平均为2 291 kg/hm~2和7 498元/hm~2;2种种植方式的最高产量和净效益相比,RFMF可分别提高31.0%和27.2%。综上,在西北地区RFMF可应用于冬油菜的栽培,且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相似文献   
283.
为筛选和优化出较适宜的苎麻脱胶菌群DNA提取方法,本文分别以来自苎麻沤麻环境的6种纯培养菌等丰度混合物和苎麻自然沤麻菌群为材料,研究"溶菌酶-SDS"法、"超声波-溶菌酶-SDS"法、"蛋白酶K-SDS"法以及"冻融-蛋白酶K-SDS"法4种DNA提取方法对菌群16Sr DNA基因PCR-DGGE偏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从2类材料中提取出了超过1600ng/μL的DNA,不同方法之间DNA产率略有差异,经过超声波处理或反复冻融处理的DNA有明显的降解,但4种方法提供的DNA模板均扩增出了450bp的16Sr DNA基因片段。4种DNA提取方法对DGGE结果有明显影响,且只有"冻融-蛋白酶K-SDS"法检测到了纯培养菌混合物中的全部6种细菌,4种方法获得的自然沤麻菌群的DGGE指纹图谱也明显不同,最多产生17条带("冻融-蛋白酶K-SDS"法),最少只有9条带("溶菌酶-SDS"法),增加超声波或冻融等物理处理可以使部分弱带变强。因此,组合应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细胞裂解方法可以提供更有代表性的DNA,可减少PCR-DGGE结果的偏移。  相似文献   
284.
间甲酚和供磷对小麦间作蚕豆生产力和组分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磷水平下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生产力和级分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具有显著增产作用,100mgP2O5土(P1)的施磷水平下复合群体的生物产量最高;施磷可显著降低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化感效应,间作小麦经济产量受间甲酚的负效应低于单作。间作小麦经济系数(HI)在不施磷和施磷水平为P1时高于单作小麦,施磷量增大结果相反,间作蚕豆HI在施磷量为P1时高于单作;施磷可缓解间甲酚对小麦、蚕豆经济系数的化感作用,间作小麦经济系数受抑程度小于单作,施磷水平为P1时间作蚕豆HI受抑程度小于单作。施磷和间甲酚可增强小麦蚕豆复合群体中小麦相对于蚕豆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85.
测定比较蜡蚧轮枝菌V07、V16063、V3450和Vp28等4株蓟马防控菌株在基质诱导培养前后的胞外酶活性及毒力变化。结果表明:基质诱导培养后供试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蛋白酶活性提高幅度次序为V3450V16063V07Vp28,几丁质酶活性提高幅度次序为Vp28V07V3450V16063,但这种提高不会最终改变他们胞外酶活性的高低次序;基质诱导培养后供试菌株对榕母管蓟马成虫的毒力也均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次序为V16063V3450V07Vp28,但不同菌株间毒力的高低次序也不会因基质诱导培养而改变。可见,基质诱导培养虽可不同幅度地提高蓟马防控菌株的孢外酶活性及毒力,但不会改变不同菌株间孢外酶活性及毒力的高低次序。  相似文献   
286.
烟草试管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烟草试管苗进行了20 d胁迫,结果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烟草试管苗的生长明显受阻;根、茎、叶中K 的含量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Na 的含量大幅度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下降,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大量积累,且脯氨酸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盐胁迫下脯氨酸积累的多少可反映烟草试管苗的伤害程度.本研究认为离子伤害、膜透性增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影响盐胁迫下烟草试管苗生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7.
288.
粮食仓房气密性测试与CM系列仓用密封门窗应用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仓房气密性数十次的测试,总结出一套仓房气密性检漏与补漏的技术,开发了一种专用产品--CM系列仓用密封门窗,经5个粮库30多栋新仓应用测试,达到仓房气密性要求,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89.
室内测定明胶、几丁质及榕母管蓟马、菜缢管蚜和烟粉虱的虫尸粉等5种基质诱导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对榕母管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基质诱导供试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明胶和几丁质的诱导效果差,3种虫尸粉的诱导效果好,其中蛋白酶活性次序为榕母管蓟马虫尸粉烟粉虱虫尸粉菜缢管蚜虫尸粉明胶和几丁质,几丁质酶活性次序为榕管蓟马虫尸粉烟粉虱和菜缢管蚜虫尸粉几丁质和明胶;不同基质诱导供试菌株对榕母管蓟马若虫及成虫的毒力均显著提高,其中对若虫的毒力次序为榕母管蓟马虫尸粉几丁质和烟粉虱虫尸粉菜缢管蚜虫尸粉明胶,对成虫的毒力次序为榕管蓟马虫尸粉菜缢管蚜和烟粉虱虫尸粉几丁质明胶。可见,适宜的基质诱导培养能有效提高蜡蚧轮枝菌V3450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对榕母管蓟马的毒力。  相似文献   
290.
硝酸稀土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和鳞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中半干旱区坡耕地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硝酸稀土对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特性及鳞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具有降低兰州百合植株高度、增大茎秆粗度和单叶面积、提高鳞茎产量的作用,其中以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田间植株高度较对照降低5.4%,茎秆粗度、平均单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15.3%和13.8%,鳞茎增产率达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