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7篇
  28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湖南红茶标准样及安化群体种与黄金茶等三种不同嫩度红茶样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评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芽头红茶样品中醇类含量占比最高,呈现出馥郁高长的鲜甜香;一芽一叶红茶样品中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含量居中,多表现为纯正较浓的甜香;一芽二叶茶样样本间差异较大,碳氢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标准样品中占比较高,其花香明显,在安化...  相似文献   
82.
四川华鳊卵子发生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卵子的发生规律,对其卵子发生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描述。将卵子发生分为卵原细胞(Ⅰ时相)、单层滤泡时相(Ⅱ时相)、卵黄泡出现时相(Ⅲ时相)、卵黄充满时相(Ⅳ时相)和成熟卵子(Ⅴ时相) 5个时相。观察发现,四川华鳊卵原细胞存在2种形态,分别为早期卵原细胞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卵原细胞;同时将早期初级卵母细胞划入Ⅱ时相,此阶段细胞核膜边缘出现多个小核仁,将其作为小生长期开始的标志;Ⅲ时相卵黄泡出现,当卵黄泡积累至3~5层时,卵黄物质即开始积累,此时多以卵黄颗粒的形式存在;进入Ⅳ时相后,卵黄物质沉积形成卵黄小板,卵黄泡被挤压至卵周,形成皮层小泡,卵子成熟后,原皮层小泡所在区域呈块状或颗粒状,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呈橘红色。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不同温度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实验设置14、17、20、23和26℃五个温度梯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云南盘仔鱼为实验对象,定期观察仔稚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统计死亡数量,测定全长、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云南盘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进程加快;实验结束时,23℃组云南盘鮈口吸盘最早发育完整,20℃组云南盘鮈存活率最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20、23和26℃组间全长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几个温度对云南盘的全长、体重生长产生的效应大致相同。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以20~26℃作为云南盘的养殖温度。  相似文献   
84.
张强  黄静 《茶叶通讯》2005,32(2):23-24
本文主要论述了拼配技术在茉莉花茶中的应用,及其对花茶品质的改善和稳定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5.
李鹏  熊雪  张贵合  陶文广  向准  王晶  刘忠玄  黄静 《种子》2022,(5):51-59+2
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分离保存的冬小包脚菇(Volvariella brumalis)菌株为试材,经ITS鉴定后建立系统发育树,并按照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包脚菇属于Volvopluteus类群,与Volvopluteus gloiocephalu亲缘性近;同著名草菇栽培种Volvariella volvacea亲缘性较远,存在本源差异。此外,冬小包脚菇适宜培养温度为15~20℃,适宜pH值为7~9;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麦麸;最佳碳氮比(葡萄糖∶蛋白胨)为30∶1。经正交试验得到冬小包脚菇菌丝培养最优配方是蔗糖10.0 g,葡萄糖5.0 g,麦麸2.0 g,牛肉膏2.0 g, KH2PO41 g, MgSO4·7 H2O 0.5 g,琼脂20 g,蒸馏水1 000 mL,pH值为8。接种后置于15℃条件下培养。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半夏无菌苗的建立、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半夏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夏离体培养采用MS培养基最好,诱导半夏产生愈伤组织以块茎效果最好,MS+2,4-D1.5 mg/L+ZET 1.5 mg/L和MS+6-BA 1.5 mg/L+NAA 1.5 mg/L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都好,诱导率高达82.5%;MS+KT 1.0 mg/L+NAA 0.2 mg/L和MS+2-ip 1.0 mg/L+NAA 0.2 mg/L对苗的生长效果都好,MS+KT 1.0 mg/L+NAA 0.2 mg/L和MS+KT 0.5 mg/L+NAA 0.1 mg/L对于生根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87.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改良剂(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C1Ca1、C1Ca2、C2Ca1、C2Ca2处理分别提高0.25mm团聚体含量64.46%,75.70%,26.31%和16.06%,其中以C1Ca2(生物质炭758kg/hm2与过氧化钙121kg/hm2)处理效果最好。除单施过氧化钙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在各级土壤团聚体中,不同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大致为C2Ca2C2Ca1C1Ca2C1Ca1C2C1CKCa1Ca2。因此,改良剂能有效改善旱地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提高有机碳含量,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  相似文献   
88.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89.
在R语言环境中以半方差函数和克里格插值为基础,对山东半湿润区现代农业节水试验基地土壤含水率进行了空间变异性研究,并绘制了空间分布图,对于区域土壤墒情预测预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0.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 国外生物信息学研究概述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国际生物信息学研究迅速崛起 ,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内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部门与日俱增 ,几乎因特网所到之处 ,都有各种机构联网、建立数据库 ,开展生物信息学研究。美国、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