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20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272.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273.
黄辉  年福耿 《猪业科学》2015,(8):126-127
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一般万头养猪场的经营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有捕捞的谢弗模型"进行适当改进提出了适合养猪场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当养猪场容量达到饱和时小猪留种的比例和母猪的存栏数。  相似文献   
274.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探讨半滑舌鳎肠黏液溶菌酶(LSZ)、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等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情况,确定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发挥作用的较佳剂量。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肠黏液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对低剂量APS(300 mg/kg或600 mg/kg)的免疫应答表现为随黄芪多糖(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中高剂量的APS(900 mg/kg≤APS≤1 800 mg/kg)的免疫应答则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其达到较好免疫效果的时间越早,随后则表现为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APS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可见,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和增强的作用,而较高剂量也会有抑制作用。从节约成本与增强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来看,半滑舌鳎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APS的较佳剂量应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275.
本试验旨在采用实验室建立的肉仔鸡体外消化模型对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效果进行评定.分别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测定了添加0、300、600、1 200、2400 U/kgβ-甘露聚糖酶的肉仔鸡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的消化率和肉仔鸡生产性能,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肉仔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  相似文献   
276.
综合利用木材剩余物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湖南林业》2007,(12):15-15
木材剩余物,它包括采伐后的枝丫、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的采伐剩余物;制材截头的剩余物;加工后的板皮、板条、木竹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的加工剩余物;材质低于针阔叶树加工原木最低等级但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次加工材,长度在2米以下或径级8厘米以下的小原木、松木干、杂木干、短原木的小径材和薪材等。  相似文献   
277.
为筛选适合陕西省西乡县秋季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饲养的家蚕品种,于2019年8月引进华康3号、白春×苏绣和川山蜀水等3个家蚕品种,在堰口镇司上社区安排了两组对比试验,调查了各品种蚕期饲养性状、产量、死笼率、茧层率等。试验表明,华康3号、白春×苏绣和川山蜀水等3个家蚕品种均适应西乡县秋季气候条件下饲养。以华康3号产量最高,张种产量比白春×苏绣高1.61kg,比川山蜀水高1.16kg;华康3号死笼率最低,死笼率以华康3号最低为3.5%,比白春×苏绣低3.5%,比川山蜀水低4%;次茧率以华康3号最小为4.34%,比白春×苏绣低1.17%,比川山蜀水低2.96%。茧层率以川山蜀水最高为22.01%,比白春×苏绣高0.39%,比华康3号高1.11%。  相似文献   
278.
研究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耳石的发育和生长特征,补充早期生物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该鱼野生资源的早期生活史特征提供基础数据。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观察了乌江中华倒刺鲃仔、稚鱼及3种耳石的形态发育过程和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水温(26.0±2.1)℃下,初孵仔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已经形成,星耳石在仔鱼出膜后第6天出现。在形态发育过程中,微耳石由出膜时的近圆形经卵圆形发育成贻贝形,且中心核位置偏移到前端靠近背侧;矢耳石由近圆形经卵圆形发育成箭矢状;星耳石由逗号形发育成不规则四边形。3种耳石形态发育的各阶段与鱼体发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生长上,仔稚鱼鱼体、3种耳石的长径和短径与日龄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鱼体全长与3种耳石长径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仔稚鱼鱼体、3种耳石的特定生长率随日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9.
四川冬小麦新品种(系)抗旱性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旱是四川麦区常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培育抗旱性品种是一条抵御干旱既经济而又有效的途径。为探究四川麦区现有品种(系)的抗旱能力,采用小麦全生育期旱棚鉴定法,对四川省15个品种(系)进行抗旱性鉴定,并与北方抗旱品种‘洛旱7号’比较分析。根据国家《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标准,以籽粒产量抗旱指数为核心指标,以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及株高抗旱系数为重要参考指标。15个小麦新品种(系)中产量抗旱指数以‘川重组125’最高,抗旱能力较强;W138、‘10间236’、N08-51、BL227、‘川11131’、BL08512、10BMY12(杂交小麦)抗旱能力为中等;‘南30-7’、‘内3416’、L08-969、GHM3、‘南04-59’、HZ10-28、ym09-6抗旱能力处于较弱水平。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各农艺性状均受损,但损伤程度存在差异。以株高受损最重,抗旱系数变幅在0.652~0.778之间;其次是有效穗,抗旱系数变幅在0.662~0.830之间;再次是穗粒数,抗旱系数变幅在0.724~0.866之间;最后是千粒重,抗旱系数变幅在0.807~1.013之间。从参试的15个小麦品种(系)来看,四川小麦品种与北方小麦品种相比,抗旱能力处于整体偏弱水平。  相似文献   
280.
苏州城市边缘带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苏州市城市边缘带样区土壤进行系统的采样分析,应用一系列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阐述了研究区土壤主要肥力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数值化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手段,估算了研究区土壤数值化肥力质量指数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并通过与研究区历史数据对比,揭示了过去20年来苏州市城市边缘带土壤主要肥力要素及综合肥力质量的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电导率、CEC以及养分含量空间变异强烈,表现出城市边缘带土壤肥力分布的重要空间特征。经过过去20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研究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明显提高。但土壤全K含量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养分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土壤pH大幅下降,土壤酸化现象严重。选取的10个样本土属中,平均综合肥力质量指数增高和降低的土壤数量分别为5个和4个。同时,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空间可变性显著增大,最大变幅与变异系数明显升高,反映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集约化背景下土壤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土壤质量结构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