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促进小檗属的引种栽培,以喀什小檗、红果小檗和小檗3种小檗属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前处理对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研磨和浓硫酸处理均使3种小檗种子的萌发启动时间提前,并显著缩短了萌发持续时间,日均增长生物量也有所提高,种子体现出了集中萌发的特点,萌发和生长速度较快,是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200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使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下降,但对萌发启动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影响不大;清水浸泡24h处理显著降低了喀什小檗种子的萌发率,并延迟了萌发启动时间,延长了萌发持续时间,大大降低了日均增长生物量。 相似文献
13.
14.
为分析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真空包装章鱼制品冷藏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真空包装的新鲜章鱼腕足段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0、0.5、1.0、1.5、2.0和2.5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于4℃下冷藏63 d,每隔7 d进行感官品评和生物胺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真空包装的章鱼中共检测出精胺、亚精胺、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6种生物胺。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抑制章鱼冷藏过程中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的生成,且抑制作用与辐照剂量成正比,其中对组胺生成的抑制效果最佳,仅在少数样品中被检出。此外,电子束辐照也抑制了章鱼中亚精胺和精胺在冷藏后期的分解。冷藏过程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变化与样品感官品质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高感官品质章鱼样品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均≤10 mg·kg-1。综合电子束不同剂量辐照对章鱼感官品质和生物胺的抑制作用,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剂量是真空包装章鱼4℃冷藏保鲜的最适前处理,其能延长高品质新鲜章鱼货架期至35 d。本研究结果为章鱼加工企业生产高品质章鱼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毛竹竹丝为试材,在温度140、160、180、200℃条件下处理2 h,之后分别在常压和真空条件下用酚醛树脂浸渍15、30、60 min,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及两种浸渍方法、浸渍时间对竹丝质量增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处理试材,真空浸渍得到的质量增加率都比常压浸渍的大,而且随着浸渍时间的增加,差异越来越明显。对于同一种浸渍方式,当热处理温度为160℃,浸渍时间为60 min时,质量增加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流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情况选择了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系统生产优势度及系统稳定性指数等10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净能值产出率为11.40、能值投资率为1.91、环境承载力为2.2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9.10、系统生产优势度为0.53以及系统稳定性指数为0.90。结果表明:该县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较低。为了促进长汀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能值投入结构,逐步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制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特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0、450、600g/h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49%;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g/h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乳油2 250mL/h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了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性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300~450g/hm2。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省西部天然羊草草地作为研究样地,选择放牧恢复演替过程中常见的4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地下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二者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群落地下活根生物量均有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且总活根生物量为羊草群落〉羊草-旋复花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过度放牧退化群落;土壤的碱化度、pH、可溶盐、电导率和含水量在4个群落中基本都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与活根生物量多呈负相关;而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多表现出随着土层加深而下降的趋势,与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活根生物量多呈正相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分析了2009年南京市江宁区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促进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