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制剂中药“止泻散”及其组成成分中的五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参、马齿苋,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大小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改善茶园小(微)生态环境为中心,针对降低茶园地下水位、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丰富茶园生态群落、营造小气候环境等方面,对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提高种植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总结,可为低矮平缓地区发展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土壤切削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旋耕刀和土壤的FEM-SPH耦合仿真模型,基于FEM-SPH耦合算法,采用MAT147土壤材料和国家标准Ⅲ型旋耕刀,结合LS-DYNA971求解器,对土壤切削仿真进行了研究。对旋耕刀切削土壤的耕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得到了切削力和切土能耗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出旋耕刀单刀切土扭矩为8.75N·m,与试验结果接近。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耕作深度为主导因子,对切土功率影响较大,调整耕作深度可有效降低土壤切削的功耗,提高耕作效率。研究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有效应用于土壤切削仿真,可为研究土壤的破碎机理和耕作器具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董超  郑友  黄成 《水产科学》2016,(1):72-76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投喂配合饲料、鱼肉丸两种饲料之间切换时的摄食效果,设置两种饲料间隔一周投喂的轮转组,并设置2个投喂单一饵料的对照组,同步投喂减半后的两种饲料的选择组。试验共进行6个周期,计42d。试验结果表明,轮转组在偶数周期21d鱼肉丸的整体日均总摄食量极显著大于同期鱼肉丸对照组的摄食量(P0.01),轮转组绝对体质量增长量显著大于鱼肉丸组绝对体质量增长量(P0.05)。轮转组不同饲料间轮转投喂初期摄食量最大,3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配合饲料和鱼肉丸组试验获得的饵料系数推算选择组、轮转组质量理论增加值分别为(0.85±0.13)g、(0.79±0.15)g,与质量实际增加值(1.27±0.73)g、(1.35±0.75)g相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即两组效果好于单一投喂,且轮转的投喂方式效果最好。结合已有对其他动物研究的成果,初步推定轮转投喂促进克氏原螯虾摄食量可能与不断满足其欲求行为有关。体质量的增加可能与多样化饲料满足了克氏原螯虾的营养平衡需求有关。本试验旨在为克氏原螯虾的轮转投喂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动物食性转换"的行为学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5.
雌性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及相关系数的周年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生殖群体的平均体长、体重、性腺重及肝脏重的周年统计值,并利用怀卵量、抱卵量、相对繁殖力等生态学参数建立性腺发育数学模型。结果显示:雌性螯虾初始怀卵和抱卵的理论体长分别为5.6 cm和5.8 cm,理论最大怀卵量和抱卵量分别为1963粒和1136粒;通过模拟Logistic曲线,得到怀卵量随体重增长的3个关键点即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16.87 g、36.53 g和56.18 g;雌性克氏原螯虾理论最大相对繁殖力的体长为9.22 cm,最大值为19.78粒/g;其理论最大体长为15.01 cm且当体长小于3.43 cm时性腺尚未发育。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克氏原螯虾产卵群体的性成熟时间与结构。  相似文献   
6.
邛海盆地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昌市邛海盆地为研究区域,随机均匀布点采集386个耕作层土壤样点,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邛海盆地表层土壤氮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缓冲区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分析区域内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为(1.85±0.51)g/kg和(138.5±47.7)mg/kg,属较丰富水平,变异系数分别为27.52%和32.24%,属中等差异强度;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均以随机变异为主,具有各向异性特征,在西北-东南方向上空间变异相对剧烈;研究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总体上呈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西昌市的东南郊区,并以此高值中心向南、向东和向北3个方向逐步递减,低值区主要出现在邛海北面近湖岸地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土壤p H值、城镇、河流、邛海湖对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空间变异具有显著影响,而道路对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设置芦苇、粳米、鱼肉以及该3种成分的等量混合物作为饲料饲养成体克氏原螯虾,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析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芦苇组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纤维素酶活性先下降,后增至稳定水平;在以粳米为食的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芦苇组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相同,纤维素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在鱼肉为饲料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活性先出现上升,后适应性下降至稳定,蛋白酶活性先下降后增至稳定,淀粉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混合饲料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不发生明显变化,后期纤维素酶活性接近芦苇组.单一组分饲料对其相应的消化酶既存在早期抑制诱导作用,也存在后期促进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离子色谱-抑制型电导检测方法分离测定牛奶中的甜蜜素.甜蜜素的线性范围为3.0~8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2,检测限为0.05 mg/L,加标回收率在90.1%~103.3%.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甜蜜素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方法简便,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价配合饲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体及成体消化酶的活性。[方法]取克氏原螯虾幼体全消化道组织,成体胃、肠组织,对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淀粉酶活性较高,胃蛋白酶活性较低;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相差不大,且活性均小于淀粉酶活性。成体的胃和肠中蛋白酶及淀粉酶比活力均较高,而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较低,且蛋白酶比活力为胃大于肠,淀粉酶比活力为肠略大于胃,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比活力在胃和肠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克氏原螯虾的水产养殖中专用饲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PclG-02、PclG-04、PclG-08、PclG-17、PclG-28等5个多态性高的微卫星标记,对5个克氏原螯虾群体(洪泽湖与长江的野生群体及洪泽湖3、4、5年塘封闭水体的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座位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138 7~0.742 2之间,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86 3,各座位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105 7,在5个龙虾群体之间,长江与4年塘的遗传距离最大,洪泽湖与5年塘的遗传距离最小.揭示了小龙虾属于高度多态的群体,5个小龙虾群体的遗传变异都较大.3~5年的封闭性养殖还不足以显著影响遗传多样性的改变,需要对更长时期的养殖年限(5年以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养殖年限同封闭小水体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变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