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野罂粟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野罂粟(Papaver naudicauleL.)是罂粟科罂粟属植物,药用全草,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野罂粟全草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野罂粟碱是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而野罂粟药材的来源仅仅靠野外采集,远远满足不了医药市场的需要。因此,野罂粟药材的野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烟焦油与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从人脐静脉中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CK-8法、BrdU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焦油与尼古丁对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 1、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人脐带中分离、培养的HUVECs阳性率大于95%。2、细胞培养至6 h,50 mg/L焦油组A(450)值低于对照组A(4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至24 h,50 mg/L焦油组A(450)值低于其他各组A(450)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浓度尼古丁组6 h、24 h与对照组相比随浓度的升高,A(450)值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细胞培养至6 h,不同浓度焦油组BrdU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培养至24 h,50 mg/L焦油组BrdU阳性率低于其他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尼古丁组6 h、24 h与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0 mg/L焦油抑制HUVECs的增殖,尼古丁具有增强HUVECs增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为明确引黄灌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氮肥施用量,本试验选用红花‘甘红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施氮量,副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施N水平(45、90、135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30 cm×60 cm、25 cm×60 cm、25 cm×50 cm、27 cm×40 cm),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红花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氮素积累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受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干花产量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其中,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50 cm条件下,HSYA含量最高,其余指标在施氮量90 kg·hm-2、株行距25 cm×60 cm条件下趋于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协同提高,在引黄灌区红花种植最佳施氮量为90 kg·hm-...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白芍根腐病病株和健株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土壤环境因子、微生物群落与白芍根腐病之间的关系,为白芍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研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芍健株和病株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序,并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白芍健株相比,病株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显著增加。病株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Sumerl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Ethylomirabil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Chthoniobacter、Subgroup7、Saccharimonadales在病株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高于健康植株。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  相似文献   
65.
以野罂粟开放花蕾为受体,以载有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的质粒为供体,在11%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花粉和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得到药粉处理液。然后辅以人工授粉的方法将花粉处理液滴注野罂粟柱头上获得种子,将种子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有目的基因特异带出现。实践证明:在野罂粟上,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方法可行,为特殊中药材转基因技术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业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来说,农技服务在推动农技成果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7.
试管苗快繁技术在葡萄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葡萄产业在河西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试管葡萄苗快速繁殖技术在开发葡萄产业中的作用,介绍了试管葡萄的室外移栽和管理技术,并指出了葡萄试管室外管理技术的几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针对当前甘草种植过程中存在化肥施用量较大导致甘草生产成本提升,且土壤污染严重问题,提出人工膜下甘草种植技术。【方法】课题组从土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方面进行剖析,要提高甘草种植效益,应做好土地的选择与准备、适地种植、施足底肥、种子处理、播深居中、合理灌溉、科学防治病虫、适时采收等农技工作。【结果】人工膜下甘草种植技术能够提升甘草产量,降低甘草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侵蚀概率,可为甘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论述了武威市油料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油料产业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对于河西走廊油料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0.
在种子丸粒化包衣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分层包裹技术的加工工艺,水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溶剂可以溶解微肥、农药以及黏合剂,另一方面,作为润湿剂可以使种子表面湿润,在加工过程中需不断加水使其他填充材料更容易粘附包裹在种子表面。水的使用量因作物种子及放大倍数的不同差异很大。据测算,在种子丸粒化包衣中,一般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8—1.2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