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林业   688篇
农学   540篇
基础科学   561篇
  460篇
综合类   3598篇
农作物   477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2062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2.
自2003年6月份以来,在我国北方肉鸡饲养基地普遍流行了一种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HSMS)。HSMS发病日龄集中于10~18日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死亡率,病鸡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死亡。先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等省进行调查.发现HSMS在这几个省的很多肉鸡饲养区广泛存在。对发生该病的259个肉鸡饲养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与祖代种鸡没有关系.病原可能来自受污染的父母代种鸡场。平均发病率为17.9%。发病鸡群血糖浓度极显著的下降。从2个发病鸡群的病鸡肠道内容物中观察到病毒颗粒.病毒呈多形性.有囊膜,直径约80-100nm,表面有棒状纤突,长约10-20nm.与冠状病毒类似。  相似文献   
93.
一、正确接产产房要用2%~3%来苏水消毒,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待产母牛要提前牵入产房随时观察,专人看护,以便及早发现准备接产。首先,要确定胎位是否正常,再根据母牛体况,从而正确决定接产方式。如果出现胎位逆向、个体太大或双胎情况,应及时考虑是否要进行剖腹产手术。在接产过程中要避免小牛长时间产不出造成窒息,也要避免羊水或黏液被小牛吸入口腔。小牛出生后,要立即用毛巾或干净柔软的稻草将犊牛鼻腔、口腔内的黏液擦净,以确保小牛呼吸道通畅。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则用手轻轻拍打犊牛的胸部,促其呼吸;严重者…  相似文献   
94.
北京油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取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对北京油鸡胚胎组织进行原代和继代培养,成功地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细胞生长动力学观察,以及核型和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PDT)为24h;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占主体,为76%~88%;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本室其它细胞系有明显差别;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使北京油鸡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下来,也为基因组文库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检测鸡TRIM25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方法,根据发表的鸡TRIM2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海兰褐鸡脾中扩增TRIM25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通过诱导表达获得重组TRIM25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接种兔和小鼠,获得高效价血清抗体,用该抗体建立免疫组化方法,对鸡肺、脾、肝组织中TRIM25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克隆的鸡TRIM25抗原基因大小为1 012bp,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经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质能够诱导兔和小鼠产生效价为1∶106以上的血清抗体,该血清抗体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鸡肺、脾和肝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TRIM25蛋白表达,在肺组织中主要存在肺泡周围的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的细胞质内;脾组织主要出现在脾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的细胞质中;肝组织中主要出现在肝小叶肝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质中。该研究为深入研究鸡TRIM25蛋白的组织分布、动态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提供物质基础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96.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 Ab-PEDV1C12和(m Ab)-PEDV2C11,并将m Ab-PEDV2C11和羊抗鼠Ig G抗体喷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对pH值、抗体浓度、封闭时间等条件摸索与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检测下限达到310个TCID50的病毒量,检测时间为10 min,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为100%。结论:该方法使用简单快速,适合猪场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97.
为了弄清近五年我国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C、N、P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64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和机构分布状况,以及对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五年来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在作者、机构分布的特点,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的热点变化及未来趋势。该研究结果能了解我国近五年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为同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肉鸡呼吸道黏膜及眼角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家禽舍内的多种有害气体中,氨气的危害最大,氨气刺激不仅会引发家禽多种呼吸道疾病,还能导致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及其发病率的提高,严重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高浓度氨气还会引起机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氨气的产生,氨气对肉鸡的健康、行为、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免疫机能、内分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玉屏风散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饲养期21 d。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Ⅴ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00,200,400,600 mg/kg的玉屏风散多糖。试验结束的第2天对仔猪称重、采血,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泻率,检测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均可明显提高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各试验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玉屏风散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玉屏风散多糖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添加量为100 mg/kg时即可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玉屏风散多糖添加量的增加,仔猪的抗氧化力逐渐增强。试验Ⅱ、Ⅲ、Ⅳ、Ⅴ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试验Ⅰ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Ⅲ、Ⅳ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CA)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正向效应的趋势。说明在日粮中添加玉屏风散多糖可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同时可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添加量以400 mg/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5 mg/kg抗生素(D1组)、200 mg/kg姜黄素(D2组)、1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3组)和200 mg/kg姜黄素+1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4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D1组平均日增重及末重均显著高于D2、D3组(P0.05),而与D4组差异不显著(P0.05);D1、D4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和D1组相比,D2、D3和D4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D3组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活性(P0.05);D2、D3和D4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D4组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1和D4组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D4组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姜黄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单独或联合使用均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环境,联合使用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