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水稻苗期抗旱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51个株系组成的Maybelle/白叶秋的加倍单倍体群体,构建了由226个SSR分子标记组成的遗传图谱。通过两年抗旱棚苗期抗旱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QTLNetwork2.0对水稻苗期抗旱性进行QTL定位及互作效应分析。利用前者在两年共检测到5个抗旱性相关QTL,分别位于第2、3、5、6和8染色体;而通过后者在第2、3、5和6染色体上也找到了抗旱性相关的QTL,并且通过两种方法检测到的第3、5、6染色体上的3个QTL所在区间吻合;还发现4个具有上位性的QTL。所有抗旱性QTL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表明来自父本白叶秋的这些抗旱性位点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2.
就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其中,有8个(3.94%)品种对供试的8个白叶枯病菌株(系)的抗性频率达到62.5%,抗性频率在50%以下的品种有188个(92.6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初级核心种质的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为6类,其中第1类包括铁秆乌等12个品种,抗OS 198、JS 49-6,抗谱25.0%~62.5%;籼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可分为4类,其中第4类包括台中籼选等11个品种,高抗OS 198,抗谱为12.5%~62.5%.  相似文献   
33.
浙江地方籼稻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核心样品是指以最少数量的种质资源材料,代表一个作物种及其近缘野生种最大限度的遗传多样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种质库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便于种质库管理。本研究以480份地方籼稻资源为材料,设计10种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案。通过研究17个数一状、5个质量性状的变化,评价核心样品的不同构建方法,以建立浙江2稻资源的核心样品。另外还对两种核心样品规模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4.
对480份浙江地方籼稻资源的18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8个因子中前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79.5%,并可分别表达为穗、粒重、粒长、叶长、叶宽和生育期公因子。  相似文献   
35.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对480份浙江地方籼稻资源的18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8个因子中前6个因子的贡献率达79.5%,并可分别表达为穗,粒重,粒长,叶长,叶宽和生育期分因子。  相似文献   
37.
对国外近几年选育的170份早稻品种(品系)的产量、谷粒形状和部分品质性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早稻备品种产量变幅较大,产量表现中上的品种占27.1%,其中来自印度和哥伦比亚的品种产量潜力较高,而原产巴西和西非国家的品种产量潜力较低。多数国外旱稻品种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谷粒长或特长,粒形细长,千粒重中等以上,垩白小或无。参试品种中,中等和低糊化温度的分布频率略大于高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以低和中等为主,其中,含量在17%~22%之间的品种占38.8%。根据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评价结果,推荐10份国外优良旱稻品种(品系)供国内旱稻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38.
车辆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机油耗量过高,不仅浪费机油,而且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下面对发动机机油超耗的原因予以分析。1.机油外部渗漏发动机机油外部渗漏常因油管破裂、密封垫或油封损坏、紧固螺母松动、曲轴箱通气系统堵塞等引起。常见外部渗漏的部位有:油管、曲轴箱排油塞、油底壳密封垫、气缸盖垫、气门室罩密封圈、正时齿轮盖垫、曲轴前后油封和机油滤清器等。2.曲轴箱机油过量若曲轴箱内油面过高,则曲轴的连杆端将过量的机油激溅到气缸壁上,进入燃烧室燃烧,使机油消耗量增加,而且发动机性能会因火花塞积炭而下降。检查…  相似文献   
39.
中旱221(双头农虎/巴西陆稻)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旱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0.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长远计划和远景发展目标,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对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农业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效果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具体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