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北省承德市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2007~2009年笔者对河北省承德市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86种,隶属于17目49科98属;避暑山庄区具有最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与科属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表现为避暑山庄区〉农田果园区〉武列河水域区〉居民建筑区,科属多样性变化趋势表现为避暑山庄区〉武列河水域区〉农田果园区〉居民建筑区;城市单纯的居民建筑不利于鸟类群落,而市区园林化建设对丰富鸟类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5月利用Baermann湿漏斗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湿生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动物标本36 336只,隶属于3门3纲3目(类),优势类群为小杆目线虫(97.55%),常见类群为线蚓类(2.20%)。湿生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在交错带各环境梯度间相对稳定,但数量在各环境梯度间存在变化;由森林带至草原带方向,小杆目线虫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并在草甸-草原区达到高峰,而线蚓类和轮虫类呈递减趋势且在草甸-草原区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以“培育全面发展的草业人才”为目标,探索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拓展专业思政教学平台与途径、全学科渗透专业思政教育资源等方面在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开展专业思政建设,形成“专业内外协同育人、课课联合思政育人”的专业思政育人环境,提高草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草学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方便稳定地获得松毛虫基因组DNA,寻找适合于松毛虫ISSR-PCR扩增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用SDS-蛋白酶K法和CTAB法对松毛虫雌成虫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显示: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带型整齐,无降解,DNA得率和纯度都较高,操作简单无需纯化,用于ISSR扩增时其稳定性和重复性都很好;而用CTAB法提取出的DNA浓度低,杂质较多,琼脂糖凝胶电泳甚至检测不出,此方法提取的DNA作为ISSR反应模板时需要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菟丝子对1~42日龄肉仔鸡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DZ组)饲喂基础饲粮;菟丝子试验组(TS组)饲喂基础饲粮+2%菟丝子;酒炙菟丝子试验组(JTS组)饲喂基础饲粮+2%酒炙菟丝子。在第21 d和42 d测定肉仔鸡血清中的免疫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酒炙菟丝子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仔鸡的血清LZM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并且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的血清GLB水平(P<0.05)、脾脏指数(P<0.05)、血浆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仔鸡的胸肌MDA含量(P<0.05)。(2)与菟丝子组相比,酒炙菟丝子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胸腺指数(P<0.05)。说明菟丝子能增强肉仔鸡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酒炙菟丝子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评估全混合日粮中青贮银合欢与棕榈粕的添加比例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96头平均体重为19.82 kg的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T1~T3组绵羊在10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分别饲喂棕榈粕与青贮银合欢添加比例为2∶1、1∶1和1∶2的全混合日粮。结果:T3组绵羊的平均日增重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44.47%和26.02%(P<0.05),同时T3组饲料效率较T1组显著提高44.48%(P<0.05)。T3组绵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19.34%和17.98%(P<0.05)。T3组绵羊氮沉积量较T1组显著提高13.71%(P<0.05),同时T2和T3组绵羊氮沉积与氮摄入量比值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12.36%和15.13%(P<0.05)。T2组绵羊瘤胃pH值较T1和T3组分别显著提高4.55%和5.16%(P<0.05),而T2和T3组绵羊瘤胃氨氮浓度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34.40%和38.63%(P<0.05),但乙酸与丙酸比值较T1组分别显著降低5.13%和4.81%(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全混合日粮中青贮银合欢与棕榈粕添加水平为2:1时可改善绵羊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氮沉积,促进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关键词]纤维|牧草|绵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  相似文献   
17.
狍(Capreolus capreolus)别名狍子、狍鹿、野鹿等,隶属于哺乳动物偶蹄目鹿科狍属,是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小规模的饲养模式必然不能满足人们对狍产品的需求,形成像猪、牛、羊一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这一地区不同植被地带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53 722只,隶属于6门11纲27目(类)。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柄眼目、小蚓类、弹尾目和膜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湿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小杆目。研究表明,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呈减少趋势,森林带和森林-草甸区具有最高的类群数,交错带草甸-草原区和森林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量;不同植被地带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存在差异;DG指数、J指数和C指数差异显著。不同植被地带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夏季各个植被地带土壤动物具有最高的类群数,秋季森林带和森林-草甸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量;DG指数在不同植被地带中(森林带除外)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山羊PRNP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旨在筛选调节朊蛋白表达水平的关键区域或转录因子,为阐明山羊PRNP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从遗传学角度降低朊蛋白病的发生提供思路。【方法】以山羊PRN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U870890)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山羊PRNP基因5′侧翼区片段,并将扩增片段克隆至pEASY-T3载体,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在线工具进行启动子区域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预测;利用缺失突变技术扩增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的片段11个,并克隆至pEASY-T3载体后,鉴定为阳性的质粒和pGL3-Basic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Mlu I和Bgl II进行酶切,并回收酶切产物;利用T4连接酶进行目的片段与pGL3-Basic连接,鉴定为阳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提取无内毒素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至SH-SY5Y细胞,转染48h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进行各缺失突变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启动活性检测。【结果】成功克隆了山羊PRNP基因5′侧翼区片段,长度为2 332 bp,且该片段含有预测的启动子活性区域、保守的motifs和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成功克隆了11个含有不同长度启动子的片段,并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连接,并构建了目的片段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时脂质体与DNA的比例为1﹕0.5,萤火虫荧光素酶载体与海肾荧光素酶比例为50﹕1;山羊PRNP基因5′侧翼区存在着核心启动子,启动子活性最强的区域为-519-+82 bp,且在-220-+59 bp这一区域存在着正调控元件,外显子1对启动子活性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4个motifs可能为正调控元件结合位点;在强启动子活性区存在10个Sp1结合位点,2个AP-2 alpha结合位点和1个AP-1结合位点;山羊PRNP基因motif 3和motif 4分别预测为转录因子Foxp3和COE 1的结合位点。【结论】确定了山羊PRNP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519-+82bp),外显子1对启动子活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2006年夏季在河北塞罕坝地区运用固定样线法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人工针叶林恢复形成的40年生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并同自然恢复形成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进行比较.共记录鸟类39种.分别隶属于8目17科.结果表明:人工针叶林恢复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人工针叶林鸟类物种数为(4.14±0.60)种·hm-2,密度为(26.21±7.64)只·hm-2,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18)天然阔叶林,且密度与天然混交林无显著差异(P=0.902),人工针叶林中的沼泽山雀和黄眉柳莺的密度有了显著提高,分别从(2.78±0.67)只·hm-2和(1.21±0.45)只·hm-2增加到(13.57±5.58)只·hm.(P=0.027)和(5.95 4-1.56)只·hm-2(P=0.009,0.002),但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值(H')较小(0.98 4-0.10)、均匀度(J)显著较低(0.73 ±0.04)(P=0.003,0.045);在鸟类4个取食集团中,人工针叶林有2个取食集团的物种组成与自然恢复无显著差异,但密度却有较大的变化,人工针叶林可以显著提高食虫鸟的密度(P=0.041),但杂食鸟和食谷鸟密度均显著低于天然混交林(P=0.007,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