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gaea)及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共7种植物样品和阳性对照PaWB菏泽分离物(PaWB-HZ)中均得到了约1.2 kb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这7种植原体分离物和PaWB-HZ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rI- D亚组。对所采集的植原体侵染的寄主植株辣椒、山药、花生、南瓜和泡桐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仅在PaWB-HZ侵染的泡桐中发现翠绿色特异荧光,在健康泡桐及其它4种分离物侵染的植物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植原体特异荧光。【结论】首次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存在的7种其它植物中检测到植原体,并且测定其植原体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片段高度同源,初步推测这7种植物可能是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自然寄主或是通过昆虫偶尔被感染。  相似文献   
82.
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用户对农业信息搜索需求为研究背景,设计实现了1个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该系统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对农业主题进行识别,并采用网页内容和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排序结果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3.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丛枝菌根真菌(AMF)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本研究借助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长期定位试验,以不同建植年限(L2019、L2012、L200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为研究对象,玉米(Zea mays)田为对照,研究GRSP含量的主要调控因子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AMF丰度(侵染率、菌丝密度)和GRSP含量显著提高(P <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之间显著正相关(P <0.05),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和总提取球囊霉素土壤蛋白含量均与水稳性团粒特征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大于0.25 mm的团聚体含量(R0.25)之间显著正相关(P <0.0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土壤AMF丰度和GRSP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速效磷(P=0.002)和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84.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肥配合施用对旱地冬小麦的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锰肥配施影响小麦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吸收量。施用钾、锰肥小麦体内氮、磷含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CK),其中氮较为明显;钾含量则高于相应的对照。灌浆期氮、钾吸收量与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均随钾、锰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5.
为监测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牦牛40头,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4 mL的剂量、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及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每头2 mL的剂量进行接种,并于免疫后30、60、90、120、150和180 d后采集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牦牛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免疫6个月后能维持较高的血清抗体效价;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效价较低。本试验对免疫后抗体的监测评估为今后牦牛三种疫病的疫苗免疫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6.
长期施肥对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关中典型土壤———土进行了连续25 a的定位施肥试验。通过对25年来不同施肥小区土壤肥力差异的分析研究表明:多年连续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以及作物产量,即单施化肥或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又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7.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识别和形状特征提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了利用色差R-G和色差比(R-G)/(G-B)相结合的苹果识别方法.在顺光、逆光等不同情况下对拍摄的苹果图像进行了识别,并对识别后的图像进行消除噪声、区域填充等预处理,获得苹果的轮廓图像.针对轮廓图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形状特征提取.采取多次运行遗传算法,并依次转换目标轮廓点为背景点的方法,处理果实图像邻接、重叠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苹果识别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阴影、逆光、土壤等影响,识别率达97%.基于遗传算法的形状特征提取方法,可对邻接、重叠图像进行有效分割,快速、准确地实现苹果图像圆心坐标和半径的提取.  相似文献   
88.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早期作物行中心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早期作物行中心线检测算法。利用G-R颜色特征因子分割作物与背景。根据作物与杂草的长度属性去除部分杂草噪声,应用垂直投影法动态检测作物行数,并提取作物行中点为特征点,获得特征点图像。利用特征点间的邻近关系对特征点进行分类,对归类后的特征点进行两次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作物行中心线。对于有作物缺失的作物行,采用统计条形区域内特征点数量的方法判别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克服杂草和作物缺失的影响,实时地提取小麦、玉米和大豆作物行,平均每幅图像处理时间小于  相似文献   
89.
为解决寒冷地区机场混凝土道面在环境侵蚀和飞机荷载双重作用下,在承载力尚满足运行要求时所产生的表层破坏,提出将纤维、聚合物乳液掺入混凝土以及在混凝土表面喷涂硅烷保护剂等三种方式来增强道面混凝土的表面性能。设计了单面冻融循环试验和磨耗试验,以冻融后质量和相对动弹模量损失以及磨耗质量损失为评价指标对三种材料强化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对其强化机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强化方式均能有效提升道面混凝土的表面性能,其中掺加纤维和乳液的方式适合寒区新建机场的道面施工,表面喷涂硅烷的方式适合使用中机场道面的补强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90.
【目的】干旱缺水是制约滇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滇中干旱变化规律对制定区域抗旱对策、应对干旱缺水问题十分必要。【方法】以近40年来滇中45个气象站的月降水、气温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降水蒸发差值(P-PET)初步衡量滇中地区水分盈亏状况,然后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计算了滇中旱季SPEI的总体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分析滇中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0年,滇中地区冬春两季、干季水分亏缺较为严重,除春季SPEI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冬季、干季均以下降趋势变化;干季周期变化为11、18、29年,春季周期变化为6、12、24年,冬季为8、12、18年。滇中各季SPEI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为总体一致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制定抗旱策略、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