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3篇
  2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稻对高低光强适应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焦德茂  高亮之 《作物学报》1996,22(6):668-672
为阐明水稻对高、低光强的适应性,比较了不同品种光系统和光合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不耐高光强的品种相比,适应广幅光强的品种在强光条件下,PSⅡ活性、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而PSⅠ、碳酸酐酶(CA)、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因此叶片受光氧化伤害较轻。在遮荫条件(1/5自然光)下生长,与不耐荫品种相比,适应广幅光强品种RuBPc活性和光合速率及每株干重下降幅度较小。看来,在强光下具有稳定的PSⅡ活  相似文献   
22.
小麦群体叶面积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作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建立了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用小麦品种895004在南京叶区种植时的试验和当年气象资料对其进行检验,表明小麦群体叶面积动态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水稻最佳株型群体受光量与光合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选择4种典型的水稻株型(上挺下挺,下挺下披,上披下挺和上披下披)进行群体光合量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可利用日照百分率资料推算直射光与散射光的方法,进而计算1日中每小时直光与散射光的消光系数,水平受光量,叶面受光量和群体光合量。对各小时的群体光合理求和,即可得到日光合量。  相似文献   
24.
玉米产量形成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玉米产量形成模拟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问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25.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是种植智能化、数字化与精确化的桥梁与纽带。本文对作物计算机模型的定义、模型分类、产生和发展、应用及意义等进行了概述。作物模拟技术经历了初创、发展及完善与成熟阶段。作物模拟研究的作用主要有解释作物生长过程的机理、预测及调控指导 3个方面 ,其目的主要有定量关系、综合知识、检验假设、进行模拟、支持决策与教学及连接其它模型等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知工具 ,使作物生产决策向动态、定量、目标与优化方向发展 ,实现智能化与精确化管理 ,推动农业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数字化农业气象学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农业必然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化方法学将要渗透到农业气象学的所有领域,如作物气象、农业气候、农业气象预报、农田小气候与微气象、畜牧气象、园林气象等,使农业气象学从传统水平向现代化、数字化水平发展。数字化农业气象学将在我国的数字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1999年),国际上形成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它预示着21世纪的农业将呈现出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崭新面貌。我国2000年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本文试图对“数字农业”的含义和它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28.
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For-PASM)是模拟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应用模型。For-PASM包括常年模拟和牧草品种参数调试两个系统。各系统包含生长周期、叶面积动态、收割期与收割次数及光合生产和产量等模块。牧草的生长发育是由气候因素决定的,依据积温来确定牧草生育期和收获期,禾本科以抽穗期为收获期,豆科牧草以初花期为收获期。模型的功能是模拟牧草的收获期、产量季节性动态以及年产量。用四川雅安市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生产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For-PASM在模拟牧草收割期和牧草季节性的产量动态中,季节性干物质产量动态趋势与总产量均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9.
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的增产对全国粮食增产有重大作用。水稻增产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问题。水稻的光能利用既与水稻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亦与气候条件有关。本文运用气候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水稻光能利用与气候条件的生态关系,试图阐明我国水稻在气候条件制约下的光能利用潜力,阐明我国各地水稻近期的增产潜力与途径,以及今后进一步增产的潜力与途径。  相似文献   
30.
中国农作物种植制度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农业气候特点与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的种植制度,体现了该地区农作物生产的战略部署,它涉及到气候、土壤、地貌、人口、作物种类,水肥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在其中,热、水、光等气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然,它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人地比、水肥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