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3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比较3种沸石对膜过滤后猪场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样品1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沸石适宜投加量为每100 mL废水中投加7.5~10.0 g,振荡可提高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在废水处理池中安装曝气装置可加速沸石对氨氮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方法】2015~2016年,采样观察对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2.80±0.286+,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1+;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087 2L2.506(R2=0.878);体长和肠长的关系式为: LI =3.091 3 L-50.588(R2=0.795 5);上游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69.57 cm,生产系数k=0.12,W∞=3 610.79 g,t0 = - 0.65,ti=1.65+ ;种群总体(n=40)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 = 69.58 (1-e-0.12 (t + 0.65)) 和Wt = 3 610.79 (1-e-0.12 (t + 0.65))2.506。种群总体成熟系数和丰满度:GSI=(12.38±1.69)和K=(72.71±1.62)。【结论】塔里木河流域上游水库鲤属于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甬优1540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甬优1540产量为脲甲醛缓释肥处理>稳定性肥料处理>常规习惯施肥处理>水稻配方肥处理>木质素缓释肥处理,脲甲醛缓释肥处理和稳定性肥料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1%和1.2%。水稻株高以常规习惯施肥处理最高,有效穗以脲甲醛缓释肥处理最多,每穗实粒数以木质素缓释肥处理最多,千粒重以稳定性肥料处理最高。经济效益以稳定性肥料处理最高,667 m2效益可达465.6元。不同缓控释肥的施用对水稻生产有省时省工的作用,施氮量和缓控释肥氮素前期(水稻分蘖期)释放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缓控释肥价格是限制其推广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鲤杂交F1体质量的关联性,本研究以2个品种鲤(Cyprinus carpio)(建鲤、黄河鲤)双列杂交F1的4个群体为实验材料,应用2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检测不同基因型间体质量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08~6.0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6.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2~0.77,平均期望观测杂合度为0.47~0.55,平均PIC为0.42~0.49。4个鲤群体中,黄河鲤纯繁群体(Hh)和黄建杂交群体(Hj)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9 5)。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显示,黄河鲤纯繁群体(Hh)和黄建杂交群体(Hj)亲缘关系最近。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微卫星座位与体质量的关联性发现,HLJ13位点在纯繁组合不同基因型之间都检测到了显著性差异,Koi42位点只在建鲤纯繁组合内检测到基因型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只有Koi42AA型检测到的体质量值在杂交组合Hj和Jh中显著高于亲本建鲤和黄河鲤自繁组合。以上结果提示Koi42位点可能与杂种优势相关,这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5.
施肥、起垄、播种是玉米垄侧栽培中的核心技术。垄侧栽培所用的犁杖要求是打耳铧子.铧子的宽度一般不能超过27—30厘米。播种方式有两种:一是人工等距点播,平地(垄距较窄的1第一年采取该栽培方式的地块.可在原垄沟靠近另一条垄侧处先穿一犁,施入化肥,做到化肥深施,然后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用播种器人工精量播种并施入口肥.覆土并脚踏镇压保墒。坡地或垄距较宽的地块可先在垄沟施入底肥.然后直接在垄侧深穿一犁起垄.用播种器播种、覆土。二是跟随犁种.  相似文献   
126.
竹茎兰族为兰科树兰亚科最为古老的类群之一。本文报道福建省发现的一种竹茎兰族植物,短穗竹茎兰Tropidia curculigoides Lindl.,并提供其形态描述和照片。  相似文献   
127.
对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有野生药用植物190科758属1262种,其中药用被子植物的种类最丰富;药用部位以根、根茎为主;清热解毒类药用植物最多;药性以平性药为主,且大都为苦药味;有毒植物有104种,其中小毒植物占53.85%。  相似文献   
128.
不同耕种年限红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良  徐仁扣 《土壤》2010,42(4):560-563
以江西省余江县不同种植年限的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研究了土壤有机质、pH、阳离子交换量(CEC)、游离氧化铁含量和氧化铁活化度随时间变化趋势;选择耕种7、22和80年的土壤剖面,研究了游离氧化铁和无定形氧化铁在剖面不同层次的分布。结果表明,耕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淹水种稻导致土壤pH升高,但主要发生在种稻的前7年,7~80年间土壤pH变化不大。土壤CEC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17年达到最大,然后随种稻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而减小。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随种稻时间呈下降趋势,但种稻后土壤氧化铁的活化度高于母土旱地红壤。对7年和80年水稻土,表层土壤游离氧化铁的含量低于底层土壤,说明铁在剖面中存在淋溶迁移。7年和22年水稻土表层土壤无定形氧化铁含量高于底层土壤,但对80年水稻土,土壤无定形氧化铁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9.
兴隆片区是距济南市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4大泉群直线距离最近、面积最大的典型性强渗漏补给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其部分区域逐渐由近自然型向覆盖性强渗漏带过渡。基于强渗漏带保护策略和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兴隆强渗漏带不同开发情景进行了分析模拟,提出了兴隆强渗漏带保护性开发措施。结果表明:在较少考虑保护和低影响开发的原规划A情景下,建设后地表径流的增加量约6.5万m~3/(a·km~2),增幅为36.29%;入渗补给量减少约8.8万m~3/(a·km~2),降幅为46.86%。在充分考虑保护和低影响开发的调整规划B情景下,比A情景减少地表径流约16.17%,增加入渗补给约41.20%,保护效果明显;但与近自然态相比,入渗补给量仅恢复至原水平的75%。开发建设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损坏了强渗漏带地下水补给功能,即便采取低影响开发,也无法完全消除因工程建设导致的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因此以全流域生态修复和调水补源为核心的C情景的入渗补给功能可恢复并增加至现状的129.85%,是最为理想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0.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针对南方广大红壤坡地果园因耕作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翔实的观测数据认真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差异,找出了多种措施的优劣,分别是横坡耕作、顺坡耕作、果园清耕和裸露对照,得出了增加植被、改进耕作有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单纯的耕作措施仍不能杜绝水土流失,欲要从根本上控制,还应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