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31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81.
以二年生盆栽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了12 m·s?1风速和63.28 g·(cm·min)?1风沙流强度吹袭胁迫0(CK)、10、20和30 min下二年生黑果枸杞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以揭示黑果枸杞对净风和风沙流胁迫的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净风胁迫下,MDA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逐渐降低,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呈增加趋势,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先升后降.风沙流胁迫下,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Pro含量、SS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均大于CK,膜透性增加,SP含量下降,SOD活性先降后升.这表明,黑果枸杞叶片在净风和风沙流吹袭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且均通过Pro和SS含量的积累增强渗透调节作用,提高植株抗风沙能力;净风胁迫下,POD起到保护作用,风沙流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共同对减轻细胞膜受损发挥了协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2.
青海云杉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的建群种,其天然更新的空间关联性及集聚模式对种群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于2022年8月对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2800-3300m样地内的青海云杉林进行每木检尺,研究将胸径小于50mm的青海云杉植株划为更新苗,并选取更新苗胸径、株高两个生物指标,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胸径、株高的空间关联性及集聚模式。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更新苗胸径、株高均表现为空间正自相关,胸径空间关联性呈现为2800m>3100m>3000m>2900m>3300m,株高空间关联性呈现为2800m>2900m>3100m>3000m>3300m,仅3200m样地胸径和株高均表现为不显著的空间负自相关,表明更新苗胸径和株高的空间关联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不同样地更新苗胸径和株高个体间空间正自相关的数量远多于空间负自相关,表明青海云杉更新个体的生长有益于邻近径级个体的生长。3)更新苗胸径和株高整体呈现为低低集聚比高高集聚更为集中,且相互间分界明显,表明邻近径级的植株间关系较为协调,径级差异较大的植株间排斥效应较为明显。4)更新苗胸径和株高均...  相似文献   
283.
【目的】研究对比若羌灰枣经蒸、煮、炒等炮制后其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若羌灰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总多酚和总三萜的含量,以DPPH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若羌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5±0.09)、(2.56±0.07)、(1.7±0.08)、(2.02±0.04) mg/g;总多酚含量分别为(66.73±1.22)、(46±0.97)、(52.98±0.58)、(47.62±0.35) mg/g;总三萜含量分别为(35.86±0.49)、(46.56±1.62)、(27.01±0.71)、(22.35±0.43) mg/g。在0.1~25.6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04、2.03、1.36、4.97、2.42 mg/mL。在0.125~2 mg/mL浓度范围内,VC、灰枣生品、蒸制品、煮制品、炒制品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  相似文献   
284.
【目的】探讨园林植物叶表面微结构对滞尘量的影响。【方法】以兰州市西固工业区10种园林绿化植物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称重法测定单位叶面积滞留颗粒物总量(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PM10、PM2.5的量,采用扫描电镜获取叶表面微结构影像,对叶片滞尘能力与叶表面微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10种园林绿化植物单位叶面积滞留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SP、PM10和PM2.5滞留量的变化区间分别为0.90~2.92、0.11~0.32和0.11~0.31 g/m2;10种绿化植物中单位面积滞尘量最多的是紫叶矮樱(Prunus×cisterna),其次是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和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滞尘量最小的为银杏(Ginkgo biloba)、丁香(Syringa oblata)、五角枫(Acermono Maxim)等;PM10、PM2.5<...  相似文献   
285.
科尔沁右翼中旗有机杏、李子果园基地与国家绿色生态产业政策相衔接,以环境资源为基础,有机栽培技术为依托,重点向有机健康食品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286.
为进一步探讨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深入了解黄河中小河流水沙变化驱动因素,采用M-K检验、Morlet小波、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1957—2021年关川河上游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变化及其对径流泥沙的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P>0.05),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呈增加趋势。径流模数、输沙模数对降水量的响应由强转弱,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逐渐增强;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水沙变化的关键路径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径流模数”,其次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径流→输沙模数”;再次是“降水量→径流模数”,最后是“降水量→径流模数→输沙模数”;降水量对水沙变化的总效应分别为0.42和0.38,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对水沙变化的总效应则分别为-0.72和-0.65,影响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次要因素为降水量。  相似文献   
287.
为筛选适合彭阳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辣椒新品种,进行了辣椒新品种塑料大棚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以绿亨621总产量最高,折合667m2产量4868.5 kg,较对照品种亨椒1号增产7.6%,其综合性状表现好,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88.
【目的】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强烈的干湿交替条件加剧了土壤水分亏缺。保水剂由于吸水持水能力强,研究其在稀土尾矿区的应用对于提升土壤水分条件、促进尾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通过模拟土壤吸水和蒸发过程,分析了6次干湿循环条件下保水剂粒径(1.0~2.0 mm、0.45~1.0 mm、<0.18 mm)及浓度(0.2%、0.4%、0.6%)对尾砂土保水和持水能力的影响,为开展保水剂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稀土尾砂区土壤水分条件差,其土壤饱和含水量(SWC)显著低于未采矿区自然土(36.21%<39.85%),自然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快、完全干旱时间较短;添加保水剂能显著改善尾砂土壤水分状况,尾砂土SWC提升了0.12~0.91倍,通过抵御土壤水分蒸发,土壤完全干旱时间延长了0.67倍,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得到提升。(2)保水剂应用效果主要受到土壤干湿循环因素的影响,经历6次干湿循环后添加保水剂的尾砂土SWC从54.87%降至39.33%,土壤完全干旱时间缩短,土壤中的保水剂吸水倍数(SC)从47.19 g/g降至18.01 g/g;削弱效应...  相似文献   
289.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土壤中氯的来源、含量及分布状况,以及氯对植株的生理功能的影响、植株中氯的分布和累积对其生理生长的影响及其反应出的毒害症状,为安全利用含氯微咸水和含氯肥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