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298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82篇
综合类   1344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789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MIC为0.0279μg/mL~3.575μg/mL,MBC为0.055μg/mL~7.11μg/mL。  相似文献   
92.
以南非蟛蜞菊为研究对象,以粉色凤仙花叶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水提取法、乙醇冷浸渍法和丙酮提取法分别提取凤仙花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设置0.010、0.005、0.0025g/mL 3种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凤仙花叶提取物对蟛蜞菊切花在瓶插期间水分平衡变化、花径叶生理代谢以及保鲜液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凤仙花叶的提取物对鲜切花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有很强的保鲜作用;保鲜效应依次为丙酮95%乙醇水,最佳提取方法是丙酮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对蟛蜞菊切花保鲜最适宜的浓度均为0.005g/mL。  相似文献   
93.
94.
现代玻璃温室智能气动天窗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满足现代温室对室内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快速、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气动自动化技术设计气动天窗系统,可以实现天窗系统开闭与开度的自动化调控。为此,讨论了气动天窗系统的原理,得出了驱动气缸负载模型以及各级风速下气缸负载特性,探讨了该系统可行性和特点。与传统技术比较,气动系统完全可以取代机械式开天窗,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位置控制精度高,天窗开度和通风面积显著增加,增强了利用自然通风调节温室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 60 g/hm2,C3: 90 g/hm2,C4: 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 %~2 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 -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均=0.012X+0.003,r =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编辑同志:请问如何使高压触电者脱离电源? (陕西省长武县刘斌) 刘斌同志:当发现有人高压触电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侧的高压开关,或者用绝缘操作杆拉开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如果出事地点附近没有可以断开的开关设备,则可以采用抛掷金属物使高压导电设备短路的方法,迫使电源侧保护装置动作,自动切断电源。但是在抛掷金属物时,应注意救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止自身触电或被高压短路的电弧烧伤。  相似文献   
98.
结合新疆籽瓜生产种植现状,针对4ZGJT-500型籽瓜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机捡拾装置存在的扎瓜齿易变形、断齿及脱落问题,设计一种不易脱落、耐用、抗变形性好的扎瓜齿,该齿可降低籽瓜的漏捡率,提高籽瓜的捡拾效率,加快籽瓜收获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一种高效农用果蔬装卸运输一体车设计方案,对组成一体车单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使得传统农用机械具备了可折叠的特性。同时,着重介绍了农用一体车的设计理念、结构设计及工作情况分析。将高效农用果蔬装卸运输一体车与传统的农用小推车进行对比,突显出了较大优势;分析了其较强的应用性,以及对田间小路、果园等路况不好的场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0.
10个紫花苜蓿品种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马春平  崔国文 《种子》2006,25(7):50-53
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分别用0%、0.3%、0.7%和1.0%的NaC l溶液进行处理,通过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幼苗重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NaC l溶液性鉴定较为合理;0.7%NaC 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苗重和幼苗高可作为苜蓿品种耐盐的鉴定指标。0.7%、1.0%NaC l溶液处理下,通过测定第3天和第5天各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可以鉴定耐盐性大小。对10个苜蓿品种耐盐性综合研究结果是:龙牧801和巨人201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肇东、龙牧803和CW 200;新疆大叶和爱菲尼特的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