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在本工作中,通过平板筛选分离得到两个来自马铃薯的青枯假单胞菌菌株T2002和T2053(对花生不致病)的利福平抗性自发突变株T2016和T2017,通过三亲本接合,pGX1252分别以9.07×10-7、2.54×10-6频率被导入到T2016和T2017中,所得接合子T2123(T2016/pGX1252)和T2124(T2017/pGX1252)均分别能使花生汕油523发生青枯病,但它们侵染的植株出现病症的时间比T2005晚3~5 d,说明pGX1252能扩大T2016和T2017的寄主范围使之包括花生.从侵染T2123、T2124的病株中重新分离病菌,四环素抗性检测和质粒检测表明所有细菌均含有pGX1252,说明在植物体内无抗生素选择压力情况下pGX1252能在T2016、T2017中稳定存在.本工作进一步证实pGX1252带有特异性控制青枯假单胞菌在花生上致病的与寄主专一性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硅胶平板分离法和亚硝化作用试验,筛选出1株亚硝化速率较高的菌株(编号为N4,下同).经初步鉴定其为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spira sp.),并对它作了亚硝化作用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的亚硝化作用条件为温度30 ℃、pH值7.5~8.0,初始氨氮浓度100~150 mg/L,通气量为摇床转速110 r/min,碱度为NaHCO3浓度1 700 mg/L.在此条件下,接种浓度为15%,培养24 h,氨氮去除率为99.47%,亚硝酸盐氮积累量可达到116.65 mg/L.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选择性Zarrouk无机培养基从北海螺旋藻养殖场水样中富集和稀释平板分离出9株螺旋藻,经对其生长测定,从中筛选出一株生长较快、藻体粗壮的螺旋藻藻种(暂定名SP06),通过对其形态学观察、培养基优化和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藻螺旋状,细胞为短圆柱形,藻体长50-600μm,径宽30-70μm,螺旋数3-10,在配方为NaHCO3 16.8g/L、KH2PO4 0.4g/L、NaNO3 2.7g/L、NaCl 1.0g/L、FeSO4 0.005g/L、MgSO4 0.1g/L、K2SO4 1.0g/L、CaCl2 0.04g/L液体培养基中,在起始pH8-10,光照强度4000Lx,30℃/25℃光/暗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8d每升养殖水可收获湿藻46-48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从德国哥廷根污水处理厂腐化塔污泥中分离出的两株甲烷细菌,其中一株为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formicicum),其细胞杆状,可利用甲酸或H2/CO2作为碳源和能源,另一株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其细胞球状,成堆排列,可利用甲醇或H2/CO2作为碳源和能源。  相似文献   
15.
定性定量分析双孢磨菇不同形态发生阶段不同细胞组织的可溶性蛋白。在所研究的三个商业品种中,其中两个品种菌盖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其他细胞组织高是有意义的。通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研究菌盖、菌柄,菌环或初生和次生菌丝体的蛋白质剖面亦不相同。在菌环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在菌盖的细胞组织中最低。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酶异构酶的带状范型在不同形态发生期不同。在菌盖、菌环和菌柄提取物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酶原相同。可是,在菌丝体提取物中缺乏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酪氨酸酶这两个带。测定菌丝体提取物过氧化酶的凝胶染色却显出最大量的区带。从菌丝体到原基及最终产生菌伞的形态发生中,这些酶的作用已被讨论。尽管双孢蘑菇的商品重要(Sange)embach(=A·brumescens peck),但是从菌丝体生化反应的结果导致形成一个成熟的担子果是仅仅知道的部分。在这一性状研究中,主要欠缺的是结成担子果所要求的环境和营养条件很严格。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初始的担子果或果体的形成是非常困难的。相反,在某些担子菌中如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和Coprinus的一些种,在容器里的形态发生能被利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控制(Madelin,1956a,b;Raper and Krongelb 1958)。在菇房,蘑菇生长在消过毒,供给其生长发育木质素营养丰富的堆肥。木质素被酚氧化酶分解,随后酚的产物被利用,这在初始启蒙期间比在菌丝生长期间多(Gerrits 1968)。而且营养范型与原基外表的转变同时发生。为了研究导致担子菌从一个水平生长菌丝到形成一个垂直或竖直担子果因素的性质。我们已在蘑菇的不同发育阶段,研究它的可溶性蛋白和苯酚一氧化酶。过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异构酶带状范型已通过聚丙烯酰胶电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选择培养法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出固氮、解磷、促长等4组土壤微生物有益菌群,并利用它们之间的互生关系,以糖蜜酒精废液为主要基质,限定性混合发酵,研制出高效生态复合菌肥。经在甘蔗、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田间小区试验和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大面积田间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可用其对水配成合适的稀释液对作物进行浸种、喷施、根施,施用量50~80kg/hm2与对照比较,减少施用化肥20%,甘蔗、水稻、蔬菜分别增加产量7.71%、14.00%、20%~40%;以其0.1%的量接种秸秆堆肥,与传统堆肥比较具有显著加快腐熟和增加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