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8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8篇 |
农学 | 80篇 |
基础科学 | 67篇 |
59篇 | |
综合类 | 476篇 |
农作物 | 101篇 |
水产渔业 | 66篇 |
畜牧兽医 | 425篇 |
园艺 | 95篇 |
植物保护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183.
184.
正蒙古栎又称柞树,俗称蔡树,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Ledeb,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属于特殊树种资源系列。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他树木混交成林均适宜。2013年以来,涞水县开始实施蒙古栎荒山造林项目,几年来项目进展顺利,育苗出苗率和荒山造林成活率逐步提高,形成了完整的蒙古栎等特殊树种培育经营管理技术体系,积累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5.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N、P、K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生物量、根长、根粗和茎长,氮磷钾配比为1:1.6:0.5和1:1.7:0.7时,适宜基肥施肥量为N130.5kg/hm2~153kg/hm2、P205202.5kg/hm2~255kg/hm2、K2O64.5kg/hm2~105kg/hm2,即磷二铵375kg/hm2~450kg/hm2,氮磷钾混配肥525kg/hm2~600kg/hm2,硫酸钾75kg/hm2~150kg/hm2。 相似文献
186.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手术方法在牛胆囊内埋植异物作为核心,促使牛沉积更加接近“天然牛黄”的产品(称为培育牛黄),以便开辟药源,满足医疗方面对牛黄的需求。同时为内蒙地区大批黄牛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对胆囊埋植异物提出了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手术方法,并对异物的种类进行了筛选和探讨。 3、对17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胆红素、胆固醇、胆酸、去氧胆酸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牛黄的这几个成分相同,但含量多少有所不同。对5个培育牛黄样品进行了镇静、解热、抗炎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药理作用性质与天然牛黄相同,皆具有镇静、解热、抗炎作用。作用程度二者相近且都此人工牛黄作用强。 4、对二头胆囊埋植异物的胆瘘牛的胆汁与血清中,胆红素、胆固醇、胆酸进行了测定,各数值均有变化。对胆汁β—葡萄糖醛醇苷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是活力增强。同时测定了100头正常牛胆汁与血清的胆红素、胆固醇、胆酸的含量。 5、对影响培育牛黄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一般说来异物种类,不同地区、体内埋植期限、不同个体对产量可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7.
188.
采用模拟自然光照的动态光照处理,对不同纬度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进行了光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湖南春大豆,在增加20%长光照处理,结荚至鼓粒期延迟日数,较出苗至开花期延迟日数多外,其余品种及处理的出苗至开花日数的变动最大,说明出苗至开花期,对日照反应最敏感。根据这个阶段的变化,确定吉林野生豆属短日照敏感型,湖南秋大豆、河南夏大豆属长日照敏感型,湖南春大豆属双迟钝型,河南野生豆、湖南野生豆及湖南夏大豆属双敏感型,吉林春大豆为双较迟钝型。品种对特定的光照最敏感。对日照的敏感程度不完全与纬度有关。讨论了光照反应特性与起源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9.
以控制大豆绿子叶的两个重叠隐性基因(d_1d_2)为标志基因,研究了花粉给体和受体基因型及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大豆天然异交率的影响。花粉受体和给体以10—80厘米距离在行间种植时,大豆天然异交存在显著的受体基因型效应和受体×给体互作效应;距离对大豆天然异交率无显著影响;给体基因型对大豆的天然异交率有显著影响,通交83—932为给体的异交率显著大于以其它基因型为给体的异交率。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