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7篇
  49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通过在冬小麦上设置不同用量的微肥硫酸铜试验得出: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施用硫酸铜1kg,能有效促进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生长,春季能促进幼穗分化、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和产量形成,不同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硫酸铜1kg/667m2后,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1∶2.8。  相似文献   
72.
颉红涛 《农家参谋》2013,(10):36-36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靠自己区别于其他不同组织的运营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叫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同行业或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凡是可以被复制的都不叫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3.
 通过TAIL-PCR 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基因组中克 隆到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基因BoMF1 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的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预测 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TATA-box、CAAT-box、MYB 结合位点、植物激 素响应单元等。为了研究该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亚克隆了BoMF1 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21 bp 序列,将其置 换pBI121 中的CaMV35S 启动子,驱动其下游的GUS 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oMF1P,以pBI121 空载体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结果表明,甘蓝BoMF1 启动子序列 能驱动GUS 基因在拟南芥花药发育晚期的花药和花粉中特异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74.
干旱气候条件下水分胁迫对辣椒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郁继华  徐秉良  颉建明 《核农学报》2012,26(8):1197-1203
以"陇椒2号"辣椒为材料,研究了正常水分处理、轻度水分胁迫和中度水分胁迫对辣椒叶片MDA含量、保护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确定甘肃省干旱气候条件下满足辣椒正常生长的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处理下辣椒叶片的MDA含量呈上升的趋势,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度水分胁迫下辣椒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另外2个处理,POD活性在处理前期较高,在处理后期则下降;3种处理下辣椒叶片的Fv/Fm、Fv’/Fm’、ФPSII和qP指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处理后期,中度水分胁迫下的叶片上述指标较低;3种处理下辣椒叶片的NPQ指标变化趋势与qP指标的趋势相反,在轻度水分胁迫下2个指标的变化较为平缓。综合结果说明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干旱地区,轻度水分胁迫(田间持水量的60%)可以满足辣椒的正常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对绿菜花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绿菜花幼苗光合适宜的温度较同类蔬菜高 ,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早性 ,在其它环境条件基本适宜时 ,绿菜花幼苗光合适宜温度为 3 0~ 3 5℃ ,光饱和点为10 70umoL·m -2·s -1,光补偿点为 81umoL·m -2·s -1,处理中 60 %土壤相对湿度下光合作用最强 ,在 40 %土壤相对湿度下仍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6.
基于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20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完全相关系数方法开展了近57年水面蒸发量汛期(6-9月)、非汛期(10-5月)、年(1-12月)和年代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近57年五道沟地区年均气温以0.27℃/10a速率上升,而蒸发皿实测蒸发量以85.8 mm/10a速率下降,该地区存在明显“蒸发悖论”现象;汛期、非汛期气温分别以0.05、0.27℃/10a速率上升,蒸发以41.49、30.39 mm/10a速率下降;“蒸发悖论”规律显著性排序为汛期>年>非汛期。(2)近5个年代中,20世纪80年代气温上升幅度最小且蒸发量下降幅度最大,“蒸发悖论”规律最显著;21世纪以来,较20世纪末悖论现象较不显著。(3)该地区“蒸发悖论”主要成因是风速减小、相对湿度增加以及日照时数减少。与1964-1989年基准期相比,1990-2020年各影响因子对蒸发量下降的贡献率为:年尺度上,风速(49.1%)>相对湿度(35.4%);汛期日照时数(34.9%)>相对湿度(32.3%)>风速(22.0%);非汛期相对湿度(73.6%)>风速(32.1%)。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鲜枣成熟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为研究鲜枣成熟衰老机理及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鲜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菜兼用性高产作物之一,素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之美称,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深受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79.
李银康  钟金香  鲍虞园  应紫薇  颉晓勇 《水产学报》2023,47(4):049110-049110
为了探究不同龄期中国鲎幼鲎生长特性,实验测定了2~4龄幼鲎头胸部长(X1)、头胸部宽(X2)、腹部长(X3)、腹部宽(X4)、剑尾长(X5)、全长(X6)和体重(Y)等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形态性状对体重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2~4龄幼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形态性状均为头胸部宽(X2);通径分析发现,头胸部宽(X2)对2龄和3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腹部宽(X4)对4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对2~4龄幼鲎头胸部宽和体重进行对数处理,获得异速生长方程回归系数(b)为2.746,表明此阶段幼鲎体重增长率大于头胸部宽增长率,处于正生长期。实验表明,不同龄期阶段中国鲎苗种筛选所依据的形态性状有所差异,中国鲎幼鲎阶段种质评价应考虑其异速生长规律,同时也为探究鲎的生长与性状、结构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莴笋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生物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1)、100%常规施肥(CK2)、8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1)、8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2)、70%常规施肥+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3)、70%常规施肥+2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T4)。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莴笋的株高、茎长及茎粗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2效果最优;在相同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下,化肥减施20%较减施30%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增强;T2处理莴笋叶绿素总量分别比CK1处理和CK2处理提高17.32%和1.74%;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高于其他处理6.90%~49.35%和6.26%~58.64%;与CK2相比, T1、T2、T3和T4分别增产4.76%、15.31%、11.06%和4.11%,其中T2产量最高,达8 277.00 kg·667m~(-2),其经济效益比CK2增长11.64%;化肥减施并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肥料贡献率均显著高于CK2处理, 100%常规施肥供大于求,供需平衡破坏,导致肥料的浪费;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莴笋硝酸盐含量降低, T3处理降低幅度最大,茎、叶中硝酸盐含量较CK2分别降低26.53%和20.96%;配施生物有机肥可提高莴笋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配施400 kg·667m~(-2)时效果更优。化肥减施20%的条件下配施4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可增强莴笋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可食用部分品质,是实现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良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