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274篇
  166篇
综合类   1793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1241篇
园艺   333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菜薹(菜心)、菠菜、生菜、大白菜为材料,采用甘蔗渣作基质栽培,于收获前20d施用双氰胺,研究其对该4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双氰胺显著减少了菜心、菠菜、生菜、大白菜的硝酸盐积累,使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4.9%、27.1%、39.1%和41.6%,而对产量和品质无不良影响,还可显著提高大白菜VC含量。  相似文献   
972.
973.
近期内,铬(Cr)有可能成为动物饲料常规微量元素添加成分。现已证明补铬能够减少应激肥育犊牛的发病率及对抗生素的需要量。 最近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锌和铜可以提高肥育犊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反应。有报道指出,运输应激、饥饿和感染牛鼻气管炎会使牛的尿中锌和铜的排出量增加。对人和鼠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应激因素(如葡萄糖  相似文献   
974.
塑料袋包装包衣棉种的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衣脱绒棉种,于室内自然条件下贮藏150天,定期测定包衣棉种的含水量、发芽率和电导率表明,塑料袋密封包装对包衣棉种及其对照的贮藏均无不良影响。是棉种较为理想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975.
曾明华 《畜牧与兽医》1995,27(3):111-112
本文报告了安定作为镇静药的效果。试验用猪35头,第一组23头、第二组12头,剂量为0.9~1.2mg/kg,耳静脉(剂量为0.25~0.5mg/kg)注射。结果表明,低剂量对猪全身作用较差,而高剂量效果较好,诱导期短,肌肉松弛能力良好,对体温、呼吸、脉博影响不明显,苏醒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该药是良好的猪腹腔手术镇静药。  相似文献   
976.
<正> 今年40岁的孙龙生是辽宁省义县九道岭镇九道岭村村民,全家四口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他根据自家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又没文化,单靠种地难以致富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种植牧草养兔致富的道路,成为全镇种草养兔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977.
978.
采用滤纸、黄砂和土壤作发芽床进行包衣脱绒棉子的发芽试验,结果土床最好,其适宜含水量为25%~35%,最适含水量为30%。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芽长均较高,且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黄砂作发芽床,其含水量以5%~11%为宜,最适含水量为8%~9%。砂床对包衣脱绒棉子的发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纸床最差,表现为包衣及对照的各测试值均较低,且与土床和砂床之间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79.
辽宁绒山羊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南部的盖州市、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庄河市和瓦房店市。近几年又延伸到本溪县、新宾县和桓仁县,数量达60多万只。50年代后期,在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在盖县(现盖州)发现了白色的绒山羊。当时叫盖县绒山羊。1980年在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盖县周围的县也有类似的绒山羊。同年在盖县建立了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由辽宁省畜牧兽医科研所主持,组织6个县统一开展绒山羊选育工作,并将该羊改名为辽宁绒山羊。1984年辽宁绒山羊正式通过国家鉴定,认定为绒用山羊品种,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志。该成果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绒山羊被毛全白色,头轻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须。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两后侧弯曲伸展,母羊角向后上方捻曲伸出。颈宽厚,背腰平直,四肢较短,蹄质结实,短瘦尾,尾尖上翘。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