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香菇菇渣混配基质对草莓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明香菇菇渣基质替代草炭的可行性,为菇渣作为有机基质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经过充分腐熟的香菇菇渣为材料,与草炭按照不同体积进行混配,形成香菇菇渣混配基质,研究不同混配基质对草莓幼苗的营养生长、根系活力及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处理T4显著提高了草莓幼苗的干重积累量、鲜重、株高和茎粗等生长指标;处理T4的根系活力比对照CK提升了16.3%,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T4增加了草莓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含量,而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草莓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b含量,处理T4对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影响不显著;处理T4显著提高了草莓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降低了气孔限制值。【结论】处理T4(75%草炭+25%香菇菇渣基质)较适合草莓幼苗的生长,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明确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生理学基础,以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G-B31和耐抽薹品种G-B4、G-B20为试材,研究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各糖组分、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除G-B20外,其他3个品种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均表现为抽薹临界期低于未抽薹时期。2个易抽薹品种均在抽薹临界期可溶性总糖含量达到最低,2个耐抽薹品种在花芽分化始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值,抽薹时期含量又迅速下降。2个易抽薹品种抽薹后期的半乳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抽薹前,并有大量积累的趋势,而2个耐抽薹品种相反。2个易抽薹品种的C/N在抽薹期最低,2个耐抽薹品种在高温处理过程中C/N不断升高。综上,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半乳糖、淀粉大量积累,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及C/N降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明确散叶生菜各品种性状间关系并筛选出最优品种,为育种工作建立良好基础,促进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推广。【方法】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隶属函数评估法对散叶生菜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鲜质量与株高、展幅、叶长和叶片数间呈现显著相关性;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20%,营养指标中维生素E、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变异系数均大于20%,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LE18119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1,隶属函数值评分最高。【结论】供试材料中LE18119为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84.
[目的]硒(Se)是植物生长的有益营养元素,为探明硒缓解生菜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北散生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研究硒对高温胁迫下生菜生长、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以及蔗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生菜幼苗的叶宽、叶鲜质量、根干鲜质量均显著下降,叶长增加;果糖和蔗糖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显著下降,酸性转化酶(AI)活性显著升高.高温胁迫下喷施亚硒酸钠后,显著提高了生菜幼苗的叶鲜质量和根干鲜质量,降低了叶长,降低了葡萄糖、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了SS和SPS酶活性,降低了AI酶活性.[结论]喷施亚硒酸钠能够通过提高生菜幼苗糖代谢能力,从而缓解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89.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单株质量、净菜质量(球质量)和莲座叶等叶片性状变异较大,显示了散叶莴苣在种质变异和创新方面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结球莴苣品种间相似程度较高,仅在叶柄厚、莲座叶、净菜质量上存在变异。在初夏散叶莴苣比春季分别提前12~36 d抽薹,结球莴苣提前18~38 d抽薹。在大棚高温胁迫更强时,散叶莴苣抽薹期进一步提前,而且82%的品种在10 d内抽薹,表现出对高温的敏感性,结球莴苣部分品种因热害而死亡,热害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结球莴苣品种间的耐热性。抽薹天数、中心柱长与单株质量、净菜质量、叶形比等呈显著的相关性,也是评价叶用莴苣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春季大棚种植采用热害指数、抽薹天数能够较好地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0.
北京市昌平区不同生菜品种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病害发生情况,为生菜栽培以及生菜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对北京市昌平区温室栽培的10个生菜品种的病害种类、病株率进行调查,并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调查的10个生菜品种共发生3种病害,分别是生菜霜霉病、生菜灰霉病和生菜软腐病。显微形态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生菜霜霉病和生菜灰霉病的病原物分别为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害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北散生2号’外,其他生菜品种上均有病害发生。‘北紫生3号’与‘红皱’品种只发生了生菜灰霉病,并且病株率较低,分别是6.8%和9.6%,表现相对抗病。所有调查的品种中,‘北散生2号’品种对以上3种病害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