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它在水稻、果树、油菜、大豆上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近年,有关多效唑对春花生地上部生长影响、喷施时期及浓度,时有报道。但对多效唑在不同土壤和不同株型品种的夏花生上应用效果及对产量因素的影响报导甚少。因此,本文旨在初步探明这个问题,为花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适合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山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南选山黧豆为材料,采用3种播种方式、4种播期和3种播量的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鲜草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栽培措施组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播种方式、播期、播量对山黧豆鲜草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浅旋耕浸种撒播(A_1)下山黧豆鲜草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0.05)高于浅旋耕干种撒播(A_2)及免耕干种撒播(A_3)。早播(B_1)时,鲜草产量及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0.05)优于晚播(B_3、B_4)。播量在45 kg/hm~2(C_2)水平下山黧豆鲜草产量最高为30 986.4 kg/hm~2,显著(P0.05)高于30 kg/hm~2(C_1)和60 kg/hm~2(C_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措施对山黧豆鲜草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贡献率大小为播量播期播种方式。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并对比各组合实际产量可以得出,早播组合较晚播组合农艺性状好、鲜草产量高,浅旋耕浸种撒播或浅旋耕干种撒播下,播量控制在45 kg/hm~2或60 kg/hm~2都可以得到较高产量。综合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可知,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南选山黧豆宜采用浅旋耕浸种撒播,播期在9月20日,播量控制在45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四川柑橘种植面积大,但普遍存在空行闲置、地力低下、柑橘产量低、品质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将豆科绿肥融入柑橘生产系统,集成了以耕作方式、播期协调、播量配置、周年覆盖、以草抑草、绿色防控为核心的柑橘园间作豆科绿肥高产栽培技术,并通过多年定位试验,阐明了间作豆科绿肥对柑橘园地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实现橘园科学规范管护及柑橘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逐年萎缩,202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当前国内大豆单产水平不到玉米、水稻的1/3,由于种植收益低,老百姓种植意愿不高,导致大豆推广难度大,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双双下降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大豆生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稳定大豆生产列为重要任务,如何扩种大豆,提高产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品种来源山黧豆是我院利用从南京植物园引进的扁荚山黧豆原始群体中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连续5代系统选择育成的绿肥新品种。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川审豆2012008),是我省有史以来通过审定的第一个绿肥新品种。二、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绿肥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鲜草2034.4kg,比对照扁荚山黧豆增产17.2%,居试验第一位;2008年大区生产试验,在蓬安、顺庆2点套作平均亩产鲜草1680.0kg、种子亩产68.6kg,分别比扁荚山黧豆增产15.9%和10.7%;同年在西充幼林果园套作,平均亩产鲜草2350kg,比对照扁荚山南黧豆增产13.0%。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四川大豆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的设想和思路,为四川和全国大豆育种、科研、生产和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评价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对柑橘生长环境和果实产质量的效应,为橘园绿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8年在橘园间作豆科绿肥南选山黧豆、光叶紫花苕、白三叶,以清耕处理为对照,研究间作绿肥对橘园土壤理化性质、杂草防效、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两年后3种绿肥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度和通气孔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间作绿肥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显著,以南选山黧豆和光叶紫花苕效果最好;间作绿肥后柑橘产量显著提高,增幅达13.6%~34.9%,果品可食率、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酸度下降。综上所述,橘园间作豆科绿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抑制杂草,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可在柑橘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光合产物积累分配的角度,阐明不同施氮处理下蚕豆苗期根系形态建成的机理。设置了1个对照和5个不同氮素处理,以成胡15和地方品种小米籽为试验材料,对植株形态、叶片光合、根系形态及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蚕豆株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N_(150)处理下最大,说明适宜的氮肥施用能促进蚕豆茎秆的生长;分析蚕豆光合特性发现,在N_(150)处理下蚕豆叶片光合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材料间均表现为成胡15显著高于小米籽。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光合速率与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9、0.892、0.932、0.890,P0.01),说明适宜的氮肥施用能提高蚕豆叶片的光合能力,而成胡15在不同施氮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适应性强,更适宜推广种植;分析蚕豆各器官生物量发现,蚕豆各器官生物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根冠比却不断降低,说明施氮促进了蚕豆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使植株的根冠比降低,而适宜的氮肥施用使植株的光合产物分配更合理,各器官生长也更协调;分析施氮对蚕豆根系生长的影响发现,在N_(150)处理下蚕豆根系形态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说明适宜的氮素能促进根系的生长,而过高的氮素将抑制根系的生长,使分配到根系的碳素主要用于氮素的吸收的转运,从而导致植株根系生长受阻;对两蚕豆材料的产量分析发现,在N_(150)处理下2个蚕豆材料的单株产量和其他产量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不同材料间表现为成胡15更优。施氮对蚕豆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适宜的氮肥施用能提高蚕豆的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并协调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同时也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为蚕豆的高产稳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稻秸还田提高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冬绿肥产量和养分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冬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轮作系统中主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光、温、养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研究稻秸还田对冬季豆科绿肥生长和养分积累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稻田豆科绿肥的高产栽培及稻秸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方法】  在广西、四川和安徽,分别以盐渍水稻土、紫色土和黄棕壤为供试土壤,进行相同处理的豆科绿肥盆栽试验,供试品种均为当地主栽品种。稻秸添加量设 3个水平:0、3000、6000 kg/hm2 (S0、S1、S2),每个稻秸添加水平下设两个施氮水平:0和45 kg/hm2 (N0、N45),共包括6个处理。于豆科绿肥盛花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鲜草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  【结果】  与稻秸不还田且不施氮肥处理(RS0N0)相比,盐渍水稻土、紫色土和黄棕壤上稻秸还田与氮肥配施处理的绿肥鲜草产量分别提高了63.0%~66.0%、35.2%~53.8%和103.6%~117.1%,植株氮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9.1%~41.5%、43.7%~67.2%和65.1%~70.5%,磷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2.1%~68.9%、31.4%~57.3%和37.9%~45.3%,钾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2.0%~58.7%、30.7%~35.0%和89.2%~102.9%。在盐渍水稻土、紫色土,稻秸还田(S1、S2)均可提高绿肥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配合施氮没有进一步提高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而在黄棕壤与秸秆半量还田相比,稻秸全量还田降低了绿肥产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肥地上部养分积累量,稻秸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则显著增加了绿肥的产量和地上部养分积累量。盐渍水稻土稻秸还田与氮肥配施处理(RS1N45和RS2N45)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黄棕壤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稻秸添加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与不施肥对照相比,3种土壤上稻秸与氮肥配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分析表明,稻秸还田及土壤类型对豆科绿肥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的累积量均有极显著正影响(P < 0.01),氮肥处理仅对豆科绿肥鲜草产量有极显著正影响(P < 0.01)。  【结论】  稻秸还田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豆科绿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提高了豆科绿肥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在肥力较高的盐渍水稻土和紫色土上,稻秸全量还田可显著增加豆科绿肥的鲜草产量,维持土壤有效养分,无需配合施用氮肥。在肥力较低的黄棕壤上,全量还田(6000 kg/hm2)需配施氮肥才可充分发挥稻秸还田的增产效果,缓解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玉米套作大豆模式,选用配套高产良种、规范玉米大豆带宽比、协调播期、群体合理配置、科学施肥、加强病虫防治是实现玉米套作大豆模式玉豆双双高产高效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