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残茬对低温潜沼性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土壤Fe2+含量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在低温潜沼性稻田中,与无秸秆残茬田(T0)相比,随着秸秆残茬量的增加(2.5~10.0 t·hm-2),T1,T2和T3处理的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增加2.2~4.8 cmol·kg-1;土壤Fe2+含量增加10.8~40.8 mg·kg-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23.2~96.5 mV。其中,当秸秆残茬量超过5.0 t·hm-2时,秧苗移栽-返青期土壤Fe2+含量增加88.2 mg·kg-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196 mv,不利于水稻生长。(2) 在低温潜沼性稻田中,与无秸秆残茬田(T0)相比,随着秸秆残茬量的增加(2.5~10.0 t·hm-2),T1,T2和T3处理的稻谷产量降低1 140~1 560 kg·hm-2;当秸秆残茬量高于5.0 t·hm-2时,稻谷千粒重降低0.2 g,结实率等显著降低4.2%。  相似文献   
102.
旱育秧密度对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旱育秧情况下秧苗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定量影响,为制订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和有关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旱育秧密度下的分蘖数、株高、根长、根数和干物质等性状的调查,研究旱育秧秧苗素质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秧苗密度下,播种后43d内各指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43d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总分蘖、根数和干物质等指标的变化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不同秧苗密度相比较,秧苗密度6.32cm×6.32cm和5.35cm×5.35cm的处理其分蘖和干物质含量都最高,是合理的旱育秧密度。[结论]密度、秧龄和密度×秧龄对各指标的影响都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索川西北丘陵区两熟制杂交中稻的抗旱节水栽培途径,以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超稀旱育秧分期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秧龄处理下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状况和节水效应。结果表明,秧龄处理对水稻同一品种的见穗期、完全齐穗和抽穗持续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成熟期的影响很小;在采用旱稀育壮秧和良好管理条件下,适度范围内的推迟移栽,杂交稻仍然能保持正常的本田分蘖能力,保持良好的穗粒结构,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推迟水稻的移栽期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本田前期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新育成的4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与10个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40个杂交组合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配合力上,父本的优劣顺序为C18-14、0575R>94R-1>RH9417,母本的优劣顺序为MZA、5YA>503STA>5Y503A、821E503A>503A>821E5YA>821STA、YT508A>STA;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5YA×94R-1;性状遗传力以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果数较高。  相似文献   
105.
杂交水稻旱稀育壮秧避旱移栽节水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川西北丘陵旱区两熟制杂交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套以旱稀育长龄壮秧和避旱移栽为核心技术的两熟制杂交水稻农艺节水丰产栽培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原理、技术优越性及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6.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养分及干物质积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中稻D优95、冈优22为材料,研究了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分配。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可以明显地提高稻株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量,尤其是生育后期,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对N、P、K的吸收强度仍较大,特别是N素,积累量多,干物质的生产与积累也较常规栽培大而快,表现出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齐穗后穗部N、P、K的积累仍有较大比例靠齐穗后的吸收,且穗部干物质的积累来自于齐穗后的光合作用的比例较大;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还可提高N、P、K及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经济系数及单位N、P、K的生产效率。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本田最佳密度为11.25~15.00万穴/hm2,比常规栽培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选用3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设计6 种不同播期种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每株穗数、每穗着粒数、单株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降幅较小,每穗着粒数和每株穗数降幅较大,导致单株产量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根据水稻单株产量在不同播期下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对参试的30个基因型水稻进行聚类分析,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类。从中选出单株产量对播期推迟反应不敏感的6个品种院宜香3724,B优827,C优725,B优0301,宜香2308,红优2009。  相似文献   
108.
以冈优725、天龙优540、川农优527、Q优6号和Ⅱ优498等5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在旱育超长龄秧迟栽条件下,研究了穴栽株数对水稻成穗结构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长龄秧迟栽条件下,壮秧单株每穴总穗数最多,其中二次分蘖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穴栽株数对水稻穗部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壮秧单株与弱秧单株或多株相比差异不显著.壮秧单株的生物产量、实粒重和收获指数都高于弱秧单株或多株处理.  相似文献   
109.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对作者提出的“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高产原理及技术进行了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不仅能获高产,而且能节省种子、劳力等生产成本,是多熟制地区特别是迟栽田及发挥重穗型品种增产潜力的一条重要的高产途径。“两超”栽培高产的直接原因是颖花数量的增加和籽粒的良好充实。“两超”栽培高素质的“超多蘖壮秧”和本田期健壮的个体生长是其穗足、穗大粒多的前提,而其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和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是其籽粒灌浆结实良好和单穗重提高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10.
杂交水稻麦(油)免耕直播省本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麦(油)后免耕直播是我们近年来从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稻田复种方式和水稻品种(组合)更替等生产实际出发研究出来的一项杂交水稻省本高效栽培新模式.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在小麦和油菜等小春作物收获后于麦茬或油菜茬田免耕直播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