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林业   544篇
农学   432篇
基础科学   298篇
  268篇
综合类   2385篇
农作物   420篇
水产渔业   306篇
畜牧兽医   1438篇
园艺   359篇
植物保护   26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将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CsGS1;3,GenBank登录号AB117934.1)克隆,并与穿梭表达载体pZ8-1连接,将重组质粒通过电转法转到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3032感受态细胞,构建了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22/pZ8-CsGS1;3。再将成功构建的该重组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30℃下诱导4 h后,进行体外酶活反应。反应产物用薄层层析(TLC)检测发现有产物茶氨酸生成,经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色谱仪(LC-MS)进一步检测确定其合成产物为茶氨酸。  相似文献   
97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诸多热议的问题中,自愿性保障应当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做好自愿性保障既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当然要求,又能有效降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更是此项改革最终成败的分水岭。但伴随着这一核心问题而来的,却是公安司法机关欺诈胁迫、被害人极力反对、犯罪嫌疑人违心认罪等重重阻碍。想要最终克服这些阻碍,从根本上解决自愿性保障问题,还得从落实法院审查、建立回转机制、保障上诉权利、明确律师定位四个有效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973.
文章对粗肋草‘吉祥’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外植体灭菌、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切苗方式的选择、生根诱导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8%的次氯酸钠溶液灭菌20 min可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粗肋草幼芽增殖采用MS+6-BA6.0 mg/L+NAA0.1mg/L+3%蔗糖+0.6%卡拉胶进行粗肋草的芽增殖扩繁培养,能获得较优的增殖效果;采用剥掉茎段上的叶片,使生长点裸露在外面可使粗肋草芽的增殖系数增加到2.83;成苗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NAA0.1 mg/L+IBA0.2 mg/L+3%蔗糖+0.6%卡拉胶,生根率达96%,并且生根质量好。  相似文献   
974.
根据中国海南特有兰花种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种群监测观察,计算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描述其繁殖行为和机制;根据不同龄级植株存活数及平均子代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绘制存活曲线和年龄锥体,并构建Leslie矩阵模型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根据物候特征和克隆生长观察,分析生殖行为和繁殖策略,并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生殖行为及年龄锥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石斛的种群年龄锥体属于壶型锥体,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 I型;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这与Leslie矩阵模型对种群的预测结果相似。华石斛的生殖行为兼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不增加种群的个体数量,可延续基株的寿命以维持种群数量,并为有性繁殖积累营养。华石斛平均开花和结实率仅为19.38%和25.61%,外加且幼苗萌发困难的局限性,致使华石斛幼苗补充严重不足,因此,华石斛的迁地保护和组培苗野外驯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75.
新疆连作棉田耕层土壤理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新疆连作棉田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棉花产量增加棉田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产量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产田土壤紧实度在10-46cm显著低于中、低产田,而高产田耕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中、低产田,但高产田土壤粘粒较中、低产田有所提高,而一定比例的粘粒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性。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高,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而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铃重,衣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76.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白三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白三叶的种植和草坪草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 mL/L、1.25mL/L、2.5mL/L、5mL/L和7.5mL/L)海藻肥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肥处理白三叶种子均提前发芽,但并未提高其发芽率;白三叶的株高、分枝数、叶长、茎长、地上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海藻肥浓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而根冠比则相反;白三叶生长的最适海藻肥浓度为5mL/L,其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大,分别为1.71g/m2和1.21g/m2。  相似文献   
977.
新疆海岛棉主要育成品种性状特征与系谱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性状表现,研究其遗传基础,为资源利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6年,对58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资源材料采用同一生态区连续集中种植的方法进行鉴定,研究其性状表现和系谱关系。【结果】枯萎病发病率品种间变异系变数大,达到89.2%,果枝类型次之,为48.6%;株高(13.0%)、始果枝节位(15.0%)、单株铃数(18.0%)、纤维强力(10.7%)、纤维黄度(11.0%)变异系数较高,其他性状变异较小(<10%)。除早期育成的4个品种外,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均为零式果枝类型,平均株高、单铃重、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呈逐年代增加的趋势,2010年后增长较为迅速,较2000年品种分别增加13.4%、9.7%、8.1%、5.5%、9.8%,枯萎病抗性显著提高,衣分增加较慢,絮色变白,近年来主栽品种铃期微增,单株铃数、铃重增加,抗病性变强。从系谱看,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中亚埃及型,其中8763И、5230Ф和2И3、9122И主要分别用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品种的改良,不同时期突破性的中间材料的注入是新疆海岛棉纤维品质、抗性提升的基础。性状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一致。【结论】中国新疆海岛棉品种近10a育成品种在主要经济性状方面较之前品种提升迅速,特别是铃重、纤维品质与抗病性改良作用显著。育成品种骨干亲本主要来源于中亚国家,早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2010年品种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海岛棉育种应在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前提下,寻求扩大资源来源途径,挖掘种质潜力,丰富品种类型,为新疆海岛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7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近年发生的一种与枣花叶病有密切关系的病原真菌。【方法】通过病样采集、病原菌分离、回接证病,以及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比对等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有明显花叶症状和褐色叶斑的病叶以及有畸果症状和褐色斑点的病果中分离获得多个真菌单孢菌株,用针刺法将其接种到枣叶和幼果后出现与田间症状基本相似的褐色坏死斑,确定其对枣叶、果的致病性;该菌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头状茎点霉基本一致,3个分离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头状茎点霉的同源性达到99%。【结论】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头状茎点霉(Peyronellaea. glomerata)。  相似文献   
979.
近年来,和静县哈尔莫敦镇的红枣产业发展迅速,花期管理技术及时、科学、到位,是红枣获得高产的关键。但由于管理技术相对滞后,尤其是红枣花期管理不到位,导致该镇红枣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本文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枣树花期管理技术,以期为和静红枣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鉴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 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Cl 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 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Cl 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 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 份,苗期筛选出3 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 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 类。确定150 mmol/L Na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