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不同动物粪肥的磷素形态特征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动物粪肥数量急剧增加,合理利用畜禽粪肥中的大量磷素,不仅可节约磷矿资源,而且避免由于粪肥直接排放和农田过量施用所带来的水体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结合调研工作,采集了52个典型养殖场的76个动物粪肥样品,采用Hedley磷分组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粪肥中磷素含量及其组分特征,评价不同形态磷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及其环境风险,为合理磷素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动物粪肥的全磷含量差异很大,猪粪、鸡粪、鸭粪、牛粪和羊粪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5、13.7、12.9、9.6 g P·kg-1和7.5 g P·kg-1,其中粪肥中的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33.1%、41.5%、66.4%、28.1%和36.8%。非反刍动物粪肥(猪粪、鸡粪、鸭粪)中全磷含量和有机磷含量分别为反刍动物粪肥(牛粪和羊粪)中全磷和有机磷含量的1.7~3.0倍和2.1~3.0倍,以鸡鸭粪肥中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最高;非反刍动物粪肥C/P比(19~29)明显低于反刍动物粪肥C/P比(38~45),其中的磷素更易矿化;依次采用H2O、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提取动物粪肥的磷素组分,反刍动物粪肥中H2O-P、Na HCO3-P、Na OH-P、HCl-P和残余态磷分别为总磷的27.8%、32.8%、18.1%、15.2%和6.1%;而非反刍动物粪肥中的各磷素组分的比例分别为24.6%、19.4%、12.7%、34.4%和8.9%;两者主要在Na HCO3-P和HCl-P组分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反刍动物粪肥中活性磷(H2O-P和Na HCO3-P)的比例更高,超过总磷的60%,而非反刍动物粪肥更易矿化分解的特征导致其可以很快释放活性磷,两者均具有很高的磷素有效性。因此,长期而言,在等粪肥磷投入情况下,两者的环境风险差异不大;而在等粪肥用量情况下,非反刍动物粪肥中更高的磷素含量会导致更高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2.
配砟整形车或作业于机组之首或穿插于捣固车、清筛机之后,并于最后将道床整理成形,同时将散落在轨枕或扣件上的道砟清扫干净,工作装置中犁部分的作用很关键。主要对SPZ-200型配砟整形车中犁装置进行了探讨,针对中犁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铁道机械作业分析其功能。  相似文献   
43.
44.
腐蹄病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一直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明尼苏达大学南部研究&外展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因腐蹄病淘汰的奶牛占总淘汰奶牛数的16.3%,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牛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国内知名的乳业公司(如现代牧业、维维乳业等)加快了对济宁地区奶源基地的建设,济宁的奶牛存栏量已由2000年的6 000余头增加到了如今  相似文献   
45.
在对就业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关系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就业水平与FDI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总就业人数、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与FDI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就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的推动作用,与第二产业相比,其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推动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6.
以不同磷水平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探讨施用沼液对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去离子水的对照相比,施用沼液通过减少淋洗溶液体积降低淋洗液中总磷含量722.3μg·柱~(-1),中、高磷土壤淋洗液总无机磷(TIP)分别减少507.2μg·柱~(-1)和1 319μg·柱~(-1)。低、中磷土壤淋洗液中水溶性无机磷(DIP)减少158.1μg·柱~(-1)和474.3μg·柱~(-1)。在低磷土壤中,施用沼液对剖面土壤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影响显著,上层(0~7 cm)土壤增加的比例分别为34.8%、37.7%和148%,土壤p H值显著降低0.39个单位,下层(7~14 cm)土壤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8.5%、29.3%和32.9%,土壤p H值显著降低0.28个单位。在中磷土壤中,施用沼液对上层土壤全磷含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速效磷增加比例20.1%,下层土壤p H值降低0.33个单位。在高磷土壤中,施用沼液对剖面土壤全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下层土壤p H值降低0.34个单位。因此,施用沼液降低土壤磷素淋洗,增加低磷土壤磷素有效性含量,但对中磷和高磷水平土壤的磷素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7.
施用粪肥和沼液对设施菜田土壤磷素累积与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有机蔬菜生产普遍施用粪肥和沼液的现状,利用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基施不同数量粪肥(CM1:30 t·hm-2;CM2:60t·hm-2;CM3:90 t·hm-2)和追施相同量沼液对有机设施蔬菜产量、土壤磷素累积及其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4年不施粪肥单施沼液处理中(CK:0 t·hm-2粪肥)累积磷素盈余量为290 kg P·hm-2,0~30 cm土层土壤中Olsen-P和磷饱和度(DPS)均超过了磷素淋失的环境阈值。粪肥配施沼液处理显著增加了磷素盈余和磷素在土壤中的累积,试验期间2011—2014年累积磷素盈余量为不施粪肥单施沼液处理的6~22倍。随着粪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Ca Cl2-P、Mehlich3-P和DPS均迅速增加,当粪肥用量达到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0~60 cm土层土壤全磷、Olsen-P、Ca Cl2-P、Mehlich3-P含量和DPS,大量粪肥施用并配施沼液处理使表层土壤DPS接近或达到100%。有机蔬菜生产中盲目大量施用粪肥和沼液,显著增加了土壤磷素累积和淋失风险,4年连续每茬90 t·hm-2粪肥施用并配施沼液处理导致磷素在土壤剖面的迁移到达90 cm土层。与不施粪肥单施沼液处理相比,粪肥配施沼液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但是较多量粪肥投入并没有继续增加作物产量,而显著增加了磷素淋失风险。因此,在有机蔬菜生产中推荐施用不超过30 t·hm-2粪肥并配施沼液模式。  相似文献   
48.
设施土壤在夏季进行淹水时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可以增强灭杀病害并改良土壤的效果,为研究该措施对淹水土壤磷素赋存形态和流失风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模拟淹水试验动态取样5次(第3、7、15、31、63天),探究了施用氰氨化钙(0.5 g·kg-1)或秸秆(10 g·kg-1)以及两者同时施用下淹水设施土壤的磷素释放量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不添加外源物质)与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3、7、15天,与对照处理相比,氰氨化钙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38.7%、33.4%和19.0%。与对照和氰氨化钙处理不同,在第3、7、15天,氰氨化钙+秸秆处理的土壤溶液磷浓度相比于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6.6%、91.5%和99.1%。培养期间,氰氨化钙处理土壤溶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有助于促进磷酸钙沉淀的生成,进而降低了土壤活性磷的浓度。氰氨化钙+秸秆处理尽管增加了土壤溶液的Fe2+浓度,但并未提升土壤溶液磷浓度,反而提高了土壤NaOH-P比例和土壤溶液Ca2+、Mg2+浓度,支持秸秆厌氧分解产生了酸化作用,促进了土壤游离磷酸盐与铁铝氧化物的结合。综上所述,施用氰氨化钙和秸秆在改良土壤和灭杀病害的同时,可以有助于降低淹水土壤的磷素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49.
一流高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实现了跨学科、跨高校、跨领域、跨社会资源的交叉式人才培养,开创了新时代我国跨学科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北京地区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通过跨学科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平台机构、师资队伍等多样化人才培养实践,为未来我国高校深入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领域的跨学科教育战略布局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高校应服务国家急需,加快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强化本硕博的一体化培养,支持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促进产学合作,完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数据平台耦合机制;打造教学精品,以问题解决为教学导向。  相似文献   
50.
逯新辉  陈硕  何莉  欧志弘 《林产工业》2023,(12):69-72+78
为解决圆竹家具受生产技术的制约而导致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运用批量定制理念,从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制造门槛的角度进行圆竹家具的减量化设计。首先,分析了批量定制对圆竹家具减量化的驱动因素:以定制的柔性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利用批量的规模化来促进产品的减量化,提出以标准化部件和适应性部件相互配合来实现圆竹家具减量化的思路。其次,展开了设计减量化、工艺减量化和包装减量化的具体策略研究。最后,针对圆竹家具减量化进行设计创新与实践,验证了从批量定制理念出发对圆竹家具进行减量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