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国内外社会碳减排关注度不断提高,研究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强化木地板产品为例,对其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木地板产品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其原辅料(约占50%)及强化木地板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约占25%)。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就目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该课程中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了一定研究与探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提出一些新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3.
逯新辉  陈硕  何莉  欧志弘 《林产工业》2023,60(12):69-72+78
为解决圆竹家具受生产技术的制约而导致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运用批量定制理念,从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制造门槛的角度进行圆竹家具的减量化设计。首先,分析了批量定制对圆竹家具减量化的驱动因素:以定制的柔性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利用批量的规模化来促进产品的减量化,提出以标准化部件和适应性部件相互配合来实现圆竹家具减量化的思路。其次,展开了设计减量化、工艺减量化和包装减量化的具体策略研究。最后,针对圆竹家具减量化进行设计创新与实践,验证了从批量定制理念出发对圆竹家具进行减量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采用数据面板模型对1996-2006年我国29个省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计量经济软件EViews 5.1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了消费函数模型,并讨论了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5.
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饱和度增加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施用粪肥导致的我国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土壤磷素高量累积和高环境风险问题,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定量分析了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磷饱和度(DPS,degree of P saturation)增加速率(每年1 kg P·hm~(-2)磷素盈余所导致的土壤磷素含量或DPS变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2年过量磷素投入明显提高了土壤磷素含量和DPS,0~2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粪肥对土壤全磷的累积速率影响不大,但是明显提高了土壤Olsen-P累积和DPS增加速率。施用粪肥下,每年1 kg P·hm~(-2)的磷盈余所导致的0~20 cm土层土壤Olsen-P、CaCl_2-P累积和DPS增加量分别为0.071 mg P·kg~(-1)(r=0.608,P=0.029)、0.003 mg P·kg~(-1)(r=0.528,P=0.066)和0.036%(r=0.863,P=0.002),分别为不施粪肥的3.3、6.0倍和1.2倍。土壤DPS变化与磷含量变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0~20 cm土层土壤每年全磷、Olsen-P和CaCl_2-P含量增加1mg P·kg~(-1)所导致的土壤DPS增加值分别为0.13%、0.42%和7.78%。20~4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差,但与0~20 cm土层相比,施用粪肥和不施粪肥之间累积速率的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施用粪肥促进了磷素向下层土壤的移动。施用粪肥加速了土壤有效磷累积和DPS增加,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损失风险,合理施用粪肥是控制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磷面源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不同动物粪肥的磷素形态特征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动物粪肥数量急剧增加,合理利用畜禽粪肥中的大量磷素,不仅可节约磷矿资源,而且避免由于粪肥直接排放和农田过量施用所带来的水体面源污染问题。本研究结合调研工作,采集了52个典型养殖场的76个动物粪肥样品,采用Hedley磷分组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粪肥中磷素含量及其组分特征,评价不同形态磷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及其环境风险,为合理磷素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动物粪肥的全磷含量差异很大,猪粪、鸡粪、鸭粪、牛粪和羊粪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5、13.7、12.9、9.6 g P·kg-1和7.5 g P·kg-1,其中粪肥中的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33.1%、41.5%、66.4%、28.1%和36.8%。非反刍动物粪肥(猪粪、鸡粪、鸭粪)中全磷含量和有机磷含量分别为反刍动物粪肥(牛粪和羊粪)中全磷和有机磷含量的1.7~3.0倍和2.1~3.0倍,以鸡鸭粪肥中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最高;非反刍动物粪肥C/P比(19~29)明显低于反刍动物粪肥C/P比(38~45),其中的磷素更易矿化;依次采用H2O、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提取动物粪肥的磷素组分,反刍动物粪肥中H2O-P、Na HCO3-P、Na OH-P、HCl-P和残余态磷分别为总磷的27.8%、32.8%、18.1%、15.2%和6.1%;而非反刍动物粪肥中的各磷素组分的比例分别为24.6%、19.4%、12.7%、34.4%和8.9%;两者主要在Na HCO3-P和HCl-P组分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反刍动物粪肥中活性磷(H2O-P和Na HCO3-P)的比例更高,超过总磷的60%,而非反刍动物粪肥更易矿化分解的特征导致其可以很快释放活性磷,两者均具有很高的磷素有效性。因此,长期而言,在等粪肥磷投入情况下,两者的环境风险差异不大;而在等粪肥用量情况下,非反刍动物粪肥中更高的磷素含量会导致更高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7.
针对施用粪肥导致的我国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土壤磷素高量累积和高环境风险问题,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定量分析了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磷饱和度(DPS, degree of P saturation)增加速率(每年1 kg P·hm-2磷素盈余所导致的土壤磷素含量或DPS变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2年过量磷素投入明显提高了土壤磷素含量和DPS,0~2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粪肥对土壤全磷的累积速率影响不大,但是明显提高了土壤Olsen-P累积和DPS增加速率。施用粪肥下,每年1 kg P·hm-2的磷盈余所导致的0~20 cm土层土壤Olsen-P、CaCl2-P累积和DPS增加量分别为0.071 mg P·kg-1(r=0.608, P=0.029)、0.003 mg P·kg-1(r=0.528, P=0.066)和0.036%(r=0.863,P=0.002),分别为不施粪肥的3.3、6.0倍和1.2倍。土壤DPS变化与磷含量变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0~20 cm土层土壤每年全磷、Olsen-P和CaCl2-P含量增加1 mg P·kg-1所导致的土壤DPS增加值分别为0.13%、0.42%和7.78%。20~4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差,但与0~20 cm土层相比,施用粪肥和不施粪肥之间累积速率的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施用粪肥促进了磷素向下层土壤的移动。施用粪肥加速了土壤有效磷累积和DPS增加,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损失风险,合理施用粪肥是控制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磷面源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以春秋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文化元素出发,坚持古典园林与现代风格结合,运用环状水系融汇各种空间布局手法和园林植物配置,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9.
以京冠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菊糖提取液、聚谷氨酸发酵液和玉米浆提取液对镉(Cd)污染土壤上普通白菜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1 g·kg-1玉米浆提取液能够显著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61.11%;显著降低地上部镉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5.97%;生物富集系数也显著降低。施用1 g·kg-1聚谷氨酸发酵液亦表现促进作用,地上部鲜质量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降低,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1g·kg-1甜菊糖提取液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降低,且地上部镉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明显增加。综上,玉米浆提取液处理有利于保证普通白菜的安全生产,在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丘陵山区乡村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积累的团聚体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的变化,为认识自然条件和人为利用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点提供新视角。  【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芳山小流域内保护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等景观样地,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分析有机碳(SOC)总量。将土壤样品通过湿筛法分出宏团聚体(2000~250 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黏粒(<53 μm) 3个粒径组,测定其中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中各团聚体结合态碳的比例。再者,对土壤样品依次进行总溶剂(TSE)提取,碱水解(BHY) 提取和氧化铜氧化(CUO)提取,分别主要得到游离脂、结合态脂和木质素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各组分中生物标志物有机分子丰度,计算分子多样性指数。  【结果】  与林地相比,园地、旱地和稻田表土本体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70%、57%和51%,其中宏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5%、81%和71%,微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分别降低了74%、79%和67%,粉黏粒结合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48%、18%和3%。表土中提取得到游离态脂类、结合态脂类和木质素酚类的有机分子丰度分别介于2.24~6.74、4.81~14.87和3.51~6.16 mg/g SOC;不同土壤景观间,这些提取态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林地>稻田>园地>旱地。而木质素酚类丰度表现为林地和稻田相近。相对于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的脂肪酸丰度、烷醇、甾类及萜类等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显著降低,但烷烃分子丰度明显增加,同时微生物来源有机质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提高;林地及园地土壤中结合态脂类组分以羟基酸丰度较高,而旱地和稻田则以烷酸为主。通过计算的生物标志物分子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发现游离态脂类和结合态脂类是林地和稻田高于旱地和园地,而木质素酚是稻田高于旱地,旱地又高于园地和林地。  【结论】  自然林地和农用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在提取态有机分子的组成上也具有不同的组成特征。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宏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比例均衡,有机碳的团聚体分配也均衡,而且有机质主要以植物源有机碳为主,具有碳链长、分子多样性高等特点。因之,稳定性也高。相反,园地、旱地的有机碳总量低,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趋于分解,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显著减少,而且结合态和游离态脂类有机分子的多样性均显著降低,微生物来源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更高。而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分子多样性均高于旱地及园地。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特别是有机物料的投入是提高农地土壤健康程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