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21.
在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大豆蚜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大豆蚜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若虫发育明显受到低温抑制。10℃下发育历期最长为22.08d,15、20、25、30℃分别为14.04,10.67,9.92和6.71d。相对低温同时也抑制大豆蚜繁殖能力,10℃下平均产仔量和日产仔量均为最小,分别为15.73头和1.23头/d。 20和25℃下大豆蚜繁殖力较强,平均每天产仔量分别为27.87和27.36头。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大豆蚜1龄若虫发育起点温度最高为2.0268℃,有效积温为38.4216日度,大豆蚜世代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6587℃,有效积温为202.7879日度。  相似文献   
122.
辣椒根腐病化学防治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是土传病害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噻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均为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良好药剂。其中,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3.
以带有野生型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eDNA全长的载体psk—lip07为模板,利用易错PCR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最佳突变体CS—pPIC3.5K—lip07-ER04,其最适作用温度比野生型提高10℃,酶活提高了约22%,热稳定性Tm值也提高了3.28%。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脂肪酶(PEL)第82位的Lys突变成Arg,第241位的Glu突变成Pro。  相似文献   
124.
草地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经认识到其对土壤水分的负面影响,但还缺乏其在区域尺度的定量评价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在宁夏荒漠草原选取43块成对样地(即荒漠草地和灌丛地),引入样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PCSWDI)评价荒漠草原向灌丛转变后土壤水分亏缺空间格局现状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荒漠草原转变为灌丛后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7.80%和57.92%,0~100 cm灌丛地的PCSWDI显著低于荒漠草地,表明0~100 cm灌丛地目前不存在土壤水分亏缺现象。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荒漠草地和灌丛地的0~100 cm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的结构方差比分别为94.73%和95.29%,均属于强空间自相关,主要受结构性因子控制。此外,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发现0~100 cm土壤储水量、坡向和田间持水量是影响灌丛地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的主导因子;交互探测表明,灌丛地0~100 cm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空间分异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分析得到0~100 cm灌丛地不存在土壤水分亏缺,但100~20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已经预示了深层...  相似文献   
125.
探明南平烟区烤烟适宜追肥时间,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在南平烟区3个试验点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烟苗移栽后不同追肥时间对K326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2次追肥时间推迟烤烟的大田生育期延长,但综合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在烟苗移栽后35d进行第2次追肥烟叶的经济效益最高,30d追肥烟叶的化学成分最协调,25d追肥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最好,40d追肥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较差。南平烟区烤烟的第2次追肥时间以移栽后30d左右为宜,但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少地区可提前到移栽后25~30d,而在雨水较多地区则可适当推迟至移栽后30~35d。  相似文献   
126.
太湖洞庭山雪灾对枇杷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对批杷影响较大。2008年3月对太湖洞庭东西山主栽枇杷品种进行冻害调查,结果显示:枇杷栽培的北缘地区在引种、育种及栽培时,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是引种成功的保证,并要注意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树体抗寒能力,在冬季疏花时尽量多留东南面及内膛的花穗,少留顶部花穗。  相似文献   
127.
基于FCM的绿洲农田养分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彦  吕新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016-2024
 【目的】以天山北麓绿洲农耕区——新疆农八师148团农田为研究对象,以193个耕层土壤(0~30 cm)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析数据为变量进行农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法被用来进行分区,以棉田产量为外部变量,采用FPI、c-φ多次组合法及基于外部变量的多元回归法来确定适宜的模糊控制参数。【结果】研究区最佳分区数为4,模糊指数为1.6。各管理分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分区前全研究区有所减小,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19,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结论】通过选取适宜的外部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变量施肥的单独作业单元进行耕作管理。  相似文献   
128.
蚜虫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的生活习性、蚜虫的防御反应和分子技术在蚜虫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3大方面综述了蚜虫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表观遗传调控、有翅蚜的表型和遗传学研究等,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蚜虫的生态进化的影响等。展望了未来蚜虫生物学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利用性诱捕器对玉米螟在田间不同栖息场所的监测,结果表明,玉米螟雄蛾羽化后的栖息场所具有明显差异;小麦田、玉米地周边杂草地是越冬代玉米螟雄蛾的最佳诱测和田外防控场所;大豆田和花生田是一代玉米螟雄蛾的最佳诱测和田外防控场所。  相似文献   
130.
<正>以黑米、蜂蜜和纯净水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原料配比、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的调控,优化发酵工艺,既能提高酒精度,又能保留蜂蜜酒特有的风味。一、原料黑糯米、百花蜜(白利度≥42°Bx)、甜酒曲、高活性干酵母、纯净水。蜂蜜与黑糯米质量比以6∶100为佳。二、工艺流程选米→浸泡→清洗→蒸煮→淋饭冷却→拌曲糖化→加入蜂蜜、酵母和纯净水→发酵→过滤、澄清→灭菌→成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