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3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进一步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水溶性农药在茶叶中的限制使用,研究了基于直接竞争免疫层析法原理的金标速测试纸条对茶叶中吡虫啉、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效果。该速测卡可用于鲜叶和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干茶样品中吡虫啉、啶虫脒的半定量测定,测定范围:0.05,0.05~0.50,0.50 mg/kg,速测准确率达到90.5%以上,假阳性和假阴性概率分别低于2.4%和3.5%,能够满足欧盟和中国对茶叶中的吡虫啉、啶虫脒的最大残留限量的的不同检测要求。该速测卡具有检测时间短(10~15min)、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5 mg/kg)、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操作员技术水平要求低,在简易实验室,甚至室外就能进行现场检测等优点,可为政府等部门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监管、监测手段,可为企业收购农户及其他来源的茶叶以及拼配、出口和市场抽查等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农残检测提供有效的初筛工具。  相似文献   
112.
唐代陆羽《茶经》载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也就是早在4 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茶,并且已经发现了茶具有"解毒"的功效。公元8世纪,中国茶叶开始由陆路向日、韩传播,随着饮茶和有关茶叶具有保健功效的知识和经验在公元17世纪由海路传到欧洲各国,欧洲不少国家都对茶叶的保健功效很感兴趣,并广为宣传和推广。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进行茶叶对人体各种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3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数以万计的论文证明了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病、健体的保健功能。本文介绍了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概述了饮茶与健康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3.
茶天牛食物源引诱剂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发生危害严重影响茶树寿命和茶叶产量,如何高效地防治茶天牛已成为近年来有机茶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糖醋酒液、白糖和蜂蜜为食诱剂成分,筛选出蜂蜜20倍稀释液最适合用于诱集茶天牛成虫,高峰期每7βd的平均诱虫量可达(60.3±15)头,且雌虫数量是雄虫的2倍;应用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添加农药对搭配水盆诱捕器的食诱剂无显著增效作用,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以平行或高于茶棚30βcm为宜,雨天食诱剂对天牛成虫的日诱集量会下降86%以上。本研究筛选出的食诱剂效果显著、成本低、使用方便,可用于今后茶园茶天牛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4.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唾液蛋白在茶树“叶蝉烧”(Hopperburn)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尚属空白。利用双层膜夹营养液法和自制唾液收集装置采集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水状唾液;采用SDT裂解法和FASP(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酶解法提取唾液蛋白质;并通过LC-MS/MS质谱对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质的种类和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中共鉴定到107个肽段、92个蛋白质,按不同功能可分为7类,包括酶类、转运蛋白、离子结合蛋白、调节蛋白、骨架蛋白、其他或非酶蛋白和未表征蛋白。此外,以收集纯化的成虫唾液蛋白质处理机械损伤茶树叶片,并与纯机械损伤叶片、纯唾液处理叶片、血清蛋白处理叶片和虫害叶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叶蝉唾液蛋白处理后的叶片与小贯小绿叶蝉危害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48 h均会出现叶蝉烧症状;而其他处理叶片均未出现此类症状。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小贯小绿叶蝉的唾液组成及其与茶树之间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信息化合物(Semiochemical)的登记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在农药的注册登记中,除了常规的化学合成农药外,从80年代起由于微生物农药(细菌、真菌、病毒制剂)和生化防治制剂(信息激素、天然植物调节剂、酶类)的发展,而出...  相似文献   
118.
一、前言茶树原产于中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生产历史。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剥削,致使茶园荒芜,生产衰落,茶叶科学技术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9.
茶与健康专题(二) 茶叶内含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一种在普遍性上仅次于水的饮品,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庶人,都同样爱茶、嗜茶。茶集解渴、健体、怡情、修身、涤心于一体。茶之所以能如此经久不衰、风靡全球必须归功于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从中国古代宣传"茶为万病之药"起,世界各地都将饮茶与保健联系在一起。在古印度,有一类食物称为"Rasayana",包括34种植物。  相似文献   
120.
日本百项茶叶科研成果(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2):29-31
60.采用被覆肥料和石灰氮作为茶园环境优化中减少施氮量的技术 茶园中氮肥施用量高时,茶芽氨基酸含量也会升高,因此茶鲜叶质量提高.但施用的氮素,茶树通常只能利用其50%.氮素施用量过高时,大量的氮素未被茶树吸收利用,从茶园中被溶脱,从而造成茶园周围水系的硝酸盐污染,还使土壤环境恶化,造成土壤中的铝离子被洗脱、微生物活性降低,并有大量氧化亚氮形成.解决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的问题,关键是要减少茶园中氮素的施用量.降低茶园氮素施用量,主要采用被覆肥料和施用石灰氮肥料两项技术.石灰氮中的主要成分是氰化钙,施用后具有矫正土壤酸度、抑制土壤硝酸化过程的作用,以及具有缓效性肥料和农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